沙言春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出更高素質的人才,因此,當下中職教育必須要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作為重點。通過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確保學生在今后的崗位上能夠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和價值,實現學生與崗位職業要求的無縫對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employment-oriented education, aiming to cultivate higher 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behaviors and habits,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so a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and value in future positions, and realiz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job requirements.
【關鍵詞】中職;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行為;習慣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leisure sports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professional behaviour; habit
【中圖分類號】G40-058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7-0074-02
1 引言
在中職教育中,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是一項基礎和綜合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需要讓學生掌握休閑服務與管理的職業技能,擁有休閑體育項目專長,能夠從事休閑體育活動管理指導與推廣、休閑體育產品策劃與設計、體育旅游開發、健身康復指導、戶外運動、拓展訓練、俱樂部經營與管理等工作,面向健身俱樂部、戶外拓展機構、體育旅游公司等領域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所以這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那么,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老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社會需求,然后找準時機,對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教育,確保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職業行為,促進學生今后的更好發展[1]。
2 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2.1 不良的行為習慣
從目前的中職學校來看,學生主要來源于初中畢業生和輟學生,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該階段的教育特別重要。但是學生的道德意識低、基礎知識薄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導致在課堂上互動參與率低,且不認真聽講。另外,還存在語言不文明,喜歡大聲喧嘩的現象,在生活上喜歡白天逃課睡覺,養成了酗酒吸煙的不良習慣。還有部分學生比較追究物質享受,不愿意用功學習,也不肯吃苦力,導致在生活上遇到問題,就選擇逃避,不能勇敢面對,這樣長期發展下去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發展。
2.2 學習環境的影響
有的中職學校為了擴大招生數量,就以降低門檻的方式進行招生,導致整個學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由于大部分學生的素質較差,長期發展下去,一些素質較好的學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在教育方式上,仍以傳統的應試教育為主,忽視了對學生的管理,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沒有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存在感幾乎沒有。教師負責日常的課程教學,以口傳式進行教育,長期下去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
3 提高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行為習慣的措施
3.1 建立適用的行為規范準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培養學生職業行為習慣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個適用的行為規范準則。可根據我國優良的傳統道德文化相關內容,建立一套規范的學生行為準則。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較喜歡追求獨立與個性,那么在入學最初階段,可重點在這方面進行培育。
例如,班主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學生守則學習活動,開展此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意識地去遵守相應的行為規范,在活動期間,學生之間不僅可以相互溝通交流,還能相互監督,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2 引導學生建立職業規劃,開展職業素養教育
對于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完全認識到該專業的學習目標和崗位定位,就會直接導致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出現迷茫和困惑等現象。所以在新學期開始后,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白今后
自己的學習目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另外,中職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學生職業規劃講座,目的是讓學生可以認真地自我思考,然后學生之間相互討論,闡述自己對職業規劃的看法,確認自己的追求目標。另外,還需要定期開展職業素養等主題教育活動,包括職業行為、職業態度、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等,這樣才能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水平。
3.3 職業行為習慣訓練內容
首先是職業思想訓練,包括走向職場、走進職場和縱橫職場。所以必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全面了解職場上的顯性規則和潛規則,養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樹立團隊意識,學習和掌握企業文化,才能提高職商。其次是職業行為訓練,主要訓練內容包括協作行為、溝通行為、觀察行為、程序行為和執行行為。再次是職業體能訓練,開展娛樂體育活動,還需要通過素質拓展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潛能。最后是職業心態訓練,訓練內容包括職業心理能力、職業心理行為和職業生涯規劃。
中職學校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行為習慣的培養,仍處于不斷探索階段,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的需求,采取有效的培養方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冉冉.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行為習慣[J].文理導航(中旬),201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