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滿東
摘 要 樹立企業員工的團隊意識,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其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培養員工的團隊意識顯得至關重要,而要增強團隊意識,隊伍管理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從企業隊伍管理和企業文化入手,通過分析兩者之間的影響和相互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淺析如何培養外部市場員工的團隊意識。
關鍵詞 團隊意識 凝聚作用 隊伍管理 警營文化
一、隊伍管理對企業基層消防隊伍的作用
(一)起好干部帶頭作用
嚴以律己是最有效的帶兵方法,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求下級盡職盡責,自己必須率先做出示范,這樣才能樹立干部的權威。無論是在履行職責上,還是在執行制度規定上,干部都要注意以身作則。俗話說“話說三千,不如實干一件”“身教大于言教”,干部決不能因為不受約束而放縱自己的行為。退一步說,干部與大家一起工作、訓練、學習,既可以強身健體,又能修身養性,還有利于隊伍管理,何樂而不為呢?
(二)抓制度管理,切實做到賞罰嚴明
一是根據形勢發展和隊伍管理需要,不斷修改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要根據隊伍管理的形勢,不斷修改完善多項制度,使制度覆蓋干警工作、學習、訓練和生活的各個環節。二是嚴格執行制度,建立規范的學習、工作、訓練、生活秩序。在隊伍管理中要始終堅持按“四個秩序”規范中隊管理,堅決落實一日生活制度、執勤備戰制度、車輛管理制度等,對執行制度不嚴、隊伍管理松散的班組及個人,處理絕不手軟,始終堅持“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原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評價干警的功過,按照規章制度實施獎懲,不能憑個人感情用事,不搞親疏關系,使賞罰嚴明成為推動隊伍管理的動力。
(三)堅持以人為本,樹立關懷和愛的觀念
在嚴格的管理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嚴中有愛,嚴愛結合。在生活上關心干警的點滴冷暖,使整個隊伍充滿愛和關懷,在隊伍內部營造一種團結、向上、和諧的管理環境,讓干警在關懷中體味單位大家庭的溫暖,在愛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激勵大家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做”為“我要做”,不把工作和任務當成壓力和負擔,而是當成表現自我、施展才華的機會。大家在感受愛和溫暖之后,就會自覺地往前跑、維護隊伍的管理、遵守隊伍的各項規章制度,團隊意識也會隨之增強,而管理者也就更容易把被動管理變為主動管理。
(四)抓作風促養成,堅持“經常抓、抓經常”
隊伍管理的關鍵是要把“兩個經常性”工作貫穿各項工作的始終,滲透各項工作,應著重抓好三個“落實到位”:管理責任落實到位、教育整頓落實到位、交流溝通落實到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為干警們提供物質上的保障外,還應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談心、座談、聊天等方式,加強與干警們的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對隊伍中某些事情的真實想法,將隊伍管理中的一些要求換一種方式做出解釋,解疙瘩、促信任、增了解,努力形成“沒有什么話說不出口,沒有什么事情擺不上桌面”的氛圍,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襟懷坦白,以誠相待,同樣有助于隊伍的管理。
二、企業警營文化對企業基層消防隊伍的作用
(一)增加凝聚力
企業警營文化可以把干警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使干警同心同力、步調一致,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用豐富多彩的企業警營文化活動占領干警的思想陣地,可以培育健康和諧的警營環境,孕育良好的警營文化,以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正確引導干警的競爭意識、服從與執行意識、大局意識、感恩與犧牲意識,把干警培養成對企業忠誠可靠的消防衛士,確保隊伍的團結穩定。
(二)提高戰斗力
一支隊伍有沒有戰斗力,取決于這支隊伍是否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而凝聚力又來源于干警共同的價值取向、一致的意志信念和戰斗精神。對于一支消防隊伍來說,戰斗力不僅要靠科學的管理、先進的裝備,更要有高覺悟、高素質的人才。先進警營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干警信念更加堅定、意志更加頑強、熱情更加飽滿,在隊伍內部樹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把全體干警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匯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合力,全面提升隊伍的戰斗力。
(三)激勵作用
優秀的企業警營文化在無形中可以對干警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圍,會讓干警產生“愉快工作,快樂生活”的愉悅感,而如果在一個相互扯皮、鉤心斗角的環境里工作,干警自然就感受不到和諧和快樂,反而會產生消極的心理。企業警營文化中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是一種精神激勵,能夠調動與激發干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大家的潛在智慧激發出來,使干警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提高隊伍的整體執行力。
企業應針對員工中出現的價值取向、情感需要和發展方向等方面的問題,在企業團隊中努力培養主人翁意識、個性化意識和社會化意識,不斷增強員工的歸屬感等團隊文化意識。嚴格的隊伍管理和良好的企業警營文化既有助于樹立企業消防的形象,又可以振奮干警士氣,凝聚干警的力量,激勵干警,增強團隊意識。只有企業充分尊重每一位干警,愛惜每一位干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善待干警,讓干警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滿足,干警才會發揮其最大的力量,為建設企業、樹立消防品牌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公安部政治部.消防部隊基層管理[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2] 裘克人,劉振忠.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創新與發展[M].國防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