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悅 金千 蘇偉
摘 要:內部控制的根本作用是風險防控,本文通過分析三級醫院主要業務活動,探究醫院內部控制的主要風險點,同時完善內控風險防范措施,這對于三級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三級醫院;內部控制;風險點;防范措施
一、引言
2012 年12 月,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針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制定了科學全面的要求。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將內部控制視為管理活動中重要的一環,造成內控制度體系不夠健全,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內控水平不均衡。為解決上述問題,2015 年12 月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以此來助力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2017 年1 月,為了檢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成果,財政部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要求各單位編制可以反映其內部控制現狀的內控報告,并定期報送。到目前為止,上述規章制度為當前新形勢下的三級醫院內部控制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撐。
二、三級醫院內部控制主要風險點分析
1.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構建不完善,內部控制風險意識不強
由于我國三級醫院與企業相比實施內部控制時間較晚,因此在實踐經驗上較為缺乏,三級醫院的內部控制框架體系仍不夠成熟,還處在不斷探索的階段。目前我國大多數的三級醫院并沒有確定內控職能部門或牽頭部門,也沒有建立醫院各部門在內控中的溝通協調制度,這就可能導致職能重疊或缺失、推諉。
實際上,大多數三級醫院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現有管理層多是學術帶頭人、醫療骨干等,無法從專業角度正確識別風險。同時管理層風險意識不強,也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往往只是在出現問題時才采取應對措施,而不是建立完善的風險處理機制,全過程地進行風險防控。
2.崗位設置有待完善
大多三級醫院崗位設置已相對完善,但仍有一些醫院為了節約資金投入,沒有做到不相容崗位相分離,這樣既不符合規定也不利于權責分配,出現問題時也無法落實到個人。工作人員需要定期進行培訓以及時掌握最新政策,同時還要落實好輪崗機制,以規避徇私舞弊的風險。大多三級醫院在發展過程中,管理層忽視了財務部門的重要性,并沒有讓財務部門加入三級醫院的管理工作,沒有發揮出財務部門的專業優勢。三級醫院應給予財務部門相應的權限,及時獲取財務相關信息數據,以更好地完成內部風險評估與分析。
3.收支管理不規范
三級醫院的收入應實現歸口管理,無論是醫療收入還是進修費收入等都應及時向財務部門提供有關憑據,以做到每筆收入都有據可依。印章管理和票據管理未做到由專人負責,使用印章和票據時也沒有做好相應的申請登記手續。發生支出時未能按要求提供相應發票、收據等支出證明,或提供的憑據存在不實虛假信息,財務人員針對所提供的票據未能仔細審核其真實性、合規性。
4.資產管理混亂
資產管理是三級醫院內部控制建設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在日常經濟活動中多數醫院忽視了這一重要環節。在日常購買和倉儲資產的過程中,出庫和入庫的相關程序并不完善。在進行資產處置或者資產日常維護中,沒有制定合理的定期盤點制度,存在資產流失、賬實不符等風險。資產共享機制缺失,重復購買、資產閑置、浪費的情況屢有發生,使用效率低下。
5.預算管理相對粗放
三級醫院的預算管理不夠全面、精細,結果導致預算與實際執行情況存在較大差距,大大增加了三級醫院的運營風險。預算編制過程中,醫院各部門間缺乏一定的溝通,使得所編制的預算與實際工作情況相脫離,未能精準反映出各部門的真實需求,造成資產重復購買、閑置等情況屢有發生;醫院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沒能嚴格依照所下達的預算進行相關活動安排,無預算、超預算等問題時有發生,使得預算編制形同虛設;決算編報未能做到及時精準、真實完整,使得預算編制依據缺乏可靠性。預算編制、執行等環節如果不能全員參與,就無法真實反映經濟活動。三級醫院為了落實改革要求,編制出更加合理的、真實可靠的預算,就需要摒棄粗放式的預算管理模式,進行精細化的預算編制,使得預算的內容更加細致、全面,以有效地避免風險。
三、加強三級醫院內部風險控制的對策思考
1.構建和完善長效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控制風險管控意識
三級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不斷完善其內部控制體系,從而有效杜絕或規避內控風險。通過梳理醫院組織管理結構并分析其日常經濟活動,構建專門針對三級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使得內部控制做到全員參與、全程把控、全面管理。單位應分別設立內部控制執行部門或設立內部控制主管部門來協調和推進內部控制相關工作。同時,建立部門或崗位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充分發揮會計、內部審計、紀檢監察、政府采購、基礎設施、資產管理等部門或崗位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三級醫院管理層的內控風險意識在醫院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醫院領導應加強對內部控制專業知識的學習,精準識別醫院內部控制的各大風險點,并為工作中的每個部門樹立榜樣。其次,醫院還應建立一個全過程控制系統,提高單位的內部控制水平。最后,醫院應當大力宣傳單位內部控制風險,比如開展部門之間的溝通會等,明確內部控制風險的管理對于各部門的重要性,同時將相關要求下達至各個部門,從而加強各部門之間內部控制工作的協調。
2.進一步完善崗位設置,建立現代化管理系統
三級醫院需要積極完善單位內控關鍵崗位的責任制度,將崗位責任進行合理細致的分工,使得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各個崗位之間相互制衡監督,從而降低內部控制風險。醫院應當適時進行關鍵崗位職員的輪崗,對此,醫院應為人員安排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同時配置充足的人員擔任相應的職位,賦予每位員工一定程度的權力,避免一人承擔多重職責的情況,避免不法分子利用職務設置漏洞,維護醫院資產的安全完整。同時,管理層還應賦予財務部門參與單位管理活動和管理決策的一定權力,以促進內部風險評估和分析更加專業化、科學化。此外,三級醫院還應當利用目前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完善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系統,不但要重視信息的資源管理和共享,還要著眼于風險預警并對現有的財務系統進行相應的開發更新,促進內部控制工作更加有序規范。
3.規范三級醫院收支管理
三級醫院的各項收入應當由財務部門歸口管理并進行會計核算,對于賬外賬的情形要嚴厲禁止。與此同時,三級醫院需要加強對票據的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票據管理制度,設置專人對票據進行管理并進行日常的臺賬更新,同時對票據進行序時登記,加強支出的核算和歸檔控制。財務部門應當根據相關的支出憑證及時進行賬簿的登記,同時支出業務的相關材料(如合同)必須及時交至財務部門,財務部門以此作為相關會計核算的依據。
4.推進三級醫院資產管理制度建設
確定資產的使用人和負責人,明確在資產的日常使用過程中使用人和負責人的責任范圍,確保對于資產的管理注重實質而不只是注重表面。三級醫院應當定期進行資產的實地盤點,同時將賬實進行核對,確保賬實相符。會計、資產管理等部門或崗位應當進行定期核對,一旦發現有相關資產問題的,需要盡快落實問題原因并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將責任按照原先設定的資產管理制度落實到每個責任人身上,確保資產管理制度的嚴格履行。
5.加強三級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有效降低內控風險
三級醫院應該不斷完善三級預算管理制度,協調各部門及時上報上年預算的相關執行情況。財務部門應當對草案進行總結和起草,并將其報告給上級領導辦公室,根據最終審批結果安排各部門預算資金,根據自下而上報告、自上而下通知的程序進行編制,使得預算程序更加合理化、細致化,完善預算流程。建立和執行有效、合理、可操作的預算執行監督制度,把精細化、綜合化的思維植入預算執行管理中,從而縮小預算與執行的差距,確保預算準確完備,規避內部控制風險。
三級醫院需要構建預算編制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溝通機制,依據經過批準的預算來統籌規劃各項收入支出,從而使得預算嚴格而有效的執行。同時,要加強對后期決算的相關管理,努力確保決算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完善最終的分析工作,有效利用決算結果不斷改進醫院預算和決算之間彼此聯系、彼此完善的機制。
四、結語
三級醫院完善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目前我國各級醫院內部控制體系仍處于初級階段,雖然許多醫院已經積極進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但是距離實際的實施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重點關注三級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相關風險,考慮切實有效的規避措施,設計和制定更符合三級醫院實際發展的長期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從三級醫院內部控制相關風險點出發,努力尋找強化醫院內部控制、完善內部管理能力的新辦法,以達到規避相關風險點的最終目標,推動三級醫院內部管理實現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何堃.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如何做好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中國總會計師,2017(10).
2.劉晶晶,孫遠玲.論公立醫院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現代醫院管理,2017(04).
3.張白香. 新醫改形勢下加強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的探索與思考.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2).
4.趙新焱.試析如何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體系.財會學習,201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