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力平
順治帝督辦“黃膘李三”案
清代順治年間,有幾股黑惡勢力橫行于京師,其中有諢號“黃膘李三”的李應試,諢名“潘習之”的潘文學等。順治九年六月,都察院左都御史洪承疇向順治皇帝上奏李應試、潘文學之罪行,特別是黃膘李三“在外城住處,大興土木,建房巨大,修飾整齊,分照朝廷六部建制”,并讓“民人稱之李三太爺”。順治皇帝遂命巡城御史與順天府尹聯合查辦李三等“巨惡”。但三個月過去,毫無進展。順治皇帝大怒,痛斥巡城御史和順天府尹無能,隨后命掌管內三院的皇叔鄭親王濟爾哈朗督辦此案。
鄭親王久聞李三之惡名,接了順治的旨意后,立刻著手查辦李應試、潘文學。他令十幾個人在京城里明察暗訪,收集李、潘等人的罪證,半個月后,將十幾個作惡多端的不法之徒抓捕入獄。兵科給事中李運長一見李三被抓了,連忙找關系、走路子,想把他保出來。但無濟于事,不久也因牽連李三案被捉拿。幾個月后李應試、潘文學等被斬首于菜市口,其黨羽數十人分別領刑。
隨后,順治皇帝命鄭親王繼續追查與黃膘李三等“巨惡”有關聯的官員,短短一個多月便查出與李三等案有牽連的大小官員三十多人。經審理后,有的被革職,有的被充軍,而與李三勾結最為緊密的兵科給事中李運長被斬首。
雍正年間嚴打“煤霸”
清雍正年間阜成門內外有大小煤棧、煤鋪、煤廠數十家,店鋪門前多寫著“烏金墨玉,石火光恒”的廣告。自清雍正年間開始便有地痞、無賴糾集在一起,將門頭溝一帶“駝戶”運來的煤炭強行低價收購,然后高價售出,而在此經營煤炭生意的賣家也要每月上交“孝敬錢”。不從者要么被轟走,要么店門被封。據傳以鄧氏三兄弟為首的惡勢力出手最狠,稍有不從,便大打出手。駝戶們敢怒不敢言,便送給他們一個諢名“虎三爺”。
“虎三爺”與西城兵馬司指揮官、吏目(官職)相勾結,并與駐守阜成門內正紅旗副都統結拜為兄弟,除了每月孝敬這些地方官員外,逢年過節還要送大禮,由此,這些官員成了“煤霸”的“保護傘”。
不久,“虎三爺”等因爭奪地盤出了命案,幾經周折被告到順天府。很快,十幾個“煤霸”被捉拿歸案。
“三審定讞”后,“虎三爺”等被判“斬立決”。
“菜霸”命斷菜市口
張懷泗,號臨川,四川成都府廣漢人。清乾隆四十四年中舉人,先后任懷來、順義、宛平知縣。《廣漢縣志》稱其在任時,生性磊落,剛直不阿,勤于政事,俯察民情,曾平滅盤踞于宛平縣菜市多年的惡勢力,有“張青天”之稱。
宛平縣地處京城西部,是京城主要的蔬菜產地,菜農們多經廣安門、右安門將蔬菜送至京城銷售,而盤踞于此的“菜霸”久治不絕。張懷泗上任后,便與南城兵馬指揮司等聯手打擊黑惡勢力,在任不到一年,便嚴懲了上百個“菜霸”,被押至菜市口問斬的就多達十余人,由此使廣安門、右安門一帶的“菜霸”銷聲匿跡。菜農們自制大匾,上書“雙安道暢”(即通往廣安門、右安門的道路暢通無阻),送到宛平縣署(今地安門西大街東官房)。
(摘自《北京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