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張家佩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車,各類新能源汽車將逐步進入普通家庭。今后,隨著相關政策的傾向和資金的投放,新能源汽車將在我國快速發展。因此,擁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較高專業技能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將受到市場和企業的青睞。中職學校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緊跟形勢,加快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步伐,開發新能源汽車課程。《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課程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需求,以工作任務為引領,進行新能源汽車專業《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課程建設勢在必行。
課程的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立足于專業調研及分析的基礎上。基于職業能力導向的課程開發過程主要包括查閱文獻、課程調研、職業能力分析、課程內容結構分析、課程資源開發和課程實施等6個步驟,如圖1所示。
課程開發前期,課程組成員對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包括汽車修理廠、品牌4S店、汽車綜合服務公司及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等進行調研,與動力電池相關的崗位主要有動力電池維護與保養、動力電池檢測與維修、動力電池生產和動力電池質檢返修等。通過組織企業專家、職教專家及骨干教師共同探討分析各崗位對《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課程要求的職業能力,列出崗位的主要工作項目,劃分崗位工作的領域和崗位工作的職責,并將工作項目進一步細化成一系列工作任務。其中,職業能力又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具體見表1所列。

圖1 課程開發思路
通過召開職教專家研討會,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同時,結合國家相關職業標準的要求,課程與能力對接,結合學生職業發展生涯,考慮學生認知規律,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提煉出了動力電池的認知與檢測、動力電池的拆裝與維護、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動力電池充電系統及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常見故障診斷等5個學習情境。
根據課程內容的分析結果,組織企業專家、職教專家及骨干教師編制課程標準,同時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與要求編寫《動力電池管理及維護技術》校本教材及與校本教材相配套的課件、教案等課程教學資源。同時,根據教學內容要求進行相配套的實訓場地建設,為下一步課程的實施奠定基礎。

表1 《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課程的職業能力
課程的實施主要采用“基于藍墨云平臺的‘六步一翻轉’”混合式教學模式。藍墨云是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是可以開展課堂內外即時反饋互動教學的云服務平臺。混合式教學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它能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一般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階段。“六步”即教學過程采用行動導向六步教學法,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及反饋。采用“基于藍墨云平臺的‘六步一翻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把翻轉課堂教學和行動導向教學有機結合,形成一種線上線下結合、信息化教學與行動導向教學結合的特色教學模式。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體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和深度學習的特點,提高課堂參與度,優化學習效果。
(1)課前。教師將學習任務、相關學習資料上傳至藍墨云平臺,供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學生接到任務后,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并完成工作頁,同時要記錄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便于課堂提問。這樣使得課堂學習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
(2)課中。在計劃環節,教師首先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要求各小組討論制訂工作方案并向全班展示,然后,針對各小組制訂的方案進行師生、生生互評。在決策環節,各小組根據教師和其他同學的點評意見,對本組方案進行優化,形成最終的方案。在實施環節,各小組根據確定的最終方案,完成相關實訓任務。在檢查評價環節,各小組自我檢查工作頁填寫是否完整,并完成場地整理和儀器設備的復位。教師也要檢查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最后是反饋環節,在此環節,各小組進行組內互評,總結本次學習任務的收獲和體會。教師總結理論和技能要點,對本次學習任務的實施情況進行點評。
(3)課后。學生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后作業,并進行相關測試,用以檢驗學習效果。
總之,通過《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課程的開發,采用“基于藍墨云平臺的‘六步一翻轉’”混合式課程教學,《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課程的教學效果取得了很大提高。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仍需不斷總結與改進,爭取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