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相城中等專業學校 趙曉宇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江蘇省相城中等專業學校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的精神,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
通過學校、企業和行業協會(以下簡稱“校企行”)三方共同招生招工,聯合培養技能人才;校企行三方共同建設教學實訓基地,模擬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實施在崗教學,把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進行有效對接,加強專業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校教師、企業師傅和協會導師的互動,打造“教師+師傅+導師”的三導師型教學團隊。經過現代學徒制試點,探究校企行三主體人才培養新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
校企行按照企業人才需求進行聯合招生,企業、學生和學校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并按照現代學徒的模式進行培養。學生在學徒期間可獲得企業的生活津貼。
我校與蘇州市相城區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及蘇州歐亞偉業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等汽車維修企業進行合作,三方根據企業實際人才的需求情況協商制訂招生招工計劃。在招生過程中,實行文化素養檢測、健康測試和面試三者相結合的方法。學徒、學校和用工企業三方簽訂合作協議,確定學徒的學生和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按照學徒和企業雙向選擇的原則,確定學徒培養的在崗職責、學習內容和權益保障等內容。
校企行三方根據企業生產實際、崗位素養需求和行業職業標準,共同建設校內實訓基地。我校與蘇州歐亞偉業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汽車維修類專業實訓基地,按照企業實際生產的模式建成汽車保養、汽車機電維修、汽車鈑金、汽車噴涂、汽車美容等實訓室,既能滿足校內實訓教學的需要,也能滿足汽車維修企業職工技能培訓的需求。
我校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與蘇州駿秀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建成了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綜合實訓室。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綜合實訓室完全按照汽車銷售企業的要求進行建設,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訓教學,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創業實踐。
校企行三方共同開展專業建設、技能人才培養、企業職工培訓、職業標準和技能標準的制訂等工作;共同制訂課程標準、開發專業教材和專業課程、實施專業教學和綜合考核評價、進行專業教學研究等。學校進行系統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協會承擔行業通用技能的訓練;企業通過師帶徒的形式,組織實施具有企業個性的崗位技能教學;校企行三方派遣教師、師傅和導師共同進行專業教學,實現了校企行三方一體化人才培養。
(1)對接企業實際生產過程,同步進行實踐教學。校企行三方經過調研論證,共同制訂實施性教學計劃和專業教學大綱。根據企業生產特點和行業生產共性,結合專業教學的要求,突破原有固定的教學課程模式,制訂教學計劃,且根據企業的生產實際調整教學內容,使得校內的實踐教學與企業的生產過程基本保持同步。
汽車維修企業工作的時間性特點比較明顯,特別是季節轉換和重大節假日后,由于汽車保養和事故車修理的業務增多,使得企業維修任務重、維修技術人員不足。在企業維修繁忙時間來臨之前,學生在校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然后到企業對應的崗位進行生產實踐。學生在企業師傅的幫助下,參加汽車保養、汽車總成拆檢、汽車檢測等實際生產工作,學校選派的專業教師和協會選派的專業導師到企業進行技術幫扶。在學校、企業和協會三方積極互動下,學生提高了專業技能,獲取了相應的收入;教師了解了企業的崗位職責和技能要求,提高了實踐教學能力;協會掌握了企業的生產特點和學校實踐教學的要求,指導和協調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企業既解決了用工短缺問題,又得到了學校和協會的技術幫扶,實現了校企行三方共贏。
汽車銷售企業在大型車展等促銷活動到來之前,根據汽車銷售實戰的需要,將學生帶到車展中心或將汽車銷售網店開到學校,企業師傅和協會導師到車展中心和學校進行駐點,對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學生在上崗前進行培訓,講授售前、接單和售后服務及網店運營等職業崗位專業技能。學生在企業師傅和協會導師的指導下,幫助企業進行現場和網上銷售。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了解了企業的經營文化和理念,鍛煉了執行能力和溝通技巧,經過線下線上的實戰體驗,提升了專業技能,為將來的順利就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校企行三方互聘互派,共同建設教學團隊。學校積極探索建立教師流動制度,設置兼職專業教師崗位,加大學校、企業和協會三者之間的專業人員互聘共用,推行學校、企業和協會互派專業人員進行掛職鍛煉。企業和協會選派高技能人才到學校進行任教,明確師傅和導師的職責和待遇,把師傅和導師的教學工作納入到學校的績效考核,使他們在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時能享受對應的帶徒津貼。企業實踐和為企業技術服務可以作為專業教師的績效考核和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在校企行三方人員的互派中,教師對企業文化、行業特點、崗位需求和生產過程等方面加強了認識;企業師傅和行業導師在學校通過教學實踐,增強了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校企行三方人員互派互聘,共同建設師資隊伍,初步構建了“三導師”型的專業教學團隊。
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行共同制訂了教學和課程的標準,明確了教學的內容和模式,研制了考核評價的方法。校企行三方共同構建三導師型專業教學團隊,建立了學校教師、行業導師和企業師傅的考核評價機制,使得現代學徒制試點學生的培養質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學校要與企業、行業三方建立長久合作,為學生的培養和就業提供保障,在這方面學校會更積極主動,但有些方面學校則相對被動。比如在招收學徒方面,學校關注招收學徒的數量和質量,而企業關注招收的學徒能否滿足自已生產經營的需要,能否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協會關注學徒能否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再如,在建設實訓基地方面,學校依賴企業的投入和協會的幫扶,而企業則擔心人力物力投入后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因此,如何調動校企行的積極性,找到技能人才培養三方共贏的策略,需要進一步探究。
校企行共同建設教師隊伍是現代學徒制試點的重點,學徒的培養必須由學校教師、企業師傅和行業導師共同實施。但學校的用工制度和人事編制限制了“三導師”制的構建。一方面,學校支付兼職教師津貼的資金不足;另一方面,企業和協會的技術骨干工作滿負荷,使得企業無法選派員工到學校擔任師傅。因此,如何構建“三導師”制的長效合作機制,三方應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