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整理 本刊編輯部
“村子里大變樣,家里啥都有了,方便極了。這兩年就能給兒子娶媳婦啦!這日子真是越過越舒心!”在積石山縣胡林家鄉高關村,農戶張金妹喜笑顏開地說。
在張金妹的家里,廚房不再是過去“臟亂差”的大灶臺,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氣灶臺,安全美觀,整潔明亮;屋子里不用燒炕,弄得滿院子烏煙瘴氣,而是換成了電暖炕,既暖和又節能;過去最讓人難堪的廁所也不用去外面上了,自家院子里就能上,干凈整潔。
如今,走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鄉間,會發現許多這樣的可喜現象。干凈整潔的道路,道路兩旁是長勢喜人的莊稼,鮮花競相開放,就連舊時村子里的土墻都換成了文化墻,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村子里隨處可見垃圾桶,污水不再四處橫流,老百姓自家的院子里就可以上廁所,廣場上是供人使用的健身器材……這些變化不僅大大方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也使生態環境也變得更加美好,老百姓用雙手致富的愿望更加強烈了。

“我們這現在生活上用的都跟城里一樣,空氣、環境還比城里的好,住著太舒坦了?!痹诖謇镄滦藿ǖ膹V場上健身的老人笑著說。
這些都得益于今年以來積石山縣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百日大會戰”專項行動,該行動作為建設美麗鄉村、加快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按照農村環境“室內整潔、庭院凈化、巷道硬化、村莊美化”的標準,從3月18開始集中利用100天的時間,分清臟、治亂、抓建、嚴管、考評5個階段,全力整治全縣農村“三爛”“五堆”等現象,有效解決了農村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脫貧致富信心明顯增強。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同時,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農村環境整治這個事,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要搞,標準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碼要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舉措抓緊抓實”。
去年以來,中辦國辦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轉發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報告》。國家有關部委聯合下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把“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列為今明兩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先后召開了全國農村改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3個現場會。相繼召開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視頻會、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視頻會、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視頻會、開展好村莊清潔行動夏季戰役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4個視頻會。中央密集安排部署,足以說明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點多、面廣、成因復雜、整治投入大,既受客觀條件環境限制,也受農民群眾主觀意識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如何突出農民主體作用,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改變農民生活習慣是做好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關鍵。
為此,我省早部署、早規劃,把人居環境整治當做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先后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常委會會議、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全省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清水縣)現場培訓會,制定出臺了甘肅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9”文件,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林鐸書記、唐仁健省長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孫偉副書記、常正國副省長多次聽取工作匯報,提出明確要求。


省委省政府出臺了“1+9”政策文件中,“1”即《甘肅省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甘辦發〔2019〕19號),明確了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等內容。“9”即針對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與秸稈資源化利用、鄉村規劃編制、“四好農村路”建設、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六大行動”,逐個制定的實施方案,由省直部門聯合印發,明確了具體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對于改變鄉村面貌、實現生態宜居,對于推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實現產業興旺,對于弘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實現鄉風文明,對于促進農村和諧穩定、實現治理有效,對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生活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9”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
“因村施策、久久為功”美化村莊的康縣模式??悼h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系統工程、民心工程,把全縣作為生態旅游大景區來規劃,對全縣350個村分步實施建設,著眼從根本上改善群眾最期盼的路、水、電、房等基礎設施和污水、垃圾等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康縣大地繪就了一幅“天藍地綠水清、村美院凈家潔”的秀美畫卷。
“綜合施策、全面整治”的清水模式。天水市清水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按照“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為底線、整治村莊環境為重點、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的思路,圍繞“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處理、危房拆除”等重點工作求突破,循序漸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初步彰顯了宜居宜游的“清水印象”。
“巾幗行動、美麗庭院”的宕昌模式。宕昌縣印發了《宕昌縣巾幗共建美麗家園實施方案》,全方位推進巾幗共建美麗家園清潔行動??h婦聯圍繞村莊環境整治提升,帶領全縣各級婦聯組織和廣大婦女群眾以“巾幗共建美麗家園清潔行動”為切入點,凝聚巾幗力量,展現巾幗風采,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
“小手拉大手”的龍泉模式。永登縣龍泉寺鎮按照“最清潔”“清潔”“不清潔”標準對農戶家庭衛生進行評比公示,結合評比開展“小手拉大手,環境保護我參與”活動,每月在中小學作報告,向學生普及環保知識,再由學生向家長傳遞環保責任,提高了群眾的環保意識,有效助推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全域無垃圾”的甘南模式。甘南州制定了《全域無垃圾三年治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及一系列配套制度和督導方法,頒布實施《甘南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條例》,推動全域無垃圾工作步入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軌道。將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農牧村環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全州累計投入90億元資金建成1003個生態文明小康村。深入開展“百日攻堅”“三擦一清兩統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行動,有效改善了鄉村宜居宜游宜業的生態人居環境。
“突出‘五改’”的臨澤模式。臨澤縣堅持把“綠”和“水”作為最亮的生態特色,把“凈”和“美”作為城鄉共同追求,大力實施住房改造、后院改庭院、改炕、改廁、改造閑灘空地工程的“五改”工作,認真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向好發展。
“‘八化’并舉”的張掖模式。張掖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總結了廁所無害化、污水管網化、農民社區化、產業規?;?、垃圾減量化、村莊整潔化、廢物資源化、管理網格化的“八化”推進模式,努力解決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
“拆危治亂”的隴南模式。隴南市把拆危治亂攻堅行動作為推動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隴南的重要載體,迅速掀起“拆危治亂”的熱潮。全市9縣區199個鄉鎮(街道)共拆除危舊房屋35438戶、125235間、196萬多平方米,拆除殘垣斷壁11584處、17萬多米,清理垃圾50425噸,復墾植綠2716畝。


“集中大會戰”的積石山模式。今年3月,積石山縣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大會戰”專項行動,集中利用100天時間,集中清理農戶室內、院里院外、房前屋后垃圾,徹底整治農村“三爛”“五堆”等“臟亂差”現象。從巷道硬化、庭院硬化、旱廁改造等到戶項目入手,以點帶面,著力打造一批鄉村環境整治示范村,輻射帶動周邊村依次改造,不斷提升鄉村整體風貌品味。
“群眾自主改廁”的民勤模式。民勤縣農村改廁工作堅持群眾主體,群眾參與程度高。縣上負責做好改廁的規劃和組織,招標廁具企業,把好廁具質量關和后續抽污車配備及管理服務工作。鄉鎮組織群眾代表外出學習參觀選擇改廁模式,村干部、社長帶頭改廁示范,群眾自主投工投勞修建。改建完畢經縣城管局驗收后將改廁補助打到群眾的一卡通上,再由群眾向企業支付廁具費用。農戶、村集體、廁具企業三方簽訂協議,廁具企業負責廁具安裝并提供2年內免費維修保障服務,確保了層層有責任,質量有保證。
“精細化管理”的中梁模式。秦州區中梁鎮分類實施廁所革命,按照“四有四無”的標準進行改造,即有墻、有頂、有池、有蓋;無暴露、無滲漏、無蠅蛆、無臭味。在干旱山區、高寒地區建設改造后的干封式衛生旱廁,經過密封、厭氧、發酵等無害化處理,殺滅細菌和寄生蟲卵,保氨效果可達95%以上,肥效提高兩到三倍,達到了防蠅、無臭的衛生廁所標準,目前完成旱廁改造167個,到年底完成400個改造任務;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項目區建設水沖式廁所1635個;在插花搬遷安置區,新建雙甕漏斗水沖式廁所23個;在田園綜合體和鄉村旅游村,建設水沖式星級旅游廁所5個。
“多元化投入”的蘭州模式。蘭州市將農村保潔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市財政按照農業人口每人每年10元標準、縣區財政按照不低于10元標準列支,同時開展農戶垃圾代運費收繳,通過推行“10+X+Y”籌資模式,為村級環境衛生治理提供了資金保障。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以獨資、合資、承包、租賃等形式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農村安全飲水、污水收集治理、垃圾處理等工程建設。今年計劃投入8億元資金開展衛生廁所改造、村莊清潔行動和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特色民居為形、科技創新為魂,融觀光、休閑、體驗、科普、娛樂、康養等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美麗鄉村示范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將這項工作放在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村生活品質的高度,從群眾需要出發把工作做實做細,才能既實現“風景”和“錢景”的雙贏,又在奮斗中密切干群關系,為基層生產生活打開更多精彩。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要有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久久為功,全力以赴。要堅持把農村環境治理與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農民收入增加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標本兼治,從最基本、看得見、農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抓起,先易后難,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