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詩吟 文 / 圖
甘肅省氣候類型多樣、光熱資源、生物種質資源和土地資源豐富、自然隔離條件好,99%以上的耕地潔凈無污染,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天然優勢突出。基于獨特的資源稟賦和長期的生產實踐,形成了具有甘肅特色的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近年來,我省加強技術培訓和政策指導,因地制宜,科學發展,培育形成了牛、羊、果、菜、薯、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種什么、怎么種”已經不是什么難題,“怎么賣、賣給誰”取而代之成為了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品牌時代,即便身懷寶藏,也怕“師出無名”。如何讓這些優質資源走出鄉村、走進市場,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產銷對接是最關鍵的環節。
近期,我省持續推動高原夏菜、馬鈴薯、蘋果、中藥材、洋蔥、瓜果等特色農產品與國內終端大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渠道,讓農戶將自己的產品展出來、亮出來,為質優味美的“甘味”品牌創造了新的發展路徑和機遇,產業扶貧、產業興旺和鄉村振興注入力量。
近年來,甘肅全力打造“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產業規模化、良種化、標準化、優質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基地,大力推進綠色、有機、地標特色農產品“甘味”品牌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及時組建甘肅省特色農產品產銷協會和六大特色產業產銷協會,成功搭建了甘肅特色農產品直銷京津滬、粵港澳等大市場的橋梁紐帶和網絡體系,提高了甘肅特色農產品直供大終端市場的能力和水平,打出了“甘味”知名品牌。
42項采購協議,53.19億元。7月25日,2019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在中國·蘭州農產品交易中心(榆中定遠)舉辦。該活動匯聚了全省12個市69個縣區15個大類、1200多個品種的特色農產品,300多家企業參與展示展銷,800多經銷商洽談對接。當場簽約42項,簽約金額達53.19億元。其中,貧困地區簽約訂單34項,占簽約訂單的80.95%,簽約金額34.33億元,占簽約金額的64.54%。
62輛車,24個終端市場。在2019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發車儀式上,62輛滿載特色農產品的大卡車徐徐駛出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發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內24個終端市場,我省優質農產品不僅走出了省內,更是將腳步踏出了國門。
這次活動以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優良的環境、更優質的服務,誠邀八方賓客,共同打造了甘肅農產品進城出省的快速通道,共建共享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成果,讓甘肅農業牌子更亮、銷路更廣、效益更好。



讓生產者離市場更近,讓經營者離產品更近,讓“產”與“銷”更直接。
為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創新對接模式,穩定對接渠道,讓好產品賣得出、賣個好價錢,讓貧困地區農戶勞動有收獲、付出有回報、生產有效益。26日,農業農村部、省政府聯合在臨夏州舉辦了“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有4個省區104個貧困縣的500多家企業參與展示展銷,1000多經銷商洽談對接,簽約金額68.49億元。
本次活動展示品種豐富,展示產銷農產品達到20個大類1800多個品種,有甘肅“牛羊菜果薯藥”等大宗特色優勢農產品,又有蘭州百合、苦水玫瑰、油橄欖、亞麻油、白瓜子、小雜糧、黃河蜜瓜、武都花椒等“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甘肅地方性特色品種,還有新疆葡萄干、寧夏富硒西瓜、青海黑枸杞等“三區三州”貧困地區知名農特產品。
據悉,該活動以四省區“三區三州”貧困縣農產品產銷對接為主,借助產銷對接活動平臺,加強西北地區與其他地區農產品貿易交流合作,帶領貧困地區農業生產者對接市場,引導市場主體關注西北貧困地區,讓更多特色優質農產品走出深山、走進市場,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作出了新的貢獻。



“我們希望能通過‘甘味’農產品品牌的打造,讓中國更多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甘肅的農產品,讓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的過程更加快速、高效。”7月26日下午,在阿里巴巴助力打造“甘味”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聚劃算甘肅開幕式上,天貓和淘寶平臺營運事業部副總裁劉博致辭時這樣說。
在這次發布會上,阿里巴巴宣布將集中力量幫助甘肅打造包括永昌貝貝南瓜、民勤蜜瓜、蘭州百合、金昌早酥小香梨、白銀板栗薯、民勤人參果等在內的10大“甘味”特色農產品,建設10萬畝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助力“甘味”品牌向千億級產業邁進。
此前,聚劃算“官宣”將在全國打造1000個“聚土地”示范產區,孵化100個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
“聚土地”的模式,實際上是一種預售。在農產品收獲之前,通過聚劃算平臺的展示,讓城市人可以以“一元訂購”的方式鎖定未來產出。由于提高了農產品的物流和周轉效率,減少了中間環節,“聚土地”可以讓農產品賣出高于批發收購價,低于其他渠道零售價的價格,農民增收入,消費者得實惠,農田和餐桌兩端都受益。
當日,永昌貝貝南瓜、民勤蜜瓜、金昌早酥小香梨、白銀板栗薯、民勤人參果五款甘肅特色農產品已經在“聚土地”上線。
而這次的強強聯手,則是由一個小小的南瓜而起。
甘肅省永昌縣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干旱少雨。在前幾年,位于此處的青山農場只能種植需水量少的作物。而貝貝南瓜需水量少,加之農場晝夜溫差大,正適合南瓜種植。外形小巧、口感香甜軟糯的貝貝南瓜雖然口感好,很討人喜歡,但是卻遲遲打不開銷路,找不到市場,農民們接連受挫。
直到在2016年聚劃算的一場活動中,貝貝南瓜3天賣出了4.38萬箱,打破了聚劃算蔬菜品類的最高紀錄。2017年,又是在聚劃算的活動中,貝貝南瓜單個鏈接累計銷量達到了33.8萬箱。由此,這片曾經“種什么賠什么”的沙地,變成了每畝凈利潤1000多元的寶地。
打開銷路,打造品牌,把農產品塑造成有口皆碑的品牌,只要將農產品的質量做好,農民就不愁沒有銷路,就能“聚”沙成金,富農增收。
“甘味”品牌,是甘肅的好味道,是消費者的優選,同樣也是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甘味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