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華
摘要:英語是我國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課程思政的應有之意,是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大學英語學科的性質等方面來看,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但是,一些大學英語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足,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為此,應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自身修養,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式,利用英語活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9)010-0094-03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離不開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支持,英語已經成為全球密切聯系的橋梁。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不斷提高培養人才的英語能力水平。當代大學生通過英語學習豐富了自己的認知,了解了世界各國的多樣文化,但在此過程中價值觀念也容易受到外來紛繁復雜文化的影響而發生動搖。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我國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也指出,各學科教師需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并滲透在教學、科研等各方面?;诖?,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將英語教學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貢獻力量。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需要,也是促進大學生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思想水平的必然要求。具體而言,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課程思政的應有之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我國教育部在《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也提出,英語教學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的知識素養外,還需要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養、政治素養等其他素養。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大學英語教學除了幫助大學生提高外語水平,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外,還需要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大學生的思想緊隨社會主義發展潮流,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同時,中共中央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要求各高校各學科都需要發揮教學課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實施課程思政,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通文化教學之外的重要任務,學科教師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主流價值思想,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覺悟,使大學生的文化素質與道德素質協同發展,將當代大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
雖然我國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在整體上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社會媒體不時爆料的新聞事件也顯示出部分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低下。由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意識形態領域的許多不良思想開始傳播到大學生身邊,面對各種誘惑,自制力不足的大學生極易誤入歧途。同時,少數大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許多同社會主流相悖的信息,導致他們的政治取向和政治信念出現動搖,甚至在網絡上宣揚一些不當言論,所作所為同自己的大學生身份嚴重不符,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大學生的行為規范。
此外,我國高校雖然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但是由于個別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缺乏興趣,沒有足夠重視教學內容,導致教學流于形式,教學效果不明顯,只有在包括英語教學的各學科內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引導大學生重視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由此可以看出,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意義重大。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大學生在接觸英語的同時,必然會了解同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英語是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母語,我國同這些國家在社會制度方面存在區別,如果忽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使他們受到其中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想的影響,甚至出現崇洋媚外的價值取向。只有在英語教學的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才可以使大學生擺脫西方不良文化的影響,為大學生凈化思想、提高政治覺悟保駕護航。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在大學英語課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識教學二者之間并不矛盾,大學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夠有效滲透思想政治內容,這與思想政治和英語課程的性質密切相關。
首先,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研究個體思維認知與政治立場的科學,人的思想和立場等并非一成不變,會隨著個體的教育環境與人生閱歷而變化,其中教育對人的思想影響重大且受教育者一經吸收相關認知將很難改變,大學英語教學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理應發揮其功能。
其次,從大學英語學科的性質來分析,英語屬于一門獨特的文化,其中包含諸多的優秀思想。無論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多大,其中的優秀文化內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共同點,這些文化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來源和重要素材。大學生在學習英語內容的過程中,通過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道德方面的知識,可以同自己國家的政治思想進行對比,從中發現本國在政治、社會性質方面的優越性,進而接受這些政治思想內容,并不斷踐行于弘揚社會主流價值的實踐之中。
最后,從大學英語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大學英語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除了將基本的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外,還需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心學生的成長,引導大學生在政治修養方面有所進步。并且,英語教師是英語課堂的負責人,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即使學生對思想政治不感興趣也會在英語教師營造的氛圍中受到感染,不知不覺實現政治思想素質的提升。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無論教師講解的英語知識還是政治思想內容都應該仔細聽講,尊重英語教師的勞動。除此之外,當代大學生享受國家提供的優質資源和教育環境,理應認真地學習思想政治內容,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和對國家的熱愛,畢業之后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為國家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我國在教育政策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許多高校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普通文化課程的教學中,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進步。但從筆者的實際調查與研究來看,一些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并沒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導致大學生政治修養提升有限。
(一)一些大學英語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足
部分大學英語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師的任務,同自己的教學無關,沒有認識到不同國家語言不同,其政治文化也存在差異的問題,沒有把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因而在教學中單純的關注普通英語知識教學,將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作為自己的全部職責。
(二)有的大學英語教師沒有正確處理好英語教學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大學英語課堂的主要任務仍舊是教授英語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與能力,但是一些大學英語教師沒有分清教學任務的主次,將英語課堂當成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對待,在課堂上占用大量的教學時間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大學生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寥寥無幾,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導致大學英語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部分大學英語教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
部分大學英語教師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沒有掌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課堂以單一枯燥的口頭教育為主,這種思想教育方式不僅效果低下,使得大學生對思想政治內容失去興趣,而且還逐漸對英語課程產生抵觸情緒。例如,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加變通就生搬硬套進英語教學中,給學生一種奇怪的感覺,更有甚者,一些教師對學生進行苦口婆心的長篇大論,導致學生不知所措,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加強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提升自身的政治修養與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將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合理的融合起來,取得英語和思政教學雙豐收。
(一)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自身修養
大學英語教師不僅是英語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大學生成長道路的引路人。大學英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學生的關注,進而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與專業修養,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激勵大學生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修養。
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具備職業道德精神,通過在課堂進行精彩的授課贏得大學生的認可,進而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大學英語教師通過個人魅力感染學生。另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大學教師在工作之外需要養成關心時政的習慣,經常閱讀或觀看最新的時政新聞,關心國家大事,端正自己的政治觀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時政熱點,活躍課堂氣氛,并引導大學生主動關心時政。另外,大學英語教師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經常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堅定政治立場,進而感染身邊的大學生,促使他們也主動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式
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在正確分析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間關系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環節。
在教材選擇方面,大學英語教師需要謹慎選擇教材,通過對教材的細致閱讀與檢查,摒棄那些同我國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相悖的教材,選擇內容積極向上,能夠提高大學生思想認知的優質教材作為課堂的教學資源。如此,大學英語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教材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在教材內容與教師課堂教育的綜合影響下實現政治思想素質的提升。其次,大學英語教師還需要提高現代化教學的本領,借助先進的多媒體等教學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大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或者中國大國外交的英文宣傳片,這種生動形象的視頻更容易抓住大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觀看,在此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口語能力,也從觀看視頻中受到了政治教育的洗禮,并且這種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更容易接受,減輕了他們的抵觸情緒,有助于提高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最后,大學英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寫作關于思想積極向上的文章,學生為了完成任務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從中學習領會各種政治理論和思想,并在寫作中鞏固這些思想內容,加深印象,使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與思想認知得以提高。
(三)利用英語活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英語教師除了在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外,還可以開展豐富精彩的英語活動,使大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中受到教育,實現政治素養的提升。
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帶領大學生進行班級“英語角”的建設。大學生在“英語角”活動中積極瀏覽英文網站以及英文報紙雜志,這些內容中大多都會含有思想政治的內容,英語教師可以鼓勵大學生進行細致閱讀,并且在班級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和觀點,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覺悟。同時,英語教師還需要做好監督工作,及時糾正學生不恰當的言論,使他們具備正確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開展關于愛國主義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英文話劇,使大學生在閱讀英語劇本以及參與話劇表演中體會愛國主義熱情,受到扮演人物的影響,激發自己的愛國之心,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為國家服務的遠大目標。
五、結語
新時代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從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做起,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遠離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誘惑,自覺抵制各種錯誤行為,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價值取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4.
[2]楊榮.大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3]張成偉.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4(9).
[4]黃柳媚,李建林.做好新時期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淺論[J].改革與開放,2015(8).
[5]曲靜.洋為中用,取其精華——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考試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