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英 杜志華 李黎
[摘要]目的 探討阿戈美拉汀合復方地西泮治療抑郁焦慮共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抑郁焦慮共病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n=30)與B組(n=30)、C組(n=30)。A組采用阿戈美拉汀聯合復方地西泮治療,B組采用復方地西泮片治療,C組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療。比較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前,三組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組的HAMD、HAMA評分均顯著低于B、C組(P<0.05)。三組患者的治療副反應量表(TE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戈美拉汀合復方地西泮治療抑郁焦慮共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安全性高,可幫助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關鍵詞]抑郁焦慮共病;阿戈美拉汀;復方地西泮;不良情緒評分;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749.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6(a)-007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gomelat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Diazepam treating depression-anxiety comorbidity.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morbidit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30) and group B (n=30), group C (n=30).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Agomelat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Diazepam,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Compound Diazepam Tablets, and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Agomelatin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incidence of sid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and C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ESS scor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gomelatine and Compound Diazep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morbid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and has high safety and can help patients to return to norm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morbidity; Agomelatine; Compound diazepam; Adverse emotional score; Side reaction
抑郁焦慮共病即患者伴有廣泛焦慮障礙的抑郁癥,當分開考慮兩種癥狀時,病癥均能與臨床診斷標準相對應,抑郁焦慮共病患者與單純癥狀患者相比癥狀更為嚴重,且涉及范圍廣泛,對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1]。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發展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程度重視的提高,臨床治療抑郁焦慮共病的藥物呈多樣化,但治療效果卻不盡理想[2]。本文主要探討阿戈美拉汀合復方地西泮治療抑郁焦慮共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抑郁焦慮共病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n=30)、B組(n=30)、C組(n=30)。A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8~61歲,平均(39.42±5.71)歲;病程7個月~1.5年,平均(0.86±0.12)年。B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9~62歲,平均(40.02±5.66)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0.78±0.11)年。C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8~62歲,平均(39.84±5.63)歲;病程9個月~1年,平均(0.82±0.08)年。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與診斷標準第3版抑郁癥以及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均為首次發病;所有患者在就診前2周內未接受過任何抗抑郁藥物以及抗焦慮藥物;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存在精神障礙患者,無法與其進行正常溝通;存在類似藥物既往過敏史;妊娠或者哺乳期婦女。
1.2方法
B組采用復方地西泮片(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599)治療,每天1片,在服用7~10 d增加至每天2~4片,連續治療30 d。
C組采用阿戈美拉汀[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Industrie(法國),H20120303]治療,于睡前口服,每次25 mg,每天1次,在連續用藥2周后,若患者病情無改善,可增加劑量至每天50 mg,持續治療30 d。
A組采用阿戈美拉汀聯合復方地西泮片治療,睡前口服阿戈美拉汀,每次25 mg,每天1次,如連續2周病情無改善,可增加劑量至每天50 mg;口服復方地西泮片,7~10 d內,每天1片,之后增加至每天2~4片。以上藥物均連續服用30 d。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
1.3.1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3]? 該量表主要包括抑郁情緒、罪惡感、工作和興趣、遲緩、激越、自知力、胃腸道反應等17項,總分≤7分為正常狀態;總分在8~17分內可能患有輕度抑郁癥;總分在18~24分內為可能患有中度抑郁癥;總分≥25分時可能有重度抑郁癥。
1.3.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A)評分[4]? 該量表調查項目有焦慮心境、失眠、害怕、認知功能、肌肉系統癥狀、心血管系統癥狀、呼吸系統癥狀等,以上所有項目均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0級為無癥狀;1級為輕度癥狀;2級為中等癥狀;3級為中度癥狀;4級為極重癥狀,當總分<6分時,患者無焦慮癥狀;當總分在7~14分內,可能存在焦慮癥狀;當總分在14~21分內時,患者肯定存在焦慮;當總分在21~29分內時,患者肯定存在明顯焦慮;當總分>29分時,患者存在嚴重焦慮。
1.3.3治療副反應量表(TESS)評分? 本文中該量表涉及的副反應主要有便秘、嗜睡、口干、心動過速,根據副反應嚴重程度每項分為0~4級,依次對應1~5分,癥狀逐漸加重,得分越高,患者的副反應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HAMA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三組患者的HAMD評分、HAM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治療后的HAMD評分、HAMA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其中A組患者的HAMD評分、HAMA評分均顯著低于B、C組(P<0.05)(表1)。
2.2三組患者TESS評分的比較
3討論
抑郁焦慮共病是指患者同時符合抑郁障礙與焦慮障礙兩種獨立性疾病的診斷標準,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工作壓力的加大,我國抑郁焦慮共病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5]。目前,臨床關于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多位學者研究認為是由于腦內5-羥色胺(5-HT)濃度發生改變、患者受體功能下降,引發腦內單胺遞質紊亂,進而導致神經系統出現異常變化[6]。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與患者體內多巴胺及其受體相關[7]。共病患者的臨床表現與單一疾病的臨床癥狀不同,癥狀復雜,病程易遷延,逐漸成為慢性疾病,加大了治療難度。因此,臨床給予共病患者治療時,應綜合考慮兩種疾病的臨床特征,詳細分析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增強藥效[8]。
復方地西泮片屬于一種復合制劑,每片藥物包含1.25 mg地西泮、40 mg谷維素、10 mg維生素B1。其中地西泮屬于一種苯二氮■類抗焦慮藥物,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抗癲癇等諸多作用,同時能夠促使中樞性肌肉松弛,選擇性對大腦神經邊緣產生作用,增加γ-氨基丁酸的釋放量,增高其與突觸的接觸率。維生素B1通過輔佐酶形式參與糖分代謝過程中,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加食欲[8]。同時對患者的大腦神經末梢具有保護作用,避免其發生發炎、退化現象,及時調節神經組織所涉及的陰離子通道,降低神經炎發生率。谷維素的主要成分為阿維酸酯混合物,歸屬于植物微生素[9]。通常于間腦自主神經中樞以及分泌中樞處發揮作用,改善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現象,臨床多將其用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輕度失眠等的治療[10]。采用該復方制劑治療時,能對神經中樞不同部位產生抑制作用,充分發揮鎮靜、催眠、抗焦慮等功效,激活與自主神經系統相關的丘腦下部與大腦邊緣系統,改善患者的焦慮癥狀,且患者的副作用輕微,依從性好。本研究結果顯示,A、B組患者的HAMA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P<0.05),提示復方地西泮片單一用藥或者聯合用藥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修復受損神經功能。阿戈美拉汀是近幾年來研發出來的一種新型抗抑郁藥物[10-11],該藥物突破了以往抑郁癥治療的單胺遞質系統作用,激活褪黑激素MT1、MT2受體,并與5-HT受體拮抗產生協同作用[10],使紊亂的生物節奏量恢復正常,進而發揮抗抑郁功效。此外,該藥物通過與5-HT2C受體的拮抗作用,可加強前額葉皮質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傳遞[11-13],提高神經再生率,改善抑郁狀態,患者的睡眠質量以及性功能均得到有效保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A、C組患者的HAMD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P<0.05),提示阿戈美拉汀單一用藥或者聯合用藥均可起到抗抑郁效果。
為了增強臨床療效,本研究聯合使用阿戈美拉汀與復方地西泮藥物治療抑郁與焦慮共病,結果顯示,三組患者的HAMD評分、HAMA評分均明顯降低,其中A組最為顯著(P<0.05),提示聯合使用兩種藥物能促進神經中樞恢復正常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與焦慮臨床病癥[14]。另外,三組的TE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A組的TESS評分略高于B、C組,提示阿戈美拉汀、復方地西泮聯合用藥不會造成藥物毒副作用大幅度增加,可保障患者用藥安全[15]。
綜上所述,阿戈美拉汀合復方地西泮治療抑郁焦慮共病的臨床效果確切,且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蘇國鋒,謝旭華,周闖,等.藥物聯合沙盤游戲治療抑郁焦慮共病病人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7,29(11):269-270.
[2]楊曉樂.阿戈美拉汀與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焦慮共病患者的比較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3):15-16.
[3]湯毓華,張明園.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J].上海精神醫學,1984,(2):61-64.
[4]湯毓華,張明園.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J].上海精神醫學,1984,(2):64-65.
[5]劉振靜,王立濤,宋欣欣,等.心理治療在老年抑郁和焦慮共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6,56(2):86-88.
[6]王敏.艾司西酞普蘭聯合內觀療法治療焦慮抑郁共病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8(1):94-94.
[7]陳坤城.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米氮平治療抑郁和焦慮共病的療效對比分析[J].海峽藥學,2016,21(7):186-187.
[8]竇建軍,茍汝紅,鄒永江,等.安神湯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焦慮抑郁障礙共病的對照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9):35-36.
[9]鐘雯雯,努爾比亞,陳俊逾.中西醫結合治療焦慮和抑郁障礙等共病慢性失眠的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4):82-82.
[10]夏云.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卒中后焦慮抑郁共病臨床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8):3344-3345.
[11]宋曉紅,李建明,武克文,等.沙盤游戲療法對抑郁焦慮共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 22(21):3326-3328.
[12]平萍,巴春賀,張洪霞,等.銀杏葉片聯合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腔隙性腦梗死后焦慮抑郁共病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19):2067-2070.
[13]李國祥,胡亞梅,劉慧,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共病焦慮抑郁慢性失眠患者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10):1387-1391.
[14]陳雪梅.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卒中后抑郁焦慮共病的對照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4):99-100.
[15]宋曉紅,李建明,武克文,等.藥物聯合沙盤游戲治療抑郁焦慮共病病人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6,22(10):1255-1257.
(收稿日期:2018-11-26?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