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軍
摘 要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必須大力傳承和弘揚。只有弘揚傳統文化,才能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和維護安全。對于一個地市來講,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具體操作上要講好地域故事,弘揚主旋律,提升地域文化的影響力。
關鍵詞 傳統文化 文化自信 地域故事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倳浂啻螐娬{,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對每一條戰線、每一個領域來講,都至關重要。從我市宣傳工作視角,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必須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和維護文化安全,必須講好地域故事,提升地域文化影響力。
1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延續和得以持續發展至今的命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魄,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的根基。伴隨著經濟等綜合因素競爭的日趨激烈,文化軟實力越來越影響國際綜合國力。
大力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不斷堅定文化自信。我們常說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而放眼世界范圍,有賴于文字中國文化是唯一一個得以延續未曾間斷的人類文明。對于文化,我們有理由有實力更有歷史依照來自信,這是從時間和歷史延續性來看。其二,從經濟社會發展脈絡來反觀,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文化自信是一種具有廣泛的、基礎的、深厚的自信,深遠影響一個國家的內生動力,從漢服到唐人街,從孔子學院到世界各地的中國城,我們的傳統并沒有在時光的消磨和地域的擴散中破碎掉,反而愈發閃耀著新時代的與時俱進的光芒,并且日漸成為走出國門的流行標識,傳統文化為我們帶來了文化自信。
大力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維護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眼下,經濟社會是在不斷的發展,但是文化領域的明爭暗斗從未停止,并且愈演愈烈。文化沖突、顏色革命、文化冷戰等威脅直指政權存亡。維護文化安全無疑更要大力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因為這是一個大國、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深厚滋養。傳統文化是根植于一個國家骨髓流淌于血液的東西,最具有凝聚力、感召力,是聚合星星之火的力量,在動蕩時期是重獲新生的紐帶,在和平時期是維持穩定的梁柱。
2講好地域故事,提升影響力
文化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講是靈魂和根基,同時,文化對于一個地域來講,也是標識和名片。從我市來講,堅持弘揚傳統文化,更必須講好地域故事,宣傳地域文明,提升對外影響力。
講清楚地域故事。講好我市地域文化,就是講清楚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市情、發展道路;講清楚市縣發展靈魂,就是魅力興凱湖和百年礦區開發史所哺育出來的底蘊深厚的地域文化;講清楚雞西特有的發展環境,就是地緣獨特的“邊境城市”,礦產富集的石墨之都,“大美興凱湖、神秘珍寶島、悠遠烏蘇里、多彩大濕地”的生態城市,二戰終結地、中國空軍誕生地、“北大荒精神”發源地、“珍寶島精神”弘揚地。這些,既是一地的傳統傳承,也是歷史文化提煉的精髓,不僅要繼承好,也要有層次有脈絡的挖掘好講清楚。
講好地域故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這并不是空話、套話,在地域文化的傳承發展中,必須把虛功做實,把實事做新,必須用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文字把地域故事講好,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勒出生動喜人的地域文明,用越來越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言語堅定信心,積極推動地域文明的發展壯大不斷走出去。
積極推動文化認同下的地域文化。第一,文化首先要自我認同。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可以決定國家的興亡,這句話并不聳人聽聞。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全盤否定歷史必然走向滅亡,這種衰亡并不是外力使然,是內部的土崩瓦解。無論是教條主義還是妄自菲薄的虛無主義都是不可取的,自我認同就是文化自信。第二,要有包容心態和創新意識。文化本就是包羅萬象,地域文化構成也是豐富多彩,既有本土滋養的深厚底蘊也有在外來文化沖擊中不斷演化和豐富的再生文化,只有有海納百川的共存態度,才能永葆文化的生機。在包容的基礎上,地域文化要不斷創新,這種創新既要求文化本身要跟隨時代的律動散發勃勃生機,也要有解放思想的魄力來積極推動文化的傳承和擴散。在體制機制、人才技術、內容等方面,建立傳播矩陣,推進各方媒體深度融合,認認真真講好地域故事,積極推動文化認同下的地域文化不斷擴散增強影響力。
弘揚傳統文化,才能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和維護安全,同時也要求我們必須腳踏實地講好地域故事,不斷增強地域文化的影響力,這是永不褪色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