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晗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管理的意義進行闡述,從資產分配問題、管理體系問題、清查流程問題、賬務處理問題四個方面入手,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及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及管理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管理
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機關部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針對事業單位來說,全面落實國有資產清查及管理活動,能夠有效展現出事業單位資產運作情況,保證賬實吻合,防止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實現資產科學分配,在提升資產應用效率的同時,給事業單位創造理想的效益。因此,事業單位需要根據當前國有資產清查管理情況,及時找出存在不足,并采取對應措施,優化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引導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更好開展,提升單位整體管理水平,防止不必要資產問題出現,保證資產安全。
一、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管理的意義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的順利進行,能夠保證資產管理的合理性,強化財務管理體系改革,其核心內容在于掌握單位資產應用情況。但是部分單位過于注重資產采購,忽略資產管理,使得單位資產不清晰,賬實不符。所以,要想充分掌握事業單位資產情況,給資產管理提供精準依據,需要強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和管理工作。當前,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普遍面臨國有資產應用效率低的狀況,一方面,因為對國有資產管理不徹底,另一方面對國有資產應用不規范,事業單位通過國有資產清查能夠及時掌握資產應用狀況,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高效應用,提升資產應用效力,給單位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及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分配問題
從當前事業單位資產分配角度來說,普遍出現盲目采購、超額重復采購等狀況。首先,盲目采購。部分事業單位資產分配主要由上級領導部門說了算,缺少嚴謹的采購審核流程,或者采購審核人員沒有深入了解采購需求,使得部分事業單位在資產采購過程中,出于把預算經過應用完畢的目的,甚至部分資產只能應用一次,就轉變成閑置資產。其次,超額重復購買。部分事業單位在應用國家財政撥款的過程中,缺少整體規劃和分析,把其隨意應用在資產采購上,導致資產重復采購或者超額采購,給事業單位資產應用效率及資產分配管理水平提升帶來了阻礙。除此之外,部分事業單位還存在公有私用等狀況。事業單位對已經采購的資產后續應用歸屬權認識不到位,核查工作沒有充分實施,使得部分職工心存僥幸,隨意占用或者挪用資產。
(二)管理體系問題
事業單位即便設定了國有資產管理機制,但是一些體系在落實環節中依舊存在諸多不足,使得規章體系過于形式化,無法發揮應有作用。部分單位沒有對資產采購、應用、調配等內容制定合理的規章體系,導致各個部門無法給予充分配合,沒有執行對應的管理職責,時常會發生資產記錄不及時,隨意處理資產等現象,使得資產管理水平相對不高,引發資產流失風險。
(三)清查流程問題
一些事業單位沒有定期對國有資產情況進行核查和盤點,或者在資產核查就盤點過程中,缺少統一的工作標準及流程,造成清查流程不規范,各個部門存在應付了事心理,從而不能保證資產清查結果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導致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例如,某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清查過程中,各個部門對清查流程認識不全面,清查工作執行不到實處,基本上呈現出清查哪里記錄哪里的狀況,并且部分部門在提交資產自查報表的過程中,普遍出現資產編號和資產實物不統一的現象,嚴重影響資產清查結果的真實性和精準性。
(四)賬務處理問題
事業單位在開展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資產賬務處理不嚴謹的狀況,沒有根據資產價值改變情況加以科學處理。部分事業單位在資產明細賬目處理上,依舊記錄已經報廢處理的資產,或者資產已經報廢處理但是沒有實現賬務核銷,使得賬實不相符。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因素在于,各個部門沒有第一時間把資產流動業務信息傳遞到財務部門,造成資產賬務信息和資產實際改變情況相偏離。例如,某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出現臺賬缺失、新建資產沒有及時記錄、專項設備登記難度大等狀況。
三、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和管理的優化對策
(一)實現資產科學分配
事業單位在開展國有資產清查及管理工作時,要想提升資產管理水平,需要科學設定國有資產分配流程及標準,從而實現企業現有資產的科學分配,提升單位資產應用效率。在落實該項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平臺,真正實現國有資產明朗化,讓各個部門都能及時掌握資產狀況,并和資產管理部門充分交流,便于了解資產分配進程。并且,國家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面有著嚴格標準,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需要根據政府部門非稅收管理要求進行,采用“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式。全面落實好國有資產處理工作,認真執行資產處理流程,例如繳納國有資產處理收入,不可隨意隱瞞或者處理。防止事業單位資產大量流失,提升單位國有資產應用效率。
(二)完善資產管理體系
事業單位在開展國有資產清查和管理工作時,應該秉持現有的資產管理標準,加強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優化資產管理流程,讓管理體系貫徹到資產申請、資產審批、資產采購、資產驗收、資產應用、資產處理等各個環節中,讓資產管理工作真正實現有據可依。為了實現資產清查體系的優化和完善,明確資產清查范疇,由國有資產清查領導團隊定期牽頭組織開展國有資產清查活動,并科學制定資產清查報表,全面了解各個部門國有資產應用狀況。此外,需要把國有資產清查報表和財務部門資產明細賬進行比較,保證真正實現賬實相符。事業單位還要建設完善的國有資產內部管理體系,把資產采購到報廢處理整個環節內容都融合到內部管理范疇中,對各個部門資產應用狀況進行動態管理,對各個部門資產管理情況加以考核,結合考核結果給予適當激勵,從而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提升事業單位工作效率。
(三)規范資產清查流程
事業單位需要科學設定國有資產清查工作方案,由資產清查領導團隊全面落實清查工作,把清查工作內容劃分為四個,從而保證國有資產清查工作順利進行。首先,摸底清查。事業單位各個部門應該充分開展資產自查工作,并認真記錄各個部門資產名稱、規模和應用數量等,在資產清查報表中如實填寫。其次,實地清查。安排資產清查團隊采用比較分析資產清查報表和財務部門提供的資產清查明細報表的方式,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實地核查,結合清查報表和資產清單核實資產實際狀況,對出現賬實不符的內容進行記錄,并向相關負責人詢問資產應用方向。再次,數據匯總。清查團隊需要對資產清查數據進行采集和整合,編制固定資產匯總報表,把其傳遞給財務部門,安排財務部門結合資產清查結果進行財務處理。最后,總結匯總。資產清查團隊需要整合各個資產清查數據,根據資產清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安排對應部門及時改進,并核查各個部門改進狀況,防止改進過于形式化。
(四)強化資產賬務處理
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應該充分落實國有資產賬務處理工作,保證賬務處理信息能夠真實展現出單位資產應用情況。首先,財務部門需要結合政府會計制度,開展固定資產核查工作,保證資產入賬價值的精準性,定期計提資產折舊。其次,財務部門需要統一設定資產卡,同時把資產卡分配到各個資產應用部門,在資產卡上統一張貼標簽,便于各個部門及財務部門能夠及時實現資產清查管理。此外,財務部門需要安排財務人員做好資產入賬、轉讓及應用等內容核查工作,結合核查結果實現賬務處理。財務部門應該全面參與到資產清查活動中,結合清查匯總報表對各個資產價值加以重新審核和明確,結合清查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最后,建設完善的資產信息傳遞系統,實現財務系統和固定資產系統的連接,保證財務部門可以及時掌握固定資產采購、處理等信息,實現賬務處理,從而提升資產管理水平,保證資產應用安全。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應該給予國有資產清查及管理工作高度注重,結合清查管理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的改進對策,將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處理,優化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機制。在進行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還要和各個部門充分交流,加強資產管理,保證單位資產賬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風險出現,給單位運營發展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