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鵬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企業在我國的地位越發重要。在我國的眾多企業之中,國有企業是較為重要的企業。由于國有企業具有特殊性,與民營企業有一定差異,所以他們在進行績效評價以及財務評價時,也會呈現出與民辦企業不同的特征。本文將對我國國有企業績效評價與財務評價的相關性展開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績效評價;財務評價;相關性;研究
我國國有企業若是想要保證自身的高速發展,那么就應當將績效評價以及財務評價列為工作重點,給予充分的重視。同時,國有企業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還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其高質量以及高效率,并且滿足自身的實際需求,這就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有企業應當遵循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制定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戰略方案,從而讓績效評價與財務評價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
一、績效評價與財務評價概述
(一)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指的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對其實施過程所展開的評價,具體來講即應用某種評價方法或者量化標準,對組織績效目標的完成程度進行考察的評價。我國國有企業是由政府以及國家所有的企業,國有企業展開績效評價,不僅是政府部門對其職能確定的過程,而且還是考察國有企業具體工作結果的需要。
(二)財務評價
財務管理是國有企業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而財務評價則是對財務管理的綜合型評價,國有企業進行財務評價,不僅能夠對自身財務管理能力形成更加明確的認知,而且還能夠為戰略的制定提供詳細的參考信息,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財務評價的風險通常都是由四大風險所構成,分別是經營風險、資金風險、市場風險以及投資風險。國有企業進行財務評價,能夠及時明確企業可能面臨的種種風險,對這些風險形成較為全面的檢測,并且根據風險形成的原因以及特征展開相應處理,從而最大程度上的減少風險帶來的種種損失,實現風險的化解。國有企業在執行這一工作時,應當明確工作的具體出發點,即企業的實際需求。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發展,展開科學合理的財務評價工作。由于國有企業是由國家為出資人所設立的企業,其所有權屬于國家,所以國有企業往往還擔任著示范性的工作,即根據國家財務政策的調整,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從而為民辦企業做好榜樣即。國有企業應當建立與時俱進的意識,根據國家財稅制度的調整,對現有工作模式進行調整,應用多種指標進行業務項目的評價,從而保證財務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二、國有企業與民辦企業的差異
在我國經濟市場蓬勃發展的今天,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也越來越多。創業家們紛紛投入到了經濟效益較大的行業中,這就使得部分盈利能力較低且風險極高的行業難以得到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出資進行企業的創辦,從而滿足人們對行業的需求。在我國,國有企業不僅包括國家投資興辦的企業,而且還包括地方政府投資興辦的企業。無論是國家興辦企業還是地方政府興辦企業,其在經營目標以及經營任務上都與我國民辦企業有所不同。國有企業的經營目標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而民辦企業的經營目標則是在與創造經濟價值。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其是為人民而服務,并且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需求,這就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有企業往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國有企業的經營目標與民營企業有所不同。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國有企業若是出現了自身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相沖突的情形,那么國有企業往往會放棄自身的經濟效益,滿足社會效益需求,而民辦企業由于其社會責任較小,主要經營目標為創造經濟效益,所以在經營任務上會與國有企業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
三、我國國有企業績效評價與財務評價相關性分析
(一)從國有企業的經營性質與經營目標方面展開分析
從上文可得知,國有企業無論是在經營目標還是經營任務上都與民辦企業有所差異,其根本目標是為了滿足人民需求以及國家需要,具有較為強烈的公有化特征。在這種特殊性下,國有企業若是想要完成政府交代的任務,那么就不應當過于關注經濟效益,而是應當將更多目光發散在社會價值的實現上。為此,國有企業在進行績效評價時,也應當與民辦企業有所不同。國有企業的績效評價指標不僅應當包括自身的經濟收入,而且還應當包括社會價值以及社會責任的實現,這就對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制定評價指標時,應當明確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并且在其中設立公益指標以及貢獻指標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績效評價的全面性。國有企業在進行財務評價時,也應該確保財務評價指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部分國有企業在執行財務評價時,其指標僅含有財務管理方面的內容,缺乏生態性,這就使得財務評價與國有企業的根本性質存在沖突。為此,國有企業應當重新樹立對于財務評價的正確觀念,并且結合自身的職能,構建全新的財務評價體系。國有企業應當根據企業的目標建立生態性的財務評價理念,主張在財務管理中實現資源的節約以及合理利用,并且設立相關的財務指標,包括水資源利用率以及土地資源利用率等指標,這樣不僅能夠實現資金支出的減少,而且還有利于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國有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經營性質與經營目標,并且在績效評價與財務評價的過程中將其充分體現出來,保證二者的相輔相成,只有這樣才能讓國有企業真正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
(二)從國有企業的戰略方面展開分析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國有企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環境。隨著我國政府部門對績效評價重視力度的加大,國有企業應當從多種方面對績效評價展開分析,并且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財務評價體系。從國有企業的戰略方面展開分析,其績效評價指標呈現由結果管理轉為過程管理的趨勢,截止到今天,國有企業已經實現了將結果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的績效評價。國有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戰略抉擇,選擇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身的高速發展。國有企業具有多種可以選擇的戰略,包括成本領先戰略、目標集聚戰略以及差異性戰略等。企業在選擇成本領先戰略時,其績效指標應當更加側重于利潤、成本以及市場成長率等指標,從而實現企業總成本的下降:在選擇目標集聚戰略后,國有企業應當將目光集聚于客戶,根據客戶實際情況的不同,展開不同的方案制定:差異性戰略要求企業應當設立以新技術以及新能力為主的績效評價體系,并且設立相應的評價指標。國有企業在進行財務評價時,還應當結合企業戰略方向以及國家宏觀戰略,展開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財務評價與國家相接軌,從而實現國有企業的職能。企業應當注重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從而讓員工明確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企業應當向員工傳達績效評價以及財務評價結果,并且對員工施以激勵手段,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國有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績效評價體系與財務評價體系,同時,國有企業還應當結合自身的經營性質、經營目標以及戰略決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績效評價與財務評價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