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峰
【摘要】光伏電站利用太陽能發電,有核心的設備和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是一項好的金融資產;融資租賃是一種融物與融資相結合的信用方式,符合光伏電站投資金額大、資金回收周期長的特點。這使得融資租賃與光伏電站可以有機得結合,解決光伏發電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能源革命”和“平價上網”的趨勢下,融資租賃更積極地進入光伏發電行業,緊密結合助力發展,成為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典范。
【關鍵詞】融資 融資租賃 光伏電站
一、融資租賃在我國的發展:
融資租賃(Financial Leasing)是以融物代替融資,融物與融資相結合的一種信用方式,是現代租賃的一種重要形式,更有利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在歐美發達國家中,除了最常見的銀行信用融資方式,融資租賃已經穩居第二位。
與信貸不同,融資租賃是基于真實資產的投資,是一種能更好體現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形式。融資租賃,是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要求,購入指定的設備再租賃給承租人,隨后承租人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租金。在合同期內設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合同期滿承租人有購買該設備所有權的選擇權利。融資租賃的這種行為,具有租賃和融資的雙重性質,是一種特殊的融資方式。融資租賃與銀行貸款利率相比,顯然資金成本會略高一些,但它融資速度快、限制條件少, 還會有財務和稅收上的好處,在很多國家得到廣泛運用。
“融資租賃”最早由中信集團的創始人榮毅仁先生引入國內,并成立了我國第一家融資租賃公司——中國東方租賃,這標志著中國融資租賃業的誕生。隨后,融資租賃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做出了貢獻。然而,由于體制改革和欠租問題,缺少法律支持的融資租賃行業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重創,一度停滯甚至倒退。2000年后,被稱為融資租賃“四大支柱”——監管、法律、財務、稅務的相關政策逐步完善,為融資租賃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促成了融資租賃的再次騰飛。2004年,我國商務部開放外商獨資融資租賃,同時批準了9家國內融資租賃公司,2007年,銀監會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訂發布,恢復國內商業銀行進入金融租賃業務領域的許可。2007年以后,國內融資租賃業爆發式發展,業務總量由2006年的約80億元猛增至2018年的約63500億元;截至2019年3月,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總數達到11909家。未來幾年,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仍將有望保持30%至50%左右的年增速,預計到2022年,融資租賃的市場滲透率將提升到16%。融資租賃將逐漸成為助力我國實體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二、光伏發電行業的現狀
光伏發電,即太陽能發電,利用太陽電池板的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光伏電站作為重要的綠色電力能源項目,是國家扶持力度最大的。
2004年到2013年,我國的光伏產業經歷了快速發展、積極調整、迅速爆發、重新整合等階段。2012和2013年光伏產業遭受到貿易雙返的打擊,光伏產業的上游、中游行業都出現了巨大的困難;但是實際上主要影響的是光伏產業的上游和中游,對于最終的光伏電站影響有限。2013年之后,光伏產業逐漸好轉,光伏電站也逐步向完全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過去的幾年里,光伏發電行業得到國家政策和補貼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光伏電站的建設規模每年都可達1000萬千瓦以上。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新增指標每年都有所加大,隨著相應資金投入的增加,光伏發電企業融資壓力也在增加。2017年,光伏新增的裝機容量達到了40%的占比,第一次超越了火電,新增量排在各類電力能源的第一位。光伏發電總量,也成為了繼火電、水電、風電之后的第四大電力能源。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光伏行業發展質量,加快補貼的退坡,推進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對于光伏行業整體來說,“531新政”導致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短缺,設備價格下跌,上游組件制造企業面臨巨大壓力,制造端企業將面臨“洗牌”的局面;同時,補貼缺口擴大的速度將放緩,以往建成并網電站的補貼發放或將加速,有利于整個行業未來的穩定健康發展。2019年5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公布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光伏行業進入平價上網時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融資租賃與光伏電站的結合
光伏電站資金需求量大,而且周期長,常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盡管光伏企業的融資方式有很多種,但在實際情況中,仍然很難能夠通過政策性銀行或商業銀行貸款等渠道融資;這也是促使光伏產業與融資租賃的結合的重要因素。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情況下,融資租賃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手段,能夠較好地解決光伏電站融資的難題,更好的幫助光伏企業獲得資金。從光伏產業的角度來看,與融資租賃的結合,能夠更方便地獲取資金,比銀行貸款更快速。融資租賃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光伏產業規模擴張和發展的速度。
從融資租賃公司的角度看來,金融行業目標都在尋找具有金融屬性的優質資產。光伏電站具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是一項好的金融資產,而且光伏電站投資金額大、資金回收周期長的特點,與融資租賃的設備融資方式也非常匹配。融資租賃與光伏電站的結合,是互相促進,可以到達雙贏的目的。
首先,電站融資產品具有優勢。融資租賃必然要結合產業,需要這個行業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租賃物的變現能力要強,而且資產要有穩定現金流入,而這些都非常符合光伏電站的特點。租賃物就是光伏電站的核心設備,加上光伏電站公司的股權,有一定的整體變現能力。而且,大多光伏電站本身是一個項目公司,是隨著電站項目而產生的經營主體,相對簡單,項目公司除了電站沒有其他的人力和資產。因此,掌握了租賃物和項目公司股權,基本就控制了整個電站。
其次,光伏電站有穩定的現金流。光伏電站并網后,一方面成本很小:只要有陽光就能發電,不需要原料,運維費用也很少;另一方面收入穩定:國家電網一般會按月定期結算電費,即使補貼沒有到位,也能穩定獲得標桿電費部分,收入有保障。截至目前,國家補貼拖欠問題確實也影響到了光伏電站企業,但國家一定會逐步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第七批補貼已陸續發放,而且隨著“531”政策的發布,會加快補貼問題的解決。
還有,光伏電站的資金規模合適。融資租賃公司,特別是金融租賃公司,都不是人員密集型的。單體投放額度的規模一定要大,這樣對于金融租賃公司來說,會節約一定的人力成本。光伏電站的投放規模,適合融資租賃公司,特別是金融租賃公司的這種要求。這些使得融資租賃與光伏電站可以有機得結合,解決光伏發電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四、光伏電站融資租賃的現狀和未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融資租賃公司進入到光伏電站領域,光伏電站的融資租賃已經屢見不鮮,優質的電站也越來越搶手。尤其是近年來,一些銀行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也紛紛進入光伏發電行業,而且憑借其資金優勢迅速發展。如:中信、國銀、華夏、光大等金融租賃公司都在光伏行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特別是最具代表性的中信金融租賃。中信金融租賃專注于新能源電站,打造出自己“綠色租賃”的品牌,在清潔能源領域累計投放近300億元,而且深入行業,向著專業化不斷發展。目前中信租賃擁有光伏電站100多家,總裝機容量約400萬千瓦,成為國內光伏電站持有量最大的租賃公司。中信金融租賃代表了一個行業趨勢,銀行的金融租賃公司看好光伏領域,并且加大對光伏電站的投資。
2018年公布的光伏“531新政”,雖然目標是為光伏行業的更好發展,引導光伏產業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最終達到評價上網;然而,目前看來對光伏市場造成了一定波動,有些企業甚至面臨破產危機。但是,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對我國能源革命具有戰略意義,仍是國家鼓勵發展產業,市場需求依然存在;而且某些特定企業對光伏發電項目仍然有穩定的需求,只是未來產業發展重心應該轉換到怎樣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上,光伏租賃業務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五、結束語
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多元發展,推動能源供給革命”。根據規劃,2020年“太陽能發電規模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光伏發電力爭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隨著“能源革命”政策和“平價上網”趨勢,融資租賃行業更積極地進入光伏產業,與光伏電站結合。在我國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相信未來融資租賃會有更大的作為;作為新能源的光伏發電行業與融資租賃結合,會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蘭.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發展現狀以及應用[J];智能城市;2017年02期
[2]楊大楷,楊輝,楊曄等.我國融資租賃發展的歷史、現狀及趨勢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2015
[3]史燕平.融資租賃原理與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4]中國投資咨詢網.2019-202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R], www.ocn.com.c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