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興
【摘要】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很多企業訂單減少,營業收入下降可能會形成資金周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
【關鍵詞】中美貿易 金融服務
一、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主要難點問題。
當前部分地區實體經濟發展緩慢、質量不高,主要問題還是小微企業發展存在困難。比如沿海一個縣級市,共有2萬多家中小微企業,5萬多家個體工商戶,這些小微企業占了市場主體的90%以上,小微企業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主體。但與國有企業、上市企業、規模企業面臨的發展難題不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當前制約小微企業進一步做大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直接影響到實體經濟發展的總體規模和長遠潛力。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融資難,小微企業貸款新增量占比低。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資產規模小、財務不健全、抵質押物缺乏、信息不透明以及風險抵抗力弱等特征,這就造成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問題。由于小微企業貸款統計口徑存在不規范,造成統計數據存在偏差,實際新增純小微企業貸款占比仍較低。(二)融資貴,獲取資金成本高。比如某一沿海城市在小微金融服務方面走在前列,但是小微企業貸款綜合成本仍高于7%,加之大量小微企業由于無法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取所需資金,轉向民間借貸、網絡借貸等渠道,進一步抬高融資成本。
二、加快推進小微企業融資等政策創新
由于地方經濟發展方式、性質、規模等方面存在差異,以及地方之間金融服務存在差異,加之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較難。因此建議:以地方為基本著力點,焦聚難點、打通堵點、緩解痛點,建立地方性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加強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撐,以金融活水激發小微企業活力。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完善服務體系,搭建三類專業平臺。圍繞服務技術、主體和方式,有針對性培育為小微企業一對一服務的專業平臺。一是建設“數據小微”服務平臺。以“放管服”改革為契機,構建完善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海關、司法等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跨層級跨部門互聯互通,推進各數據平臺共享應用金融化,建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大數據建設補齊企業信用短板,比如臺州市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有效解決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難的問題。(2)建設“產業小微”服務平臺 。根據當地主體產業、特色產業等狀況,建立產業專業支行,為各類小微企業提供專屬服務,比如有些地方建立科技支行、旅游支行、海洋支行等專業支行。(3)建設“園區小微”服務平臺。推動金融機構在工業園區、創業園區、農業園區、電商園區、特色商圈等要素集聚區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區,提供信貸、結算、咨詢等于一體的“一站式”金融服務,比如臺州銀行、浙江泰隆銀行等推進小微專營支行建設。
三、激活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水平。
金融機構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職,深耕當地市場。(1)明確服務導向。對接當地小微企業發展戰略,堅決履行不抽貸、不壓貸承諾。大力支持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特色鮮明支持“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持續降低平均融資利率,不斷優化貸款率定價和風險控制模型。(2)無縫對接小微企業金融需求。推進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工作,推廣應用“續貸通”“接力貸”等循環貸款,建立以訂單合同、材料采購、產品買賣等的產業鏈融資體系,建立與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相配套的信用融資體系,構建小微企業財務信息的信用融資體系。(3)著力疏通小微企業融資堵點。推動金融機構下沉工作重心,制定服務小微企業年度目標。完善內部績效考核機制,加大正向激勵力度,重點對其服務企業數量、信貸質量進行綜合考核。建立健全盡職免責機制,提高不良貸款考核容忍度,貸款授信不得附加以貸轉存等任何不合理條件。
四、夯實融資基礎,破解信用增信難等問題。
多方合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針對性有效性。(1)構建多主體協同服務機制。建立區域性、行業性、產業性的評級體系和區域性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擴大直接融資。組織“產融融合 銀企合作”等專項對接活動,引導金融機構更接地氣服務區域內的小微企業。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引導基金、信用保證基金,重點為首貸、轉貸、續貸等提供增信服務。支持征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利用公共信息為小微企業提供信用產品及服務。完善守信聯合機制和懲罰機制,打擊逃廢債和欺詐行為,形成全社會對小微企業服務的良好氛圍。(2)建立實效化小微企業擔保體系。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應收賬款、股權等抵質押擔保業務和小微企業集合債券、融資租賃、票據業務等新型擔保產品及服務,支持開展訴訟保全等非融資擔保業務,比如臺州市建立信保基金有效解決小微企業擔保難。推進“信貸+保險”的協同發展模式,創建銀保信息共享平臺,提高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信息共享水平,通過保險增信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3)加強小微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引導小微企業提高自身素質和發展質量,依法合規經營,規范會計核算制度,規范關聯交易管理,做好信息披露,珍惜商業信譽和信用記錄。
參考文獻:
[1]李樂樂 - 《財訊》基于政策視角下小微企業融資機制創新探討。2017年
[2]王麗,鄭岑琳,高禎汐 - 《經濟》政策視角下小微企業融資機制創新探討。2015年
[3]朱昊宸 - 《天津大學》小微企業融資視角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研究 2017
[4]伍陽 - 《財經界(學術版)》互聯網金融視角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