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玲

【摘要】隨著上市公司的股權逐步分散,必須通過激勵管理人員來促進公司的發展,從而采用了股權激勵機制等形式的激勵方式。股權激勵措施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長期激勵措施。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或打算采用股權激勵制度,因此有必要對股權激勵進行研究,本文以蘇泊爾公司為例進行研究與參考,進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關鍵詞】股權激勵 上市公司 股票期權
一、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現狀
(一)實施股權激勵模式相對單一
目前,實施股權激勵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業績股票等等。大多數公司都同時選擇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看出都我國采用的股權激勵機制較為落后的,并且存在嚴重的單一化現象。從各國股權激勵措施的實施可以看出,各國采取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推動公司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并且結合本公司的實際發展狀況不斷地探究更多新的股權激勵制度,試圖想要實現公司最大化的社會經濟效益。通過這些現象可以看出,股權激勵制度通過在我國各大公司的運用逐漸趨于完善化。
(二)監管機制和約束機制不健全
在最早的時候,我國的上市公司大體上都是由國企構成的。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逐漸有更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擠入到上市公司的發展潮流。民營企業在上市之后,大部分的公司開始通過股權激勵機制來推動公司的不斷發展。可是,需要指出的問題是,股權激勵制度并非是隨意選使用的,要知道股權激勵制度在運用的過程當中會讓公司資本的發展步履維艱,并且,股權激勵制度是在國有公司的大環境中所形成的,這對于民營企業發展而言是不適用的。對于公司發展而言,科學合理的治理結構才是確保股權激勵制度得以有序運行的基本條件,可是,從當前我國各公司的運行情況來看,不少的公司只是盲目的采用某一種方式,而民營企業勢必會從企業自身利益角度出發來考慮各項獎勵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激勵條件通常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以看出,這種狀況下形成的股權激勵機制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激勵成效,對于公司的未來發展而言也是極為不利的。
(三)業績考核體系不完善
從我國上市公司的角度進行分析:簡單的業績考核制度是目前考核體系中存在的一個突出性問題,無任何客觀性的評價指標,并且極易受到個人的私下操控。通常狀況下,在上市公司當中一般會通過財務會計指標來對企業管理者業績來進行評估,可是,會計核算具有一定的不確定特征,并且財務報表是極易被某個人來操作的,在這種情況下股權激勵評價指標的真實性根本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現行的會計準則下,并無法把企業管理者創造的業績信息傳輸至企業所有人,這便會造成公司績效和企業管理者的報酬比率大打折扣,為此,股權激勵的作用也會被弱化掉。
二、蘇泊爾股權激勵案例分析
(一)蘇泊爾歷次股權激勵實施情況
在不同產權背景下,對股權激勵的內容與公司實施方案情況進行了對比,如表2-1所示,激勵的有效期等等其他要素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所處的股權激勵制度大環境相同,那么不同的方案也會呈現出許多相同之處。第二三套方案與第一套方案對比來看,整體激勵范圍得到了明顯的擴大,并且行權價格也有了明顯地提升,業績評價考核指標更加豐富。需要特別指出的內容是蘇氏家族在外資公司大背景下實施的股權激勵政策并沒有獲得明顯地效果。
(解鎖安排) 三個行權期,每期行權數量比例分別為:20%;50%;30% 四個行權期,每期行權數量比例分別為:10%;20%;30%;40% 四個解鎖期,每期解鎖數量比例分別為:10%;20%;30%;40% 業績考核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0%凈利潤,每股收益增長率10%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3%內銷收入、內銷營業利的完成率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3%內銷收入、內銷營業利的完成率 蘇式家族
獲授數量 60萬股,占授予總量的10% 36.96萬股,占授予總量的4.48%;24.88萬股,占授予總量的8.83% 30萬股,占授予總量的5.172% 結果 實施完成 作廢 正在實施 ]
(二)蘇泊爾股權激勵動機分析
1.家族公司背景下股權激勵動機
家族公司背景下,股權激勵制度呈現出的特征是十分顯著的:一是激勵范圍窄,激勵力度大。二是行權條件較為容易。三是監督作用差。
綜上,第一套股權激勵制度的實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公司管理者的一種自私的行為表現,僅僅采用了的股票期權激勵制度,激勵的范圍較小,只有21人,這說明公司所采取的這種激勵制度相對落后和單一。而在我國以家族公司居多,并且家族公司的控股權都把握在家族人的手中,公司管理者擁有控制權、執行權與監督權,侵犯中小股東的行為可以說在公司中是非常常見的,會損害到公司小股東以及廣大員工的切身利益。
2.外資公司背景下股權激勵動機
外資公司與家族公司背景下的股權激勵制度對比來看,股權激勵制度的實施是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其特點非常不同:第一,激勵范圍廣,激勵力度適中。第二,行權條件較為嚴格。第三,具有修正性與完善性。第四,具有監督作用。
通過具體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外資公司當中,股權激勵制度可運用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公司在發展過程當中要將全面獎勵作為基本導向,對公司人才進行系統性的定期考核,只有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夠具備權利的行使權。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對股權激勵制度不斷地完善化,這樣才能夠促使公司的業績得到進一步提高。
3.蘇泊爾股權激勵效果分析
第一套方案實施后,公司凈資產收益總的保持在15%左右,沒有重大變化,這足以證明:第一套方案的實施并沒有使得公司的凈資產收益得到提升,單單采取股票期權這一激勵制度是不可行的。在第二套方案正式實施后,激勵方式和激勵范圍都進行了相應調整,從凈資產收益上來看蘇泊爾呈現出升高的變化,并且升高的概率要比其他公司高出很多,公司總體收益能力大大增強。
蘇泊爾的增長率可以說呈現出相同的發展走向。自第一套方案開始實施,從利潤增長率的變化狀況來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居于領先水平。第二套股權激勵方案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蘇泊爾的快速發展,直至蘇泊爾超出同行業的其他公司,這足以證明,激勵方案所起到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第二套股權激勵措施正式落實前期,蘇泊爾所開展的投資行為是比較落后的,在第一套計劃正式推出之后,管理層打算避免擴大風險經營的品種,市場的發展力下降,表明家族公司下激勵措施實施情況不樂觀。相比之下,在外國投資公司的背景下,股權激勵使蘇泊爾在投資方面更加強大。2012年,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管理層在不影響投資的情況下繼續增長,有利于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三)案例啟示
通過蘇泊爾的研究,發現在家族背景下和外資公司背景下定制和實施股權激勵過程中的做法大不相同,在不一樣的產權背景下,股權激勵制度的側重方向是全然不同的,對于個人家族公司來講,其注重的是利益,只有獲利,才能夠使得家族的利益得到有效地保障。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股權激勵是會受到各位股東的監督與影響,家族成員的個人行為都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激勵方案更為規范使方案設計更合理,實施更加嚴謹,使得效果好,有助于公司價值的提升。
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改進建議
(一)建立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
盡快完善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使股權激勵計劃能夠有效發揮作用,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上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手中權力過大,影響董事會制定方案,導致各個方面的原因致使激勵效果不足。激勵方案的實施沒有產生激勵效果,反而成為高管為自身謀取利益的工具。首先,加強監督管理層。對公司領導層建設作出明確的規范化,保證股東的利益不受損害。同時也要確保它們的作用監督公司股權期權的合理發放。其次,逐步完善對股權激勵披露的監管,以符合公司不同階段目標的股權激勵,才能更好的實行監督權。最后,進一步加強事前管理監督,為了減少高層對激勵措施的干預,提高公司決策的透明度,并建立內部和外部的協調機制。
(二)實現多種股權激勵相結合
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是目前各大公司最常選用的兩種方式,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一部分公司在股權激勵政策實施上是不具備相應權利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暫停股權激勵的實施。這時,體現了將各種行使的股權激勵措施結合起來并加以實施的重要性。通過研究得出,激勵有效時間越長,對高管的激勵正向影響越大。不管是公司長期或短期發展的需要,均需采取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股權激勵機制,以達到理想水平。
(三)加強股權激勵制度的創新
目前股權激勵制度的單一和落后是我國企業的一個顯著特征,為此,該制度在具體落實的過程當中需要加以特別注意。在公司考慮如何執行股權激勵措施時,要在股權激勵模式上進行不斷地創新,擴大股權激勵的范圍,找到適合本公司激勵的力度,嚴格的要求行權條件,完善各種制度和監管機制,這樣才能夠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提供優質的條件。通常狀況下,對于上市公司發展而言只要進行股權激勵模式的不斷創新都是有價值的,都能夠極大地促進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結論
從目前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上市公司運用的是股權激勵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當下有不少的公司采取股權激勵措施,這種措施的讓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創建起良好的利益關系,促使公司經濟利潤得到顯著性的提升,同時減少了管理人員的短期行為,推動著上市公司得到更進一步地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榮典.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化,2018(11):155-156
[2]金娜.股權激勵歷史案例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