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娥
摘 要 小學年齡段的學生,正是感性思考的時候,對知識的認知往往基于是否有趣,而小學階段也恰恰是最具有可塑性的階段,一旦在這一階段學生愛上了某一學科或者某類知識,往往會成為其以后的專攻方向,在這一階段,教師的引導和教投方式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慣及偏好的養成。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得出一個結論——課堂提間的優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 課堂提問;思維能力;思維習慣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199-01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驗證學生學習效率,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課堂提問既能督促學生集中精力聽講,也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但是課堂提問的同時也有打擊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對課堂及課程產生厭惡,恐懼心理的弊病。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提個簡單的問題,結果學生沒有回答上來,往往老師會教訓學生不認真聽課,這就促使學生自尊和自信受到極大損害,長遠來說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教育還是要以鼓勵學生為主,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通過鼓勵以給他自信,而課堂提問便是這樣一個契機。
那么怎樣的課堂提問算是好的課堂提問,怎樣設計課堂提問才算合理?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好的課堂提問要有三個要點。
一是課堂提問要避免答案的唯一性。許多時候我們提問都是具有唯一答案的問題,對于數學等精密學科這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對于一些較為靈活的學科來說,答案的唯一性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的思考。之前有一個著名的教學案例:一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然后問底下的學生是什么,學生們有的說是月亮,有的說是大餅,有些說是井蓋…且不論是否有過這樣的實驗,還是只是人們杜撰出來的故事,光看這個事例帶來的啟示,便不難發現,對于學生來說這種問題能讓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學生們踴躍回答問題,爭相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老師引導思考,變成了學生自己的思維發散。也就是說這樣發散性的課堂問題能讓學生不知不覺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是課堂提問要讓問題立體化。以筆者教授的數學為例,數學是比較抽象的學科,一些枯燥的計算和問題很難讓學生產生學習和思考的欲望,但是如果把問題放進實際生活中來的話,問題就會具體化。最簡單的就是一年級學習加法,5+5=10可以轉化為你有五個蘋果,媽媽又給你買了五個,你現在有多少個蘋果?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是其他的課堂問題也大可設計成具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把解決數學間題轉化成解決生活問題會更有趣一些,也容易被理解一些,這是問題立體化的第一個層面。問題立體化的第二個層面就是讓間題展現出多維度,就像數學中有許多題目的解法不唯一一樣,許多問題實際上是可以多角度思考的。同一個課堂提問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好壞之分就在落腳點的不同,前文已經說過,小學階段的孩子可塑性極強,是思維成型的重要階段,如果一個多角度解決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技巧,那只能說達到了教學目的,卻未達到教育目的,算不得是一個好的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立體思考問題的同時讓他們形成立體思維習慣,這樣的提問設計才能讓學生長久受益。
三是課堂提問的設計要盡量避免讓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損。這一點不僅要在課前準備時候就考慮到,而且在課程當中要隨時注意。拋開課程本身的因素來看,相同的課程內容,有些老師的課堂氛圍活躍輕松而有些老師的課堂壓抑沉悶,主要是因為課堂提問的設計環節出現了問題,有些老師拋出一些較難的問題并不是故意為難,只是希望“嚴師出高徒”,其實這是逼迫學生思考,但是學生又無法解決,從而信心受挫,而有些老師課堂提問較為簡單,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了自信心,從而逐浙建立起對學科的熱愛,當然在這些簡單的問題中加入一些較為難的,學生不易解決的,能適度激發學生斗志,又能避免驕傲情緒蔓延。
基于以上觀點,我覺得課程問題的設計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好的課程問題給學生多角度的思考機會。思維定式是由于教育定式導致的,而教育定式很大程度上與課堂提問的生硬滯澀有關,有些學生一看題目是一個水塘放水就已經知道下文必然是一邊放水一邊注水,多久放空水塘?這說明了問題的定式間接影響了思維的定式,而好的課堂提問通過多角度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發散出去,即便沒能求得正確的答案,卻先預伏了好的思維習慣。
其次,好的課程問題讓學生從被動思考轉向主動思考。思考是一個人的內心狀態,作為教師或許能從學生的神情等等方面推測出學生是否認真聽講,是否在思考課程問題但是卻很難揣測這種思考來源于被動還是主動,主動思考和被動思考是很有區別的,主動思考對思維能力更有裨益,而且主動思考得到的結論更容易被記住。所以通過精心設計課堂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幫助。
最后,好的課程問題讓學生提升自信及自我認知度。這點其實是中國教育最為忽視的一點。無論是對成績好的學生盲目“卷顧”還是對成績差的學生盲目貶低和打擊都會影響他們對自我的正確認識。所以好的課程問題如上文第三點所述要避免學生自尊自信受損,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環節,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課堂環境,在這種輕松的課堂環境下學生自然容易發散自己的思維。
參考文獻:
[1]鄭慣煌.優化課堂提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6):83.
[2]馬惠燕.精心設問培養思維能力[J].新課程,2016(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