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麗
摘 要 小學是學生整個教育生涯的基礎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習慣,人格素質得以初步的形成,在整個學習及后期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在學校中既要擔任班級的管理者,又要負責本人任職課程的教學,可謂是身兼數職,那么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和教學之間的平衡就成為需要我們研究的重點課題,本文就此展開探討,希望為各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 班主任;班級管理;教學;平衡
中圖分類號:G635.1,C41,B0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204-01
隨著新課改在小學教育中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使得小學教育有了一個更科學的發展方向,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更要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班級是育人的場所,在這個工作環境中,班主任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將日常教學對班級管理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教學工作中滲透進日常的班級管理,并充分發揮其作用。
一、加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師生交流,建立師生和諧關系
作為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可行的意見或建議,然后在篩選后應用于教學管理。為了總結和歸納好的建議,我們必須反思自己在教學管理方面的缺點。此外,教師還應不時與班上的每個學生交談,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進行換位思考,切實感受學生的心理狀況,并給予他們盡可能多的幫助,使學生體會到班級的溫暖和老師的關懷。如班上一些留守兒童,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與其為伴,父母在他鄉打工賺錢,這些學生心中對于父母的印象比較模糊,也由此產生了心理上的自卑感。班主任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學習上遇有困難時要積極給予幫助;要經常到家中進行家訪,了解這些學生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他們從心理上體會到老師的關心與班級的溫暖。
(二)因材施教,關愛每一個學生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法和步驟。根據國家規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根據校本教學的核心內容,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健全的教學內容體系,嚴格按照要求和規定制定教學內容。并評估學生的教學效果,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整體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評價學生的標準
在小學管理體制中,為了不斷加強和優化管理體制,學校必須努力提高評價學生的標準,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我們才能擺脫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也應該改變觀念,提高專業素質,運用更靈活的方法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的知識,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學生在課堂上也要轉變自身對老師的刻板看法,主動與老師交流,在課堂上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接受教育,“主動型”學習,帶來的改變是“被動型”不能給予的,成績上的突飛猛進是表面,內在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二、將班級管理與教學工作進行融合的舉措
(一)充分發揮日常教學的引導作用
日常文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身素養,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知到文化的魅力,受到文化的熏陶,文化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對文化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意義。這里就要分析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被動的學習,毫無樂趣可言,雖然學習成績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在文化素養方面的差距確實巨大的,對于班級文化氛圍的養成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從而也就不利于班級的管理。因而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還要適當的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擴展,無論是做課外活動或者參加社會實踐,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約束意識,從而在無形中促進了班級的管理。
(二)對班級學生實行分組教學和分組管理
小學生的基礎不同,對課程的理解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以用分組的方式分別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從而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小組也有益于班級的管理,將班級這個大圈子化為小的小組來管理,并設立學習小組的小組長職位,更為方便也更有效率。其益處在:一是小組教學和小組管理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并在交流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從而促進小組與小組之間和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二是小組學習和小組管理是對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培養,采用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學就一定有小組之間的評比,小組之間的成員需要有集體榮譽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才能讓自己的小組具有一定的道德素養水平,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提高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日常班級管理時,一定要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這樣不但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還可以有效提高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工作質量,從而實現班級管理與教學工作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