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日語位相語研究是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主要有由職業、社會階層差異產生的集團語,地域差異產生的方言及性別年齡差異產生的男性語、女性語和老、少語等等。日語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男女用語差異最為顯著的一種語言,女性用語從古至今的歷史淵源也頗為深厚。本文對江戶時代“游里語”進行具體分析,從位相語的視角探究特定時期游女的語言特點與其逐漸成為普通民眾所使用現代語的趨勢。
1 位相的概念
“位相”亦稱相、相位,原本是指物理上的術語。最早將這一物理概念引入到語言研究中的是日本學者菊澤季生(1900),他在著作《國語位相論》中提到“水在固體的狀態下被稱為冰,氣體的狀態下被叫做水蒸氣,這種相同物質狀態的差異被物理學家命名為位相差。而語言也會因為社會階層的不同產生一定區別,國語學者必須研究每個位相,這是非常重要的。” 關于位相,常見的分類法將其分為以下三大類:
(1)社會方面(根據性別、年齡、身份、職業、社會集團等)
(2)樣式風格方面(根據文體、語言傳達方式、口頭及書面語、說話場合與對象的差異)
(3)心理方面(根據避諱、美化、同伴意識、對人意識等心理條件)
現代日語中比較常見的位相語分布在第一類社會因素中,集團語便是從特定的社會團體或特定的專業領域中誕生的,同一集團內部的人,經常會使用一些集團外部的人聽不懂的詞匯。這又細分成不同的職業語和階層語,封建時代階層等級森嚴,人被分成三六九等,不同階層使用的語言有所不同,如武家詞、女房詞等。而職業語多指在職場或與同行使用的行業專業術語,像本文提到的“游里語”便是其中一種,具有顯著的位相特征,具體表現在發音、語法和詞匯方面,尤其是語法方面尤為突出。
2 游里語的成立及特征
江戶時代女性語主要有兩大種類,一是傳承而來的“女房詞”,以原本室町時代的“女房詞”作為范本形成了公卿、武士家族及富裕階層家庭中年輕女性的語言規范,并逐漸向一般大眾推廣,普及,呈現階層自上而下的發展趨勢。二是以游女為中心,可以用位相中職業集團來解釋的極具行業特色的語言,即游郭這一特定場所使用的“游里語”,也叫“里語”或者“郭詞”。
根據資料記載,延寶初年(1673)時日本的游郭總數就達到近二十五萬所,其中京都的鳥原、大坂的新町及江戶的吉原作為公認的三所游郭,名氣旺盛。18世紀末在這些游廓工作的游女達到6000人,她們使用的游里語也由此向全國傳播。雖然同樣是游里語,由于不同游廓所在地域、時代的差異,及為貼近當地人生活等原因,相互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總的來說,游廓這一風月場所的性質不變,在此基礎上,不論游女們多么美麗優雅,知識淵博,都無法擺脫其身份桎梏,作為被消費的對象始終處于從屬地位。因此,在與客人進行對話時必須保持著高度尊敬,待客用語方面需保持禮貌及謙恭。其用語逐漸形成了特殊的“待遇表達”,這種“待遇意識”反映到語言上形成了待遇表現,其核心為敬語表達。
以下將游里語的特征分為詞匯、人稱代詞及文末表現等幾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2.1 詞匯
從游廓——花街柳巷這種特殊的風俗環境影響形成的行業術語,也叫隱語。通常是指接客時不便在客人面前直言,或為了讓客人聽不懂游女之間心照不宣、描述隱晦的事物時所使用的詞匯。其中不乏有現代日語中仍在使用,但其語意卻與游里語誕生時的語義不盡相同的詞匯,如「やぼ=外行人,指初來游廓新人,現在多指不懂人情世故、傻氣的人。其他一些伴隨游廓風俗習慣,游女品階等級產生的詞也有很多,如“花魁道中”、太夫·格子·晝三·新造(女郎)等等。
表1遊郭言葉の分類
種類 遊郭言葉 漢 字 語意
1 名詞 やぼ 野暮 遊里の事情に通じない
けいせいみょうが 傾城冥加 遊女の誓いの言葉「どんなことがあっても」の意
2 動詞 あげる 挙、上、揚げる (座席へ呼び寄せる)
行カシャンス 行く+さしゃる 「お行きになる」という意味。
3 代名詞 わっち 「私」の意、遊女の用語、自稱
2.2 人稱代詞
『柳巷訛言』(1786)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游女與客人的對話:
女郎「わっち(わたし)はいっそ侍になりとうありいす」
客? 「きつい合せようさ」
其中能看出游女自稱「わっち」,當時「おいら」也被頻繁使用。第二人稱主要的接受者是客人,用「ぬし」漢字寫作“主”來稱呼對方。最早「ぬし」在作為人稱代名詞出現時也表示對對方的敬意,只是尊敬程度并非那么高,大多用于同輩及以下的對象上,到了近世游女這樣稱呼所侍奉的客人,不僅表達了尊敬和從屬關系,也包含了對客人的親愛之意。還有一些體現細節的地方,比如上流階層的第二人稱中有「おぬし」這一代詞,而游里語沒有加上接頭詞「お」,根據語言學家菊澤季生所說,這是因為在游廓招待客人不分貴賤,一視同仁,游女們都會使用體現女性溫柔恭謙曖昧的女性用語。
2.3 文末表現
上面提到游里語具有高度的待遇意識,核心表現在文末的敬語形式,「ありんす、ござんす、おざんす、ざんす」等對現代日語的影響最大,明治初期確立下來,現在依然經常使用的禮貌體「です、ます」 都是由“遊里語”演變而來的,江戶新吉原也被稱為ありんす國。如下例:
新造「たしか芋に油揚でござりィすョ」? ? ? ? ?(『錦之裏』一六67)
「これ一つ気の毒であんす」? ? ? (『軽口露がはなし』ー五·15)
「ございます」相當于「おざいます·おざりんす·おす」等,ござんす是游女們最初開始使用的,在17世紀末左右被認為是時髦的語言流傳到一般年輕女性中,后期普及到男性,是一種常用敬語形式。前面加上「で」變成了「でござんす」,后來演變成了「であんす」,最后更加簡略只取頭尾兩個假名「です」,它原本就表達了輕微的禮貌,程度不及でござんす,在近世中期游里語中充當文末終止形的功能,由于「です」相對簡潔,對話時使用方便并蘊含著對聽話人尊敬的含義,在明治之后逐漸發展到現在的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游里語中擁有象征意義的「ありんす」,它是「あります」的變音,通過觀察我們得知游女使用撥音「ん」的頻率極高,形成了游里語獨特的語言風格。原因可能是游女們來自不同地方,各地方言口音甚至敬語使用都是大不相同的,在同一個場所必須創造出一種平均化的語言系統,這也是語言中蘊含的社會屬性發生了作用。此后,很多游女出身的女性在明治時期成為政府高官的妻子,語言通過這些人的交際范圍內交友、育兒甚至孩子長大后外出時使用而廣為流傳,游里語因此進入上層社會,以一個自下而上的趨勢對后來的現代日語、日本女性語的發展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3 結語
社會的復雜性隨之產生特有的語言現象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相同事物由于其位相的不同形成差異,所處時代、集團、方向不同誕生出一個個不同的語言領域。雖然游里語的研究在國內并不盛行,稱之具有“庸俗之美”,但其確實創造了一個有獨特風趣、光鮮明媚的女性世界,在日語歷史上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并且對日本現代語、女性用語的深刻影響也是不能被忽視的。
(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