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暉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了“新時代”一詞。在之后的教育發展中,各大高校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紛紛結合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來制定出相應的人才培養方針。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強化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各高校輔導員必須正確認知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以此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進而完成新時代教育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政工作關系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問題,要堅持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隨著國家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標準也在逐漸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大學生面臨著更多的改變以及沖擊,而為了堅定學生的信念,鼓舞學生為推動國家現代化進程而不斷奮斗,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并努力開拓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
1.1并未正確認知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新時代的大學生處于更加龐雜繁復的信息環境中,因此能夠同時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個角落以及社會各種層次的訊息,進而呈現出多元化的思想活動特征。此外,由于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也較為重視子女的個性發展,因此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喜好傾向都各不相同,且相互之間較為獨立。而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大學生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思想特征給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帶來了更大的阻礙。此外,大部分高校都更為專注自身的教研教育成果,因此把大量的資源都投入到傳授文化知識或者提升體育、美育素養的教學活動當中去,而忽略了思政德育教育的同步發展。在這種畸形的教育系統中,思政工作機制也存在著較多的漏洞,并影響著整個教育工作的教學成效。
1.2輔導員自身思政教育素養不過關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組織者與引導者,因此輔導員自身的思政素養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思政教育的最終成效。在高校教育階段,輔導員需要有效開展心理輔導、職業規劃、黨組織教育以及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需要以輔導員極強的專業素養來作為支撐。此外,高校輔導員還需要同時掌握各種領域的不同專業知識,比如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等,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然而當前的許多高校輔導員并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他們本身的教育管理工作壓力較大,因此在崗期間并未擁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學習,進而直接導致了高校輔導員知識結構單一,思政教學能力弱的狀況。
此外,大部分高校輔導員已經經歷了較長的工作時間,他們的思想仍然受到傳統的應試性教學思想的禁錮,認為講解式的教學才是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的有效途徑。但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符合學生能力發展的需求。另外,高校輔導員過去所認知的一些思政教學理論已經與社會現實相脫節,不能達到實用需求。最后,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手段在教育教學領域內的應用范圍也越發廣闊,但許多高校輔導員并沒有合理引入網絡平臺的教學力量,因此無法及時轉變自身思維,從而與學生的思想狀態產生較大的差距,不能順利推進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
1.3學生思政意識較為薄弱
受到成長環境、教育背景、個性喜好等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大學生都并未正確認知到思政學習的重要意義,甚至于對課程活動的開展產生較為強烈的抵觸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引導下,許多大學生直接將思政課程邊緣化,常常翹課、缺課,而即使步入教室也不認真聽講,只是各自活動。在思政課程上看小說、玩手機、睡覺的大學生比比皆是。而對于教師所布置的思政學習任務,學生更是草草了事,應付為上。
此外,大量的大學生對于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感到十分迷惘。他們無法在大學期間順利構想出自己今后的發展目標。雖然當下的大學生入黨情況較為良好,但大多具有較強的功利性。有些是為了進入國家體制的需求,有些則是為了更順暢地推進校內管理,或者在同學之間樹立威信。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僅僅是為了獲得“黨員”的身份,卻對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一無所知。而這也給高校思政工作的推進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2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2.1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
要想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首先認知到思政教學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多種渠道來促進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為此,高校輔導員必須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并將十九大報告中的理論內涵提煉出來,合理融入進自己的思政教育方案之中。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圍繞著中國社會主義核心理念的構建來進行,并配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在思政課堂上,高校輔導員需要讓學生認知到“中國夢”的重要內涵,并鼓勵學生暢談自己應如何實現中國夢。
比如舉辦以《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中國夢》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學生會紛紛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來進行講述。有些學生會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將自己的熱情與活力投入到現代化建設當中去。”有些學生則會談到:“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同時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這種演講形式的教學活動能夠打破以往沉悶的思政教學氛圍,并充分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思政課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思政感悟。
高校輔導員必須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己的思政教育觀念,并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比如在進行法律常識的學習時,輔導員可以鼓勵學生結合社會實際來進行法律情景劇的編排。
例如,一男一女扮演在網絡上熱戀多時的小情侶,等到見面的那一天,男方在吃飯時接了一個電話,離開了幾分鐘。而等到他回到包廂,女生已經拿著他的包不見蹤影。在同學們表演完畢之后,輔導員就可以進行法律常識的普及,告知學生應該如何辨別網絡上的誘惑。這種課程開展形式既新鮮有趣,又生動活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政學習參與度,從而強化思政教學成效。
2.2提升輔導員自身素養
在崗期間,高校輔導員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來進行思政思想的學習,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覺悟,以通過自身的日常言行來熏陶以及感染學生,在學生之間樹立起威信,從而更加利于思政工作的有效推進。高校輔導員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以及實踐技能,正確認知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來制定出相應的思政教學方案,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而在社會變革的進程中,輔導員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及時了解最新的思政教育思想以及教學模式,全面把控學生的認知與喜好,以不與社會脫軌。
在新時代,大學生的個性突出,主體意識強烈,情感需求層次較高。高校輔導員需要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溝通與引導方式,以順利構建出師生交互的渠道。此外,高校輔導員還需要以平等、真誠的態度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及時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轉變思政教學方式。
2.3開展多樣化的思政實踐活動
優秀的思政課程教學應是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的統一體。高校輔導員需要在完成理論知識的基礎教學之后結合學生的喜好以及實際需求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政實踐活動。
比如在課堂時間內播放《建國大業》、《紅海行動》、《十月圍城》等愛國主題的電影,以喚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愛國主義熱情。比如帶領學生走入當地養老院內充當為期一天的志愿者,以讓學生為社會公共服務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激發出學生尊老盡孝的意識。比如鼓勵學生走上街頭,進行一次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社會公德調查,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我國人民的基本素養,并強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這些豐富多彩的思政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思政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思政工作的順利推進。
3 結語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系統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校方以及高校輔導員都必須正確認知到思政教學的重要意義,并不斷探索出更為豐富多元的教學手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進行思政教學活動,進而提升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政意識,并強化思政工作成效。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