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兒 王海霞 陳希爾 陳 玲
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ACOS)是一類具有慢性氣道疾病癥狀同時具備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特征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滿意的治療方案,以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支氣管擴張劑為基礎的治療方案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長期應用存在依從性差、不良反應多等缺點。ACOS 歸屬中醫“哮病”“喘癥”“肺脹”等范疇,其證型構成復雜多樣,其中痰熱壅肺型占比達21%[1]。本研究組應用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聯合信必可都保治療痰熱壅肺型ACOS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8 月—2018 年2 月期間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寧波中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ACOS 患者100 例,中醫辨證屬痰熱壅肺型,根據隨機數字表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后期各脫落2 例,兩組最終各納入48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Louie 等[2]提出的診斷標準,同時符合主要標準和次要標準:(1)主要標準:①同一個患者被診斷為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②有變態反應的證據或病史:如干草熱或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③年齡≥40 歲;④吸煙史(吸煙指數)>10 包年;⑤支氣管擴張劑使用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80%且FEV1/用力肺活量(FVC)<70%;(2)次要標準: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 增加≥15%,或者≥12%且絕對值增加≥200mL,并排除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1.2.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支氣管哮喘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6 版)》中痰熱壅肺證的辨證標準[3]:主證為喘促,氣急,氣短,胸悶,咳嗽,痰黃,痰黏稠,舌質紅,舌苔黃或膩,脈數或滑;次證為痰多,咯痰不爽,喉中痰鳴,張口抬肩,不能平臥,遇刺激性氣味則喘,發熱,口渴,大便秘結,脈弦。
1.3 納入標準 (1)均符合中西醫診斷;(2)年齡45~75 歲;(3)病程5~20 年;(4)能嚴格遵守醫囑。
1.4 排除標準 (1)年齡<45 歲或>75 歲;(2)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3)伴有肺結核、呼吸系統腫瘤疾病的患者;(4)需服用本研究以外的藥物;(5)不能耐受本研究中相關藥物;(6)3 個月內接受過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相關治療;(7)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信必可都保(阿斯利康公司,規格:320μg·9.0μg-1·吸-1,批號H20160447),1次1 吸,1 天2 次,療程8 周。觀察組基礎方案同對照組,另加入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治療,組方:炙麻黃、杏仁各10g,生甘草6g,枳殼15g,三葉青、廣地龍各10g,黃芩15g,桑白皮、羊乳各20g,蘇子15g,白芥子10g,萊菔子20g。制備方法:上述十二味中草藥單劑總量161g 加入250mL 純化水中浸泡30min,文火煮沸20min,留取藥汁分裝入袋,每袋劑量100mL。服藥方法:50mL/次,1 天2 次,餐后30min 服用,療程8周。
1.6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8 周后檢測以下指標:(1)癥狀改善指標: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病癥狀評分[4](CAT 評分)及哮喘癥狀評分[5](ACT 評分)進行相對量化的癥狀評價,并記錄分值;(2)活動耐力指標:測定6min 平均步行距離并記錄;(3)肺功能指標:使用肺功能檢測儀(德國,JAEGER 公司,Master-Screen-Body/Diff)檢測用力FVC、FEV1 以及殘總比(RV/VTC),并記錄數值;(4)血清炎癥相關標記物:使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中國,邁瑞公司,BC-2600)檢測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百分比;采用特定蛋白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IMMAGE800)測定血清IgE;采用化學發光分析儀(德國,西門子,DPC2000)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白介素-6(IL-6),以上標本均為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的外周肘靜脈血。
1.7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 統計軟件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數(%)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均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ACOS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48 例中男27 例,女21 例;年齡45~74 歲,平均(52.82±11.26)歲;病程6~15 年,平均(8.60±1.24)年。觀察組48 例中男30 例,女18 例;年齡46~72 歲,平均(55.28±9.43)歲;病程5~18 年,平均(9.51±1.8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ACOS 患者治療前后癥狀改善及活動耐力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AT、ACT 評分及6min 平均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CAT 評分均降低,ACT評分均升高,6min 平均步行距離均增加,且觀察組指標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痰熱壅肺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CAT、ACT 評分及6min 平均步行距離比較(分)

表1 兩組痰熱壅肺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CAT、ACT 評分及6min 平均步行距離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CAT評分:慢性阻塞性肺病癥狀評分;ACT 評分:哮喘癥狀評分;對照組:給予信必可都保治療;觀察組:給予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信必可都保治療
組別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例數48 CAT 評分ACT 評分6min 平均步行距離(m)26.21±4.28 20.46±3.88*10.58±4.42 16.38±2.39*144.61±0.72 285.17±31.26*48 25.38±3.58 15.52±3.22*△11.25±4.66 22.51±2.13*△152.35±0.54 365.22±44.92*△
2.3 兩組ACOS 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VC、FEV1、RV/VTC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FVC、FEV1 均升高,RV/VTC 均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指標改善更明顯,見表2。
表2 兩組痰熱壅肺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L)

表2 兩組痰熱壅肺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RV/VTC:殘總比;對照組:給予信必可都保治療;觀察組:給予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信必可都保治療
組別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例數48 FVC FEV1 RV/VTC(%)1.32±0.26 1.66±0.48*1.01±0.17 1.29±0.21*151.39±8.96 131.23±12.55*48 1.28±0.21 1.97±0.44*△1.09±0.14 1.58±0.17*△148.52±10.13 115.81±11.47*△
2.4 兩組ACOS 患者血清炎癥相關標記物比較 治療前,兩組外周血EOS 比例、血清IgE 及IL-6 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后,兩組EOS 比例、血清IgE 及IL-6 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ACOS 是一種由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白介素等炎癥介質共同參與的氣道炎癥性疾病,多采取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措施[6]。ACOS 的中醫證型以痰熱壅肺型較多[1],治療以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為原則。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由炙麻黃、杏仁、生甘草、紫蘇子、萊菔子、白芥子、炒枳殼、廣地龍、桑白皮、黃芩、三葉青、羊乳組成,全方具有清熱宣肺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的功效。動物實驗證實,該合劑具有調節免疫細胞因子,抑制氣道嗜酸粒細胞聚集,減少黏液分泌和減輕氣道高反應性,改善氣道炎癥的作用[7-9]。本研究發現,兩組患者呼吸道癥狀均較治療前改善,其中CAT 評分均降低、ACT 評分均升高,觀察組呼吸道癥狀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6min 平均步行距離均較治療前增加,觀察組活動耐力較對照組顯著增強;兩組患者FVC、FEV1 較治療前增加、RV/VTC 較前減低,觀察組改善更明顯(P<0.05)。結果提示上述方案可顯著緩解ACOS 患者呼吸道癥狀,提高活動耐力,改善肺通氣功能。
表3 兩組痰熱壅肺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表3 兩組痰熱壅肺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EOS: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IgE:免疫球蛋白E;IL-6:白介素-6;對照組:給予信必可都保治療;觀察組:給予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信必可都保治療
組別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例數48 EOS(%)IgE(U/mL)IL-6(pg/mL)12.58±3.66 8.64±2.13*356.28±69.31 246.87±59.43*13.57±4.84 10.62±2.46*48 12.49±3.37 6.24±2.21*△364.25±70.38 182.94±55.48*△13.95±4.36 8.23±2.52*△
目前關于ACOS 診斷及療效評估尚缺乏特定的生物標記物,已有研究證實ACOS 患者可產生與COPD 及哮喘不完全相同的全身炎癥反應。研究顯示,外周血EOS、血清IgE 及IL-6 水平升高均與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的發生密切相關,聯合檢測相關生物標記物可能有助于提示ACOS 診斷及評估療效[10-12]。本研究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前外周血EOS、血清IgE 以及IL-6 水平均明顯升高,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一致,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外周血EOS 比例、血清IgE 及IL-6 水平較對照組均顯著降低,提示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聯合信必可都保方案可能通過抑制血嗜酸性粒細胞,降低血清IgE 及IL-6 等水平發揮綜合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劑聯合信必可都保方案可提高痰熱壅肺型ACOS 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減輕呼吸道癥狀、提高活動耐力、改善肺功能和調節血清炎癥因子,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應用。本研究尚有一定不足,因隨訪時間較短,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