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娟 丁彩飛 陳曉菲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MP)是一種子宮內膜良性組織結節疾病[1]。臨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EMP 患病率為7.8%~34.9%,而惡變率為0~12.9%,且與年齡呈顯著正相關,嚴重影響女性健康[2-3]。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摘除為首選治療手段[4]。臨床研究發現,43%的EMP 患者出現術后復發[5]。近年來,筆者應用桃紅四物湯聯合地屈孕酮片防治宮腔鏡下EMP 摘除術后復發,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6 月—2016 年6 月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生殖科住院治療的EMP 患者225例,均符合《婦科內鏡學》和《婦產科病理學》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6]。年齡24~45 歲,平均(33.48±12.30)歲,病程<5 年,采用SAS 程序隨機分為觀察1組、觀察2 組與對照組各75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入選標準[7](1)年齡24~45 歲;(2)符合宮腔鏡檢查指征及手術適應證;(3)經宮腔鏡診斷確診為EMP 者;(4)宮腔鏡術后病理診斷證實為EMP;(5)凝血功能正常者;(6)隨訪時間>24 個月。
1.3 排除標準[8](1)合并有嚴重全身疾病或合并精神障礙者;(2)具有手術禁忌證者;(3)子宮內膜活檢有惡性病變的患者;(4)治療期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5)術前6 個月接受過激素等藥物治療者。
2.1 治療方法 (1)對照組單純宮腔鏡手術治療;采用德國WOLF 宮腔鏡,冷光源和自動液體膨宮器,用0.9%氯化鈉作為膨宮介質,最大膨宮壓力為13~15kPa,電切割功率60~100W。排除手術禁忌,選月經周期第7~11 天手術。常規外陰陰道消毒,靜脈全麻麻醉,依次擴張宮口至7.0~8.0cm,經宮腔鏡觀察子宮內膜變化,并對可疑部位進行活檢。并行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記錄息肉的大小、數目,并送病理檢查,術后給予抗生素3 天預防感染[9]。(2)觀察1 組給予宮腔鏡手術治療+地屈孕酮片(規格:10mg/片,荷蘭Abbott Biologicals,批號357131)于月經周期的第14~25 天,每天口服地屈孕酮1 片,連續服用3 個月;(2)觀察2 組在觀察1 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桃紅四物湯[10]:桃仁10g,炒川芎、當歸各12g,熟地黃10g,益母草15g,紅花6g,香附、川牛膝各10g,炒赤芍12g,瘀血阻滯腹痛甚者加丹參15g、元胡10g;經血色紫黯夾塊者加蒲黃15g、五靈脂10g、三七粉3g、海螵蛸10g;崩下不止去當歸、川芎、牛膝加太子參10g、黃芪15g、藕節炭15g、地榆炭10g、仙鶴草15g;白帶色黃者加黃芩10g、黃連10g、黃柏6g、旱連草15g;肝郁氣滯脅痛者加炒青皮10g、柴胡6g、炒白芍15g、炒枳殼9g。每天1 劑,水煎分2 次服(飯后30min 溫服),10 天為1 個療程,服藥3 個療程后停藥。
2.2 觀察指標 術前和術后6、12、24 個月的月經周期第5~7 天行B 超檢查顯示子宮內膜異?;芈?,并測量子宮內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T),宮腔鏡下取樣復查,病理確診為EMP 者,考慮EMP 術后復發,并比較子宮內膜息肉復發率(recurrence rate of endometrial polyps,RROEP)。每個月監測肝、腎功能并關注不良反應。
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均數兩兩比較采用LSD 法,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
3.2 三組患者術后24 個月EMP 復發率比較 術后24 個月,觀察1 組和觀察2 組患者EMP 復發率[5.3(4/75)、1.3%(1/75)]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13.3%(10/75),P<0.05];觀察2 組復發率明顯低于觀察1 組(P<0.05)。
表1 三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一般資料比較(x±s)
3.3 三組患者宮腔鏡術后ET 比較 三組EMP 患者術前ET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均>0.05);三組術后ET 均較術前顯著變薄(P 均<0.01)。觀察1 組和觀察2 組術后12、24 個月子宮內膜厚度均較對照組變?。≒ 均<0.01)。觀察1 組術后12、24 個月ET 與觀察2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1),見表2。
表2 三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宮腔鏡術后ET 比較(mm,x±s)
3.4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三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EMP 是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局限性增生,呈蒂狀向子宮腔內突起[11]。EMP 的治療以宮腔鏡為首選方法,但臨床上仍有不少研究報道宮腔鏡EMP 摘除術后EMP 復發,如何解決宮腔鏡術后復發問題一直是臨床醫師探索的關鍵。
地屈孕酮是一種黃體酮的立體異構體,具有內源性孕酮的生物學活性及臨床特征,通過誘導淋巴細胞生成孕酮誘導阻滯因子(progeste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PIBF 通過細胞和體液免疫系統等多個方面,抑制花生四烯酸釋放。文獻報道,地屈孕酮在免疫耐受中起著關鍵性的協調作用,抑制EMP 的形成和發展[12-13]。本研究顯示,地屈孕酮片可顯著使EMP 患者宮腔鏡術后ET 變薄,并且降低RROEP,且術后12、24 個月EMP 患者宮腔鏡手術聯合口服地屈孕酮片較單純宮腔鏡手術ET 明顯變薄,可明顯抑制子宮內膜增厚。
中醫無明確與EMP 相對應病名,大多數醫家將EMP 歸為“月經病”“不孕”及“崩漏”等范疇[14]。治療宜通絡化瘀、溫經散寒。桃紅四物湯中桃仁、紅花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為君藥;熟地、當歸具有滋陰補肝、養血調經的作用;方中芍藥為血中血藥,具有養血和補血之功效;而川芎為血中氣藥,具有調暢氣血作用,兩者配伍動靜結合,陰陽互化,此四者為臣。全方補血養血和血,化瘀生新。賀冰等[15]采用桃紅四物湯治療EMP 宮腔鏡術后,可明顯減少復發率。本研究顯示,桃紅四物湯聯合地屈孕酮組可明顯較地屈孕酮組減少EMP 宮腔鏡術后復發率,且術后12、24個月桃紅四物湯聯合地屈孕酮組ET 明顯較地屈孕酮片組薄,提示桃紅四物湯可明顯改善EMP 宮腔鏡術后ET 及復發率。
綜上所述,桃紅四物湯聯合地屈孕酮片可顯著改善EMP 患者宮腔鏡術后ET 及復發率,且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