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楊永鋒,王歡,馬思田,范小璇,趙曉平,萬力源,秦曉雅
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之一[1-2],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等特點[3];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及抗凝藥物的廣泛使用,CSDH發病率及復發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4]。開顱血腫清除術及鉆孔引流術是臨床治療CSDH的主要手術方式,但術后復發風險較高、術后復發相關因素尚存在爭議且目前關于CSDH術后復發防治方法的研究報道較少見。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旨在探討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為臨床制定CSDH復發防治方案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1月—2019年3月在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外科行鉆孔引流術的CSDH患者165例,均經顱腦CT或 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術后接受并完成隨訪。排除標準:(1)于外院行手術治療后轉入本院者;(2)行開顱血腫清除術者;(3)術中、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或死亡者。術后復發判斷標準:術后隨訪3個月內原血腫部位再發血腫,并伴有神經系統癥狀或體征[5]。本研究經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查閱并記錄所有患者一般資料、既往史及口服抗凝藥物使用情況、血腫特征、術后治療方案,其中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業、吸煙及飲酒情況;既往史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腦萎縮病史及創傷史;血腫特征包括血腫部位、血腫密度及血腫量;術后治療方案包括常規治療(包括止血、抗感染、營養神經、支持治療)、口服中藥治療(補陽還五湯隨癥加減)、阿托伐他汀鈣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復發情況 165例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3個月內復發20例,復發率為12.1%。
2.2 一般資料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 不同性別、年齡及是否吸煙、飲酒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業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例)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recurrence in postoperative CSDH patients treated by borehole drainage
2.3 既往史及口服抗凝藥物使用情況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 有無高血壓、冠心病病史及創傷史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無糖尿病、腦梗死、腦萎縮病史及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藥物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既往史及口服抗凝藥物使用情況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例)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 medical history,usage of oral anticoagulants and recurrence in postoperative CSDH patients treated by borehole drainage
2.4 血腫特征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 不同血腫部位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血腫密度、血腫量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血腫特征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例)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hematoma and recurrence in postoperative CSDH patients treated by borehole drainage
2.5 術后治療方案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術后是否進行常規治療、阿托伐他汀鈣治療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是否口服中藥治療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目前,多數學者研究認為,創傷、腦萎縮、腦血管硬化可導致CSDH發生風險升高,橋靜脈牽拉、撕裂,靜脈竇、蛛網膜顆粒或硬膜下積液、出血是導致CSDH的直接原因,而血腫擴大與腦萎縮、靜脈張力增高、顱內壓降低及凝血機制障礙等密切相關;由于腦萎縮、腦血管硬化及凝血機制障礙等多與心腦血管病變有關,因此這可能是CSDH好發于中老年人的主要原因。此外,中老年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常需長期使用抗凝藥物治療,進一步導致CSDH發生風險及復發風險升高[6]。
YAMAMOTO等[7]研究認為,糖尿病可引起毛細血管病變、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并加速側支循環的建立,繼而導致血腫膜上血管滲出增加及CSDH復發風險升高[6];本研究結果顯示,有無糖尿病病史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提示糖尿病病史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有關。OKANO等[8]研究發現,有腦梗死病史的患者由于平衡感及運動功能較差,易發生跌倒而造成頭部創傷,因此CSDH術后復發風險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有無腦梗死病史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提示腦梗死病史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有關,筆者分析認為,除上述原因外,有腦梗死病史者需長期口服抗凝藥物,也可導致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風險升高。研究表明,腦萎縮可導致硬膜下腔擴大,受外力作用后易牽拉、撕裂橋靜脈并引起出血或硬膜下積液,進而演變為血腫[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有無腦萎縮病史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提示腦萎縮病史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有關。KOTWICA 等[11]研究表明,使用抗凝藥物可導致CSDH發生風險升高42.5倍,且患者住院時間明顯延長;本研究結果顯示,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藥物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提示使用口服抗凝藥物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有關,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12]。

表4 術后治療方案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關系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operative therapeutic schemes and recurrence in postoperative CSDH patients treated by borehole drainage
OISHI等[13]研究結果顯示,CT表現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混雜密度、分層的CSDH患者術后復發率分別為17.2%、2.3%、0、6.5% 、12.5%,提示血腫密度與CSDH患者術后復發有關,分析其原因如下:CT表現為高密度或混雜密度的CSDH提示血腫未完全液化,術后易阻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暢,而殘留血腫會導致硬膜與腦組織間隙增大并牽拉、撕裂橋靜脈而引起再次出血等。有研究表明,初發血腫直徑>140 mm時腦組織受壓嚴重、腦順應性下降并導致腦復張困難,進而造成硬膜下腔擴大及CSDH復發風險升高[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血腫密度、血腫量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提示血腫密度、血腫量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有關,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筆者分析認為,CT表現為高密度或混雜密度的CSDH多形成時間較短,局部不成熟新生血管較多,血管內皮細胞間隙較寬、通透性較高,易導致血液不斷滲入血腫腔內,最終導致CSDH術后復發,因此,對于CT表現為高密度或混雜密度且無明顯臨床癥狀、無腦疝形成的CSDH患者可考慮待血腫機化行擇期手術,并口服阿托伐他汀鈣以促進新生血管成熟,而對于CT表現為高密度或混雜密度且伴有明顯的早期癥狀或腦疝形成的CSDH,應盡早行開顱血腫清除術以盡量剝離血腫并清除新生血管[16]。
目前,關于阿托伐他汀鈣防治CSDH及其復發的研究報道較多,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未形成定論: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鈣具有抗氧化、抑制自由基、調節血脂、穩定甚至是消除斑塊等作用[17-18];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鈣可通過激活Notch1通路、Akt 通路及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而增加外周血內皮祖細胞數量,提高外周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進而促進血管生成并形成具有功能的血管[19-20]。此外,VAN MEIR等[21]研究發現,小劑量阿托伐他汀鈣還具有抑制炎性因子表達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是否進行常規治療、阿托伐他汀鈣治療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筆者分析認為:(1)腦血管病變可引起CSDH患者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滲出增加,但由于CSDH患者側支循環尚不成熟、新生血管尚未形成,因此易導致CSDH術后復發風險升高,而阿托伐他汀鈣主要在伴有腦血管病變的患者中應用效果良好,其原因可能與阿托伐他汀鈣能促進新生血管成熟、抑制局部炎性反應、減少血管滲出等有關[22],因此,阿托伐他汀鈣減少CSDH術后復發的主要作用機制可能與其防治腦血管基礎病變有關;(2)術后是否口服中藥治療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無統計學差異,其原因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關,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鈣主要通過抑制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及肝臟膽固醇合成而降低血漿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23],且除調節血脂作用外,其還具有改善心肌細胞功能、穩定斑塊、抑制炎癥、減輕心肌損傷、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血栓形成等非調脂作用,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24-25]。目前,雖無有效證據支持心腦血管疾病與CSDH的發生及復發直接相關,但由于阿托伐他汀鈣主要在伴有心腦血管病變的CSDH患者中應用效果良好,因此阿托伐他汀鈣促進CSDH吸收及降低CSDH術后復發等作用最終可能歸結為其可有效改善心腦血管基礎病變[26]。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不同職業(農民與非農民)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存在差異,而有無創傷史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率間無統計學差異,這與既往研究認為的農民等體力勞動者創傷發生風險較高且CSDH術后復發風險較高的觀點不一致,推測其原因與農民等體力勞動者可能存在較多的基礎疾病,但受經濟、醫療條件制約而不能及時得到治療或治療后常不能按醫囑用藥,心腦血管損傷程度較重有關。
綜上所述,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3個月內復發率為12.1%;職業,糖尿病、腦梗死、腦萎縮病史,口服抗凝藥物使用情況,血腫密度及血腫量,術后常規治療及阿托伐他汀鈣治療是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但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且樣本量較小、存在一定混雜偏倚,因此尚不能明確上述因素與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具體關系,而CSDH患者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等仍有待聯合多中心、擴大樣本量、制定規范的CSDH治療流程、納入臨床資料更加準確且完整的病例等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