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瑪琍,郭清
21世紀以來,我國健康管理行業在政府、學界及業界的支持和推動下取得長足進展。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更是意味著保障人民健康已上升至國家戰略,我國衛生健康工作重心也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可見健康管理重要性日趨凸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已位居疾病死亡構成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而提高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等)檢出率對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1]。健康體檢作為健康管理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疾病篩查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本研究聚焦我國健康體檢行業需求,分析了健康體檢機構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以為健康體檢機構健康管理從業人員準入標準及健康管理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2018年10—12月,以某大型民營連鎖健康體檢機構為調查地點,該機構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共400余家醫療及體檢中心,以該機構中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任職滿1年及以上;(2)非醫師、護士、醫技人員的正式員工,具體限定為在健康體檢機構從事開發客戶、洽談商務合作、根據客戶需求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體檢方案、指導客戶科學就檢、進行健康咨詢服務、組織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健康管理服務跟進等工作的專職人員。所有被調查者自愿參與。
1.2 調查方法 參考王郁等[2]健康管理師核心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自制一般資料量表和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一般資料量表包含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在職崗位、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平均月收入(稅后)。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包含職業態度(8個條目)、人際交往能力(8個條目)、知識綜合能力(7個條目)、專業實踐能力(16個條目)、專業發展能力(7個條目)5個維度共46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以極不符合、較不符合、一般符合、比較符合、非常符合分別計1~5分,總分46~230分,評分越高提示崗位勝任力自評程度越高。杭州市采用紙質問卷,其他地區采用網絡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928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錄入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崗位勝任力及職業態度、人際交往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專業發展能力評分均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崗位勝任力及其各維度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入選、排除標準為α入=0.05、α出=0.10。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信效度
2.1.1 信度 信度檢驗結果顯示,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57(標準化Cronbach's α系數為0.957);各維度Cronbach's α系數(標準化Cronbach's α系數)分別如下:職業態度0.957(0.958)、人際交往能力0.888(0.915)、知識綜合能力0.974(0.975)、專業實踐能力0.925(0.928)、專業發展能力0.909(0.911),提示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信度較好。
2.1.2 內容效度 效度檢驗結果顯示,職業態度(r=0.583)、人際交往能力(r=0.643)、知識綜合能力(r=0.728)、專業實踐能力(r=0.879)、專業發展能力(r=0.784)均與崗位勝任力呈中等程度相關(P<0.05),提示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內容效度良好。
2.1.3 結構效度 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及其各維度KMO值介于0.868~0.923之間,提示各條目之間具有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提取5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7.201%,各維度累積方差貢獻率均>65.000%,見表1。
2.2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一般資料 928例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中男479例(占51.62%),女449例(占48.38%);年齡:<30歲281例(占30.28%),30~歲511例(占55.06%),41~歲92例(占 9.92%),>50歲44例(占4.7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占6.90%),中專/高中239例(占25.75%),大專393例(占42.35%),本科202例(占21.77%),本科以上30例(占3.23%);專業背景:醫 學196例(21.12%), 管 理 學293例(31.57%), 其他275例(29.63%),無164例(占17.67%);從事體檢行業年限:1~年626例(占67.46%),3~年213例(占22.95%),>5年89例(占9.59%);在職崗位:普通員工718例(占77.37%),經理級及以上210例(22.63%);有健康管理師證書185例(占19.94%),無健康管理師證書743例(占80.06%);平均月收入:<3 000元55例(占5.93%),3 000~元555例(占59.81%),6 000~元245例(占26.40%),>9 000元73例(占7.87%)。
2.3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及各維度評分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評分為(145.51±25.39)分,標準化評分為(3.16±0.55)分;各維度標準化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為職業態度、人際交往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專業發展能力、知識綜合能力,見表2。

表1 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結構效度檢驗結果Table 1 Results of structural validity test of the Competency Scale
表2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各維度評分(±s,分)Table 2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the Competency Scal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表2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各維度評分(±s,分)Table 2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the Competency Scal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崗位勝任力測評量表維度 評分范圍 評分 標準化評分職業態度 8~40 33.28±5.51 4.16±0.69人際交往能力 8~40 31.50±4.93 3.94±0.62知識綜合能力 7~35 15.68±6.65 2.24±0.95專業實踐能力 16~80 48.98±11.07 3.06±0.69專業發展能力 7~35 16.06±5.66 2.29±0.81
2.4 不同一般資料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及其各維度評分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及從事體檢行業年限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在職崗位、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及平均月收入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年齡、在職崗位、平均月收入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及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專業背景、在職崗位及平均月收入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人際交往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及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人際交往能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及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知識綜合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在職崗位、平均月收入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知識綜合能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平均月收入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實踐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在職崗位及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實踐能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及有無健康管理師證書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發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在職崗位及平均月收入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發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將一般資料作為自變量,分別將崗位勝任力、職業態度、人際交往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及專業發展能力評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專業背景、在職崗位、健康管理師證書、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評分有關(P<0.05,見表4);年齡、文化程度、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健康管理師證書、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評分有關(P<0.05,見表5);文化程度、健康管理師證書及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人際交往能力評分有關(P<0.05,見表6);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健康管理師證書及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知識綜合能力評分有關(P<0.05,見表7);性別、在職崗位、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實踐能力評分有關(P<0.05,見表8);文化程度、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及健康管理師證書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發展能力評分有關(P<0.05,見表9)。
3.1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特點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具有年輕(≤40歲者占85.34%)、文化程度較低(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僅占25.00%)、多數無相關專業背景(醫學專業背景者僅占21.13%)、缺乏行業經驗(從事體檢行業1~3年者占67.46%)、專業技能掌握不足(無健康管理師證書者占80.06%)等特點。
3.2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及其影響因素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健康體檢機構中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較好,但專業發展能力和知識綜合能力欠缺。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專業背景、在職崗位、健康管理師證書、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評分有關,年齡、文化程度、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健康管理師證書、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評分有關,文化程度、健康管理師證書及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人際交往能力評分有關,文化程度、專業背景、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健康管理師證書及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知識綜合能力評分有關,性別、在職崗位、平均月收入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實踐能力評分有關,文化程度、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及健康管理師證書與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發展能力評分有關。本次被調查者中僅19.94%的健康管理從業人員有健康管理師證書,且多數無相關專業背景,提示目前健康體檢機構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性不足、人員可替代性強[3-5]。
表3 不同一般資料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及其各維度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etency Scale score and its each dimension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with different general information

表3 不同一般資料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及其各維度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etency Scale score and its each dimension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with different general information
一般資料 例數 崗位勝任力 職業態度 人際交往能力 知識綜合能力 專業實踐能力 專業發展能力性別男4 7 9 1 4 5.1 5±2 4.8 0 3 3.0 5±5.8 9 3 1.3 6±4.8 0 1 5.2 6±6.6 8 4 9.8 2±1 0.9 6 1 5.6 6±5.6 3女4 4 9 1 4 5.8 9±2 6.0 3 3 3.5 3±5.0 8 3 1.6 5±5.0 6 1 6.1 3±6.5 9 4 8.0 9±1 1.1 3 1 6.4 9±5.6 7 t值 0.2 0 0 1.8 2 1 0.7 8 6 1.9 9 6 2.3 8 5 2.2 3 7 P值 0.6 5 5 0.1 7 8 0.3 7 6 0.0 4 6 0.0 1 7 0.0 2 5年齡(歲)<3 0 2 8 1 1 4 5.8 2±2 7.0 6 3 3.1 4±5.7 0 3 1.1 6±5.0 9 1 5.4 3±6.9 1 5 0.0 0±1 1.6 1 1 6.1 0±6.0 6 3 0~ 5 1 1 1 4 4.8 6±2 6.5 7 3 3.1 9±5.7 0 3 1.3 7±5.0 1 1 5.7 7±6.9 0 4 8.7 6±1 1.5 3 1 5.7 7±5.8 6 4 1~ 9 2 1 4 9.0 8±1 5.9 6 3 4.1 4±4.2 0 3 3.1 8±4.1 3 1 6.1 3±5.1 4 4 8.4 2±7.1 8 1 7.2 0±3.9 7>5 0 4 4 1 4 6.5 5±1 3.3 2 3 3.5 0±4.4 1 3 4.6 6±3.8 5 1 5.2 7±4.4 8 4 6.3 0±8.0 4 1 6.8 2±2.5 5 F值 0.8 1 8 0.8 8 0 4.1 9 8 0.3 6 0 1.8 0 2 1.9 5 7 P值 0.4 8 4 0.4 5 1 0.0 0 6 0.7 8 2 0.1 4 5 0.1 1 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6 4 1 3 9.8 4±1 4.4 6 3 5.4 7±4.0 9 3 2.8 9±3.9 4 1 0.4 4±3.4 1 4 7.6 7±8.9 6 1 3.3 8±2.7 5中專 /高中 2 3 9 1 4 5.6 1±2 3.6 1 3 4.2 5±4.9 0 3 2.6 3±4.7 2 1 4.3 8±6.1 4 4 8.5 1±1 0.1 7 1 5.8 4±5.2 8大專 3 9 3 1 4 1.6 6±2 2.9 5 3 2.5 6±5.8 2 3 0.7 0±5.1 1 1 4.8 4±6.2 5 4 8.4 4±9.9 0 1 5.1 2±5.1 7本科 2 0 2 1 5 0.8 6±2 9.1 7 3 2.4 1±5.6 8 3 1.0 1±4.8 6 1 9.2 4±5.9 9 5 0.2 3±1 3.0 3 1 7.9 7±5.8 2本科以上 3 0 1 7 1.1 0±3 7.5 9 3 6.3 0±4.1 5 3 3.4 0±3.7 7 2 4.2 7±7.2 9 5 4.2 3±1 8.6 6 2 2.9 0±8.9 7 F值 1 3.6 1 6 9.9 1 5 8.9 3 9 4 9.2 6 0 2.9 2 1 2 5.5 1 0 P值 <0.0 1 <0.0 1 <0.0 1 <0.0 1 0.0 2 0 <0.0 1專業背景醫學 1 9 6 1 5 2.4 9±2 9.5 6 3 3.3 4±5.8 5 3 1.4 0±5.1 8 1 8.9 7±6.8 4 5 7.5 0±1 2.2 2 1 8.2 8±6.6 6管理學 2 9 3 1 4 3.5 2±2 0.6 1 3 4.0 2±5.2 6 3 1.8 9±5.2 1 1 4.3 6±5.3 6 4 8.1 3±9.4 8 1 5.1 2±4.4 0其他 2 7 5 1 4 5.3 8±2 7.1 5 3 2.5 6±5.5 6 3 1.1 9±4.7 8 1 6.6 3±6.8 1 4 8.6 2±1 2.1 5 1 6.3 8±5.8 5無1 6 4 1 4 0.9 3±2 3.1 2 3 3.1 1±5.3 5 3 1.4 6±4.3 0 1 2.5 3±6.1 9 4 9.3 0±1 0.2 6 1 4.5 4±5.2 0 F值 7.4 7 0 3.3 7 6 1.0 1 6 3 8.0 5 7 1.9 5 4 1 7.9 1 4 P 值 <0.0 1 0.0 1 8 0.3 8 5 <0.0 1 <0.0 1 <0.0 1從事體檢行業年限(年)1~ 6 2 6 1 4 4.9 9±2 7.0 3 3 2.5 9±5.7 7 3 0.9 2±5.0 4 1 5.9 0±7.0 7 4 9.6 4±1 1.3 5 1 5.9 4±5.9 4 3~ 2 1 3 1 4 6.1 3±2 0.9 6 3 4.3 8±4.7 3 3 2.5 2±4.5 7 1 4.8 0±5.5 8 4 8.5 4±1 0.0 2 1 5.8 9±4.8 6>5 8 9 1 4 7.6 9±2 3.1 5 3 5.5 4±4.3 6 3 3.1 7±4.2 2 1 6.2 5±5.7 1 4 5.4 4±1 0.9 1 1 7.2 9±5.2 9 F值 0.5 2 2 1 7.1 5 8 1 4.4 3 1 2.5 2 7 5.8 8 3 2.3 4 9 P值 0.5 9 4 <0.0 1 <0.0 1 0.0 8 0 0.0 0 3 0.0 9 6在職崗位普通員工 7 1 8 1 4 1.7 7±1 9.8 2 3 3.2 9±5.4 0 3 1.4 6±4.8 0 1 3.9 1±5.4 2 4 8.1 1±9.3 0 1 5.0 1±4.4 1經理及以上 2 1 0 1 5 8.2 7±3 6.0 6 3 3.2 5±5.9 1 3 1.6 6±5.3 6 2 1.7 2±6.9 0 5 1.9 8±1 5.3 5 1 9.6 6±7.6 6 t值 7 3.9 8 8 0.0 1 1 0.2 8 5 2 9 5.5 2 9 2 0.2 4 0 1 2 4.5 7 8 P值 <0.0 1 0.9 1 7 0.5 9 4 <0.0 1 <0.0 1 <0.0 1健康管理師證書有1 8 5 1 5 3.0 0±2 6.2 4 3 6.1 4±5.5 1 3 2.6 1±5.1 6 1 5.9 8±6.4 2 5 0.7 8±1 1.3 1 1 7.4 9±5.9 6無7 4 3 1 4 3.8 9±2 5.1 6 3 3.0 7±5.5 0 3 1.2 3±4.8 3 1 5.6 1±6.7 0 4 8.0 3±9.0 2 1 5.9 5±5.5 8 t值 4.2 6 0 6.7 9 1 1 1.7 0 9 0.4 7 9 2.3 7 5 1.1 6 2 P 值 <0.0 1 <0.0 1 <0.0 1 0.4 8 9 0.0 2 5 0.2 4 6平均月收入(元)<3 0 0 0 5 5 1 4 5.8 4±2 5.6 4 3 3.9 6±6.1 4 3 1.3 0±4.7 1 1 4.2 2±5.6 5 4 7.1 8±1 1.8 3 1 7.9 1±5.9 8 3 0 0 0~ 5 5 5 1 4 2.0 5±2 1.8 9 3 3.0 1±5.4 9 3 1.6 1±5.4 2 1 4.7 1±7.6 9 4 8.5 6±9.9 5 1 4.9 4±4.8 2 6 0 0 0~ 2 4 5 1 4 9.3 6±2 8.8 2 3 3.4 7±5.6 0 3 2.0 7±4.5 9 1 7.2 6±7.0 4 4 9.6 4±1 2.0 5 1 7.3 9±6.0 2>9 0 0 0 7 3 1 5 8.6 2±3 1.4 6 3 4.1 9±4.8 3 3 2.2 2±5.0 7 2 2.2 1±6.5 1 5 1.3 2±1 4.5 0 1 8.6 8±7.6 8 F值 1 2.2 2 6 1.4 7 0 0.7 9 0 4 2.3 0 5 2.1 2 5 2 0.0 3 0 P值 <0.0 1 0.2 2 1 0.4 9 7 <0.0 1 0.0 9 4 <0.0 1

表4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評分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4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petency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表5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評分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表6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人際交往能力評分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6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表7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知識綜合能力評分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7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knowledge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表8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實踐能力評分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8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表9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專業發展能力評分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9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or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employees
3.3 對策
3.3.1 加強健康管理理念 近年來我國健康體檢行業發展迅猛,預計2020年我國體檢市場容量將突破2 400億元,其中民營體檢市場容量為500~700億元,民營健康體檢市場前景廣闊[6-7]。但目前的健康體檢行業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務以體檢為主[8],服務模式較單一,相關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意識薄弱[9],無法滿足人群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及多角度、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要求。因此,健康體檢行業應在行業內部宣傳健康管理理念,注重開發健康評估與干預服務模式,加大培養契合健康體檢市場需求的健康管理專業人才,結合當前人群常見病、慢性病的篩查現狀設計針對性強、準確率高的體檢方案,將健康管理理念貫穿整個服務過程,進一步提高客戶的健康管理意識,做到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3.3.2 提高準入標準,接收多領域高層次人才 文化程度可影響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職業態度、人際交往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及專業發展能力,文化程度越高則職業態度、人際交往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及專業發展能力越好。同時,醫學專業背景的人員崗位勝任力、知識綜合能力優于其他專業背景,因此提高準入標準、優先選擇健康管理專業、醫學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才。健康管理是一門交叉學科,實際操作過程中應接收多領域高層次人才,以達到能力互補[10-11];同時,進行人才層次劃分并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以發揮各層次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提高健康管理服務水平。
3.3.3 加強人才培養,注重醫學理論實訓教育 健康體檢機構應建立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的培養體系,加強專業培訓,鼓勵參與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考核,以提升專業水平。專業培訓中應注重醫學理論教育,內容側重當前人群檢出率較高的高血壓、高脂血癥等主要體檢疾病譜,定期對體檢流程中的檢測手段和檢驗標準進行定崗培訓[12],并建立相關考核機制,不斷優勝劣汰,以組建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