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健康評價及生態旅游資源提升對策

2019-09-21 02:30:56秦亞情李升峰
生態科學 2019年4期
關鍵詞:旅游資源生態

秦亞情, 李升峰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健康評價及生態旅游資源提升對策

秦亞情, 李升峰*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南京 210023

選取南京江北新區綠水灣、龍袍和八卦洲三塊長江河流濕地作為研究區, 結合濕地生態特點構建濕地生態健康和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 并分別展開評價。評價結果表明: (1)南京江北新區三濕地生態健康總體處于一般水平, 其中龍袍濕地相對優于綠水灣和八卦洲濕地, 自然濕地相對優于人工濕地; (2)江北新區濕地生態旅游資源總體處于一般水平, 優勢和特色總體均不突出。為此作者在空間上將評價區濕地劃分為生態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和修復保育區, 分別實施不同的生態管控要求。并建議通過水體活化凈化、濕地生態保育、種植業功能轉換等16項生態工程來提升現有濕地的生態健康與生態旅游資源水平。同時開展生態工程實施效果預評價, 評價結果顯示工程實施后可使研究區濕地生態旅游資源水平由原來的一般水平提高到良好水平, 其中人工濕地提升效果總體優于自然濕地。

南京江北新區; 河流濕地; 生態健康評價; 生態旅游資源評價; 提升對策

0 前言

人類活動干擾導致長江中下游濕地規模銳減、生態品質下降, 人們對其生態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1]。濕地生態健康是指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即在時間上具有維持其組織結構、自我調節和應對環境脅迫的恢復能力, 目前屬于研究較新領域[2-3]。國內學者在濕地評價框架的構建和指標體系方面取得較多的成果, 采用指標評價法對草海、洞庭湖、鴨綠江、圖們江等濕地生態健康進行評價[4-8]。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從生態系統內部和外部兩方面選擇指標, 主要集中在水、土壤、生物和社會要素層面, 因研究區的不同, 指標的選擇、含義和量化方法并不完全一致[9-13]。隨著濕地生態健康研究的深入和旅游活動的興起, 生態旅游資源評價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國外旅游資源評價在深入研究自然風景視覺質量的同時, 開展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評價的研究[14]。在國外研究基礎上,國內研究在生態旅游資源類型、環境質量和外部開發條件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15-20],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是生態旅游資源研究中的重點[21]。相關文獻研究表明濕地生態健康評價研究和旅游資源評價研究相對獨立, 鑒于此本文將兩者綜合研究, 以江北新區綠水灣、龍袍、八卦洲三塊長江河流濕地作為研究區,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22], 進一步擴大研究區范圍與內容, 評價三塊濕地的生態健康和生態旅游資源水平。并探討提升濕地生態旅游資源水平的生態工程對策, 為濱江濕地的生態保育、生態修復和科學利用提供科學參考。

1 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2015年國務院批復南京江北新區成為全國第十三個、江蘇首個國家級新區, 新區貫徹“規劃先行、生態先行、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和思路, 切實保護江北濱江岸線自然資源和洲島生態系統,。研究區主要包括綠水灣、龍袍和八卦洲濕地(圖1)。綠水灣濕地位于南京江北新區中部, 與南京主城區隔江相望; 龍袍濕地位主要發育在河漫灘上, 沿長江呈帶狀分布; 八卦洲濕地位于南京長江大橋下游4 km外的江中。濕地內部現狀見圖2, 其中堤外為自然濕地, 堤內為人工濕地。

圖1 南京江北濱江濕地區域圖

Figure 1 Riverside wetland area of Nanjing Jiangbei

圖2 綠水灣、龍袍和八卦洲濕地類型與植被分布圖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wetland types and vegetation in Lvshuiwan, Longpao and Baguazhou

1.2 數據來源

研究采用的數據主要來自實地考察, 此外還包括當地居民訪談、少量統計數據以及濕地的遙感資料, 其中水質數據來自南京市環境公報。

2 評價指標體系

2.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遵循整體性原則、相對獨立性原則、脆弱性原則、可獲得性原則、重點突出原則和脅迫性原則等六大原則。

2.2 濕地生態健康評價體系與評價標準

在對研究區濕地的實地考察基礎上, 借鑒相關指標體系構建研究成果[23-25], 結合上述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構建了共包含19項指標的濕地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準則層分別為水體健康、土壤與動植物、環境狀況和受脅迫程度, 少量指標為作者自設指標, 如: 水體氣味、年際年內水位波動、血吸蟲、環境噪聲等(表1)。其中5個生態健康等級水平與標準如下: a. ≥4.5, 健康; b. 4.0—4.4, 較健康; c. 3.0—3.9, 一般健康; d. 2.0—2.9, 亞健康; e. <2.0, 疾病。

2.3 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體系與評價標準

本文考慮到河流濕地與其他濕地的不同, 即其在江岸、水禽、植物群落等方面的特點, 結合旅游資源的要素并參考有關生態和資源景觀的評價研究成果,從濕地自身生態資源條件出發構建南京濱江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26-27]。指標體系包含旅游資源價值、濕地景觀特征、濕地資源豐度等評價要素, 根據評價得分均值情況確定5個生態旅游資源等級水平(表2)。分級情況如下: a.≥4.5, 高級; b. 4.0—4.4, 較高級; c. 3.0—3.9, 一般; d. 2.0—2.9, 較低; e. <2.0, 低級。

表1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與標準

表2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與標準

3 評價結果及其分析

3.1 濕地生態健康評價結果及其分析

3.1.1 濕地生態健康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表明(表3), 濕地生態健康總體處于一般健康水平, 自然濕地優于人工濕地。綠水灣濕地已建區因受交通等因素的影響, 大氣和聲環境質量略有不足, 人工濕地因零散禽畜養殖和農業生產等活動環境質量相對較低。龍袍濕地整體略優于綠水灣濕地, 其中自然濕地與長江水直接相融, 水體質量好, 但存在血吸蟲隱患。八卦洲堤內濕地公園水域較淺、流動性差整體處于亞健康水平, 堤外濕地略優于堤內濕地公園。

3.1.2 主要生態健康問題

綠水灣濕地、龍袍濕地、八卦洲濕地是南京長江段主要的濱江濕地, 通過對其生態健康狀況分析, 發現存在以下生態共性問題。

(1)圍墾養殖改變濕地原有生境。人工濕地水域以魚塘為主, 農業開發活動改變了濕地的原生性, 導致濕地系統的連通性和多樣性下降。(2)水體流動性弱水質差。綠水灣已建區內水體流動性弱, 自凈能力差; 八卦洲堤內濕地公園水體與堤外水體溝通頻次低, 內部地勢變化小, 水體富營養化現象較明顯。(3)血吸蟲隱患未根本消除。釘螺是血吸蟲的主要中間宿主, 幾十年來長江沿岸高度重視釘螺控制和滅絕工作, 但未徹底消滅, 影響休閑旅游的親水性。(4)濕地內部生態交錯帶劇減。相當比例自然濕地被開發為水產養殖和農業種植, 導致原有自然濕地內部生態過渡帶缺失明顯。(5)外來物種入侵潛在風險。濕地范圍內存在水葫蘆、空心蓮子草等外來水生植物, 分布零散但其強大的競爭力和適應性將影響濕地系統原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健康水平。

3.2 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結果及其分析

3.2.1 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結果

根據選定的評價指標與等級要求, 分別對三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進行評價, 結果顯示綠水灣和龍袍濕地旅游資源總體良好(表4)。綠水灣濕地水生動物資源等級差異明顯, 自然濕地與長江水相融生態環境較好, 已建區水體活力不足, 影響水生動物生存棲息, 整體物種珍稀度不高。龍袍濕地鳥類資源較為豐富, 分布有不少珍稀動物種類, 觀賞性強的鳥類規模總體小, 鳥類資源水平總體處于一般水平。八卦洲旅游資源等級總體偏低且缺乏優勢和特色, 捕鳥現象嚴重導致鳥類資源相對較弱。

表3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健康價值評價表

表4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預)評價表

注: 括號中的數字表示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預評價結果

3.2.2 主要生態旅游資源現存問題

通過結果分析, 發現研究區濕地生態旅游資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

(1)植被景觀總體單調。濕地區域的濕地植被主要是蘆葦灘、意楊林和柳林。雖有少量水生植物群落, 但植被景觀總體較為單一, 季相變化不夠豐富。(2)水體舒適感知度偏低。水體總體透明度不高, 血吸蟲隱患影響水體親水性和親水欲望。(3)觀賞鳥類缺乏規模性。濕地鳥類種類豐富,但鮮見成群鳥類分布現象。(4)濕地旅游資源特色不鮮明。濕地植被總體單調、水景觀弱, 濕地鳥類旅游資源特色不明顯導致濕地休閑旅游的吸引力不夠高。(5)氣候影響休閑活動波動性。受氣候影響本區域休閑活動主要集中在春秋季。

4 濕地生態健康與旅游資源水平提升對策

4.1 濕地生態功能與管控分區

根據濕地現狀及未來發展目標, 作者將濕地劃分為生態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和修復保育區。其分區結果見圖3, 管控要求如下:

生態保育區, 以生態保育為主要目的, 進一步增強濱江濕地的自然性與原野性, 本區不宜開展有損生態保育目標的規模性旅游項目, 少部分區域可適當開展生態休閑旅游, 嚴格控制旅游環境容量, 禁止一切開發建設活動和非環保交通工具進入。

生態修復區, 以生態修復為主要目的, 通過生態修復提高濕地的生態功能和休閑功能, 流轉為景觀游覽區, 滿足休閑生態旅游需求, 禁止建設永久性建筑物和隨意拓寬支堤或改變支堤高度; 嚴格控制建筑密度、高度和體量, 禁止非環保交通工具進入。

修復保育區, 以生態保育為主、生態修復為輔, 改善、優化區內現有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提高濕地系統的生態多樣性和原野性。根據實地狀況逐步分別發展為生態保育區或景觀游覽區。

4.2 生態工程對策

為提升江北濕地生態健康和旅游資源水平, 實現濕地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基于評價結果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作者提出以下涵蓋生態修復、生態保育、生態建設等共16項生態工程對策。

(1)岸線生態修復與維穩工程。南京江北自然岸線穩定性總體良好, 部分岸線土質相對疏松, 局部地段因江水侵蝕而崩塌。生態駁岸能保障堤岸生態安全, 實現生態維穩。(2)水體活化凈化工程。在綠水灣和龍袍適當位置開建閘門, 不定期調控長江水體流入提高其流動性與自凈能力。(3)水面環境清潔工程。對八卦洲和綠水灣內部分水面垃圾進行打撈收集, 清潔水面環境衛生。(4)人工水面連通自然化工程。將綠水灣和龍袍濕地中養殖和半野化水面加以貫通并為大水面, 增強水體流動性。(5)釘螺綜合治理工程。采取物理、化學、生物、改變生境等各種方式加強長江江灘及支堤內釘螺的綜合治理, 有效防范血吸蟲病。(6)沼澤地生態恢復工程。部分人工濕地通過退漁還濕等方式恢復原有濕地, 為蛙類、蚌類等兩棲、底棲類動物以及蜻蜓等提供更多棲息場所。(7)濕地生態保育工程。邊灘蘆葦濕地等原生環境保存基本完好的區域實施生態保育工程, 禁止游人入內。(8)景觀美化自然化工程。在相應區域配置適應性強、觀賞性強的鄉土植物, 提升景觀多樣性。(9)林相多樣化工程。在喬木零星分布或散布的合適區域種植池杉、水杉等濕生喬木, 在支堤或地勢較高的開闊區域上種植欒樹、櫟樹等中生性樹種, 改造和豐富現有林相景觀。(10)水生植物立體化景觀化工程。在配置觀賞性水生植物時, 注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滿足游覽區水生植物觀賞的同時, 為水體生物凈化、水生動物食物和棲息地提供物質基礎。(11)鳥類筑巢環境改善工程。依托現有意楊林等森林資源, 適當配置有枝杈的鄉土喬木種類, 加強林下灌木層與草本層配置, 為鳥類筑巢提供豐富的森林垂直結構, 改善現有筑巢和棲息環境。(12)野生動物放養與回歸工程。營造和改善濕地草食動物棲息環境, 適當放養麋鹿、草兔、刺猬等草食及雜食動物, 彌補現有濕地生態系統食物鏈的不足或缺環。(13)鳥類食物豐富化工程。在濕地配置夏冬果實可食用的陸生植物種類, 水生植物類, 為涉禽、水禽和陸禽食物的豐富性創造條件。(14)宅基地退出與生態修復工程。拆除部分居民住宅及其它建筑物修復為生態用地, 部分建筑可通過適當改造流轉為與休閑旅游相協調的非住宅建筑物或旅游服務設施。(15)種養業功能轉換生態工程。人工濕地也是濕地鳥類的食物來源, 保留部分魚塘和耕地, 將原有農業生產功能主要轉換為生態功能, 種植過程完全生態化。(16)長江野生魚類、蟹類種質資源保護區。取締龍袍濕地現有網閘和捕魚行為, 疏通水下生態廊道, 通過生態保育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江野生魚類、蟹類資源保護區。

圖3 綠水灣、龍袍、八卦洲濕地生態功能分區和管控分區

Figure 3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control zones in Lvshuiwan, Longpao and Baguazhou

4.3 生態工程實施效果預評價

生態工程實施后可使三濕地生態健康和生態旅游資源得到雙提升, 限于篇幅, 本文僅對生態工程實施后三大濕地生態旅游資源的預評價結果進行分析(表3): 研究區濕地生態旅游資源整體等級得到明顯提高, 人工濕地好轉較為明顯, 其景觀奇特性與年內觀賞價值受時間和濕地自身的資源型限制, 無明顯變化。通過植被群落的合理配置, 濕地動植物多樣性有明顯提升, 科學文化價值有小幅提升。由于濕地本身范圍和和特色限制, 龍袍濕地規模、水生動物種類、景觀奇特性和年內觀賞價值在工程實施前后變化不明顯。八卦洲堤內濕地和堤外柳林濕地資源等級提升較為明顯, 整體生態旅游資源由較低水平提升為較高水平。

數據分析表明工程實施后綠水灣濕地生態旅游資源等級中高級水平占比由16.7%提高到44.4%, 原占比22.2%的較低水平等級在項目實施后消失。龍袍濕地生態旅游資源中較高級水平占比由25.0%可提高到70.8%。且不再存在較低水平的生態旅游資源。八卦洲濕地生態旅游資源等級中較低、一般和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由20.8%、56.3%和16.7%變化為4.2%、43.7%和50.0%, 提升明顯。

5 結論與討論

對濕地生態健康和旅游資源進行評價, 不僅能夠了解濕地的生態健康狀態, 同時也對濕地生態旅游開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研究區濕地生態健康水平總體處于一般健康水平, 其中自然濕地生態健康狀況略優于人工濕地; 龍袍濕地生態健康狀況優于綠水灣和八卦洲濕地。(2)研究區濕地生態旅游資源水平總體一般, 優勢和特色不明顯。(3)16項生態工程實施后可使研究區生態旅游資源水平均提高1個等級, 達到良好水平。本文在宏觀上提出了提升濕地生態和旅游資源的對策措施, 但是具體工程實施還需要進一步實地考察和驗證。本文中指標體系是根據本研究區特點建立的, 統一指標選擇、含義和量化方法, 增強指標體系的可移植性和可比較性是未來深入研究的方向。

[1] SCHAFFER B. Wetland Ecology: Principles and Conservation by Paul A. Keddy[J]. Wilson Bulletin, 2001, 113(3): 354– 355.

[2] 徐菲, 王永剛, 張楠, 等. 北京市白河和潮河流域生態健康評價[J]. 生態學報, 2017, 37(3): 932–942.

[3] 馬克明, 孔紅梅, 關文彬, 等. 生態系統健康評價: 方法與方向[J]. 生態學報, 2001, 21(12): 2106–2116.

[4] XU Fei, ZHAO Yanwei, YANG Zhifeng,et al. Multi-scale evaluation of river health in Liao River Basin, China[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2011, 5(2): 227–235.

[5] 孫才志, 陳富強. 鴨綠江口濱海濕地景觀生態健康評價[J]. 濕地科學, 2017, 15(1): 40–46.

[6] 蔣衛國, 潘英姿. 洞庭湖區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綜合評價[J].地理研究, 2009, 28(6): 1665–1672.

[7] 彭益書, 付培, 楊瑞東, 等. 草海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J].地球與環境, 2014, 42(1): 68–81.

[8] 朱衛紅, 曹光蘭, 李瑩, 等. 圖們江流域河流生態系統健康評價[J]. 生態學報, 2014, 34(14): 3969–3977.

[9] 吳春瑩, 陳偉, 劉迪, 等. 北京市重要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J]. 濕地科學, 2017, 15(4): 516–521.

[10] 彭建, 王仰麟, 吳健生, 等. 區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研究方法與進展[J]. 生態學報, 2007, 27(11): 4877–4885.

[11] 王樹功, 鄭耀輝, 彭逸生, 等. 珠江口淇澳島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J]. 應用生態學報, 2010, 21(02): 391– 398.

[12] 宋創業, 胡慧霞, 黃歡, 等. 黃河三角洲人工恢復蘆葦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J]. 生態學報, 2016, 36(9): 2705– 2714.

[13] 易鳳佳, 黃端, 劉建紅, 等. 漢江流域濕地變化及其生態健康評價[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7, 19(01): 70–79.

[14] 梁修存, 丁登山. 國外旅游資源評價研究進展[J]. 自然資源學報, 2002, 17(2): 253–260.

[15] 鐘林生. 生態旅游發展與管理[M].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3.

[16] 許靜宜, 賀玉曉, 趙同謙, 等. 河灘濕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社區意愿調查——以黃河孟津濕地扣馬段為例[J]. 自然資源學報, 2010(7): 1228–1235.

[17] 陳新新, 謝婕.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旅游資源研究分析[J]. 旅游縱覽(下半月), 2017(05): 142–143.

[18] 陳丹紅. 遼河三角洲濕地旅游資源生態開發模式的選擇[J]. 生態經濟: 學術版, 2007(5): 238–241.

[19] 王磊, 田大江, 陶慧, 等.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 生態科學, 2016, 35(3): 153–160.

[20] 呂建樹, 劉洋, 張祖陸, 等. 魯北濱海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及開發策略[J]. 資源科學, 2011, 33(9): 1788–1798.

[21] 鐘林生, 馬向遠, 曾瑜皙, 等. 中國生態旅游研究進展與展望[J]. 地理科學進展, 2016, 35(6): 679–690.

[22] 劉云, 李升峰, 李沛澤, 等. 南京市河流濕地生態健康評價與生態對策研究——以綠水灣濕地為例[J]. 現代城市研究, 2016(5): 10–15.

[23] RAFFAELLI D G, FRID C. Ecosystem ecology : a new synthesis[J]. Marine Biology Research, 2012, volume 8(5-6): 568–569.

[24]MARTíN-LóPEZ B, GóMEZ-BAGGETHUN E, GARCíA- LLORENte M,et al. Trade-offs across value-domains in ecosystem services assessment[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4, 37(1): 220–228.

[25]崔保山, 楊志峰. 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Ⅱ.方法與案例[J]. 生態學報, 2002, 22(8): 1231–1239.

[26] 曾濤, 邸雪穎, 楊光, 等. 湖泊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以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0, 38(5): 110–113.

[27] 王霄, 黃震方, 袁林旺, 等. 生態旅游資源潛力評價——以江蘇鹽城海濱濕地為例[J]. 經濟地理, 2007, 27(5): 830–834.

Ecological health evaluation and ecotourism resources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in Nanjing riverside wetlands

QIN Yaqing, LI Shengfe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Ocean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The research selects three Yangtze river wetlands as the study area, which are Lushuiwan, Longpao, and Baguazhou in Jiangbei New District of Nanjing.It establishes assessment index systems for wetland ecological health and wetland ecotourism resources combining the wetl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es them separatel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ecological health of the three wetlands is at a general level, in which the Longpao is relatively superior to the Lushuiwan and the Baguazhou, and the natural wetland is better tha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2) The ecotourism resource in Jiangbei New District is at an average level too and the the overall advantages andcharacters are not prominent.Therefore, we divide the evaluation area wetlands into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as andrehabilitation conservation areas in space,and implement different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control requirements.It is also recommended to enhance ecological health and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existing wetlands through 16 ecological projects,such as water purification, wetl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lant function conversion,etc.At the same time,the pre-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ecological projects is carried out.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wetland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can be improved from the original general level to a good level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s generally superior to natural wetland.

Nanjing Jiangbei New District; river wetland; ecological health evaluation; eco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

10.14108/j.cnki.1008-8873.2019.04.021

K903

A

1008-8873(2019)04-150-08

2018-06-18;

2018-07-30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ZDA061)

秦亞情 (1992—)女河南商丘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專業研究生 E-mail: 1778466115@qq.com

李升峰, 副教授 E-mail: 838949077@qq.com

秦亞情, 李升峰. 南京濱江濕地生態健康評價及生態旅游資源提升對策[J]. 生態科學, 2019, 38(4): 150-157.

QIN Yaqing, LI Shengfeng. Ecological health evaluation and ecotourism resources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in Nanjing riverside wetlands[J]. Ecological Science, 2019, 38(4): 150-157.

猜你喜歡
旅游資源生態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旅游
生態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旅游的最后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嫩草国产在线| 午夜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青青久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91精品综合|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免费在线色| 国产美女91视频|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99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自|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99资源在线|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免费看美女毛片| 五月婷婷欧美| 亚洲欧美天堂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日韩区欧美区|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jizz|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538精品在线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精品图区|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9在线观看国产|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91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91福利免费|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αv毛片|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