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軍
摘 要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而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業機械化生產成為農業生產的必然趨勢。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現如今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于農業經濟整體發展產生了一定制約。基于此,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前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S232.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73
為了進一步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應用非常重要,對于農業產量、生產效率等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國家農業部門結合當前農村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由傳統耕作方式向現代化生產方式轉變。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對影響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因素以及加強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有效對策進行詳細分析。
1 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潮流,農業機械化生產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有關的技術推廣也成為現如今農業部門需要重視的主要工作內容。然而事實上,在實際開展各項工作中,仍然會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與應用無法順利進行。
1.1 農戶自身知識的局限性
一般情況下,農戶都是世代農民,加之在其生活的年代,不管是教育水平還是經濟水平都相對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戶本身知識的局限性。在長期勞作的過程中,農戶始終是將傳統的種植方式作為賴以生存的唯一手段,而農機技術的應用與農戶本身對于農業生產的認知產生較大沖突,因此在推廣過程中,農戶始終抱有懷疑態度,缺乏對農機技術的足夠重視,阻礙了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1]。
1.2 農戶缺乏科學有效的技術指導
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影響,部分農戶開始接受農機技術,然而由于其本身對于機械不甚了解,加之政府所采取的推廣措施十分有限,使得農戶在引用農機技術或是學習農機技術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直接影響到了農戶對于農機技術的接受能力。農戶缺乏科學有效的技術指導與政府投入資金數量的多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政府資金投入不夠,就會使得大部分農戶無法真正了解到農機技術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積極作用,進而影響到農戶自身的判斷,對技術普及與應用產生一定限制。
1.3 農戶缺乏足夠的經濟保障
雖然現階段大中型農業機械的運用已經相對普遍,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一些更為先進、新型、科技化的機械設備陸續出現,但是在購買方面卻不盡如人意。農戶本身財力十分有限,加之無法完全掌握農機技術,因此對于新型機械設備的購買仍然需要謹慎對待,不敢輕易購買與使用。
1.4 農機化技術推廣人員素質普遍偏低
現如今,大部分推廣人員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都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推廣人員知識老化情況嚴重,無法為農戶進行更為細致、詳細的解說,且服務態度不夠端正。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的推廣人員學歷往往集中在中專、大專,有些甚至不是農業專業學生,加之其年齡偏大,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與學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其整體素質較低,知識結構無法得到及時快速更新,進而影響到各項推廣工作。
2 加快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有效對策
現如今,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仍然會受到農戶自身因素、政府保證因素以及推廣人員因素等方面的影響,無法保證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因此,今后相關部門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諸多限制,為真正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奠定基礎。
2.1 加大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的宣傳力度
由于大部分農戶自身的學習能力差,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對于農業機械化生產也存在諸多不理解之處。針對這一方面的影響因素,農業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機技術的宣傳力度,通過采取多種方式來加快農機技術普及率,使得農戶可以充分了解到農機技術對于農業種植產量、質量的積極作用,促使農民可以打破傳統觀念束縛,積極運用農機技術。目前,大部分地區所采取的宣傳方式都是由推廣人員進行宣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后,則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將農機技術制作成視頻進行剪輯與編輯,并發布到網絡上,從而實現對農機技術的宣傳,深化農戶對于農機技術的理解,為該項技術今后的普及與應用奠定基礎[2]。
2.2 建立示范基地為農戶提供科學指導
雖然對農機技術的宣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農戶充分了解到農機技術的積極作用,但是事實上,大部分農戶對于農機技術仍然抱有懷疑態度,且缺乏對其的具體了解,因此難以直接轉變傳統種植觀念。基于此,農業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示范基地的方式,讓農戶切實看到農機技術的應用效果,并與傳統農耕方式形成鮮明對比,加深農戶對農機技術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示范基地的建設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交通、土質等等諸多方面進行。采用先試先行的策略來應用農機技術,組織農戶進入到示范基地進行參觀,促使其直觀了解農機具的積極作用;在示范基地內部設置一個實踐部分,讓農戶可以在科學指導下掌握農機技術的應用方法,進而了解到其工作原理,加快農機技術的推廣與普及。
2.3 完善各項保障機制
現如今,大部分農戶對于農機技術的應用抱有一定的排斥態度,其中缺乏保障就是一個的很大問題。因此,政府應該充分考慮這一方面的相關問題,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保障機制,為農戶自身獲得的基本收益提供保障。在此基礎上,政府相關部門還可以通過頒布激勵政策的方式,來鼓勵這些農戶積極應用農機技術,并且購買農機設備,將新型設備應用于農業生產中;也可以為農戶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從而打消農戶心中的疑慮以及購買農機設備后產生的諸多經濟負擔,使得農戶可以放心應用這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2.4 提高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
為了改變推廣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對于農業生產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著重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推廣人員,使得推廣人員不管是在素質還是知識結構方面,都會有所提高。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業推廣人員的綜合培訓,從理論知識角度著手,積極開展各項培訓工作,同時要加強推廣人員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能力,符合當前時代發展需求。此外,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與各個農業院校之間進行合作,安排推廣人員進入到專業院校進行學習,為其綜合素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戶自身知識局限、缺乏有效指導、缺乏足夠經濟保障、推廣人員素質偏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機械化技術推廣與應用范圍十分有限。因此,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加大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的宣傳力度、建立示范基地為農戶提供科學指導、完善各項保障機制、提高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等方式來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杜奕菲.吉林省農業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7.
[2] 王寶祥.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和推廣對策[J].新農村(黑龍江),2017(30):10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