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花
摘要? ? 2019年3月26—27日,青海省南部牧區受高原槽東移南壓的影響出現了一次強降溫降雪天氣過程,其中果洛甘德、達日地區達到了大雪量級,久治地區出現了暴雪量級。利用常規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場以及數值模式資料,對此次強降雪天氣過程進行了診斷分析。結果表明,500 hPa上中高緯地區為一脊一槽型環流形勢,果洛地區處于高原槽前西南氣流中,同時上游西北氣流攜帶的弱冷空氣到達果洛,冷暖氣流在果洛中部地區交匯明顯。高低空散度場配置為低層輻合、高層輻散,有利于強降雪的產生。充沛的水汽條件是造成此次強降雪天氣過程的必要條件。果洛處于假相當位溫密集區,其值在312~326 K之間,有不穩定層結條件存在,為此次強降雪天氣提供了有力的不穩定條件。
關鍵詞? ? 降雪;物理量場;成因;青海果洛;2019年3月26—27日
中圖分類號? ? P458.12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194-01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冬、春季多降雪且降雪易造成雪災。2019年3月26—27日果洛州中南部地區出現了大雪天氣。本文針對此次降雪過程,從環流背景、地面形勢、衛星云圖、物理量場等多個方面分析了其觸發機制,從而為以后的過程性降雪預報提供參考,并且對進一步加強高原地區災害性研究提供幫助。
1? ? 環流形勢分析
在2019年3月26日20:00 500 hPa高緯地區環流形勢為一脊一槽型,脊位于西西伯利亞至烏拉爾山脈,槽位于俄羅斯以南至我國北疆地區。從3月26日8:00開始,青海省中南部地區受高原槽影響,高空槽東移,青海省北部地區自西至東受下滑的短波槽影響;在南部地區高原槽前西南氣流作用下,果洛中南部地區有大量水汽輸送至境內;3月26日20:00高原槽東移,同時北部短波槽東移,果洛、玉樹中北部地區成為南北系統交匯明顯區域。隨著系統進一步發展,果洛地區出現較明顯的降雪天氣。至3月27日8:00,系統逐漸東移出果洛,降雪也隨之減弱并結束。
2? ? 地面及衛星云圖分析
從3月26日夜間開始,果洛上游的柴達木盆地有較強冷空氣活動;至3月27日白天,冷空氣向東南方向移動,由柴達木盆地移向果洛地區,同時,地面北風和西南風匯合于果洛中部地區。此次降水過程分為2段。在紅外云圖上,從3月26日16:00開始有降水云在果洛地區上空存在并不斷東移,此降水云系將充足的水汽從孟加拉灣向東北方向輸送,果洛地區開始出現降雪;至3月26日21:00云系主體基本移出果洛,第1次降雪也隨即結束且新的降水云系在西藏、唐古拉山區上空形成;3月26日23:00起,第二批降水云系開始由上游移動至果洛地區上空,并迅速發展,第2次降雪隨即開始;至3月27日白天,隨著降水云系東移出果洛地區,降雪也逐漸減弱并結束。
3? ? 物理量場資料分析
3.1? ? 散度場
在500 hPa散度場上除果洛北部地區外,其余地區均處于輻散區,在南部的班瑪和久治各有1個輻合中心,中心值均為 -6×10-5/s。在400 hPa散度場上瑪多地區有1個輻合中心,中心值達-16×10-5/s。在300 hPa散度場上,除果洛中部地區處于輻合區外,其余地區為輻散區。由此可知,果洛地區高低空散度場配置為低層輻合、高層輻散,有利于降雪產生[1-2]。
3.2? ? 比濕場
3月26日夜間受高原槽前強盛西南氣流的影響,果洛地區位于比濕值較大區,其中果洛中部地區在近地層(700 hPa)比濕為3 g/kg,在對流層中上部(500 hPa)比濕為2 g/kg,果洛上空暖濕氣流較為深厚。
3.3? ? 水汽通量場
從3月26日8:00的EC細網格500 hPa相對濕度來看,果洛北部地區相對濕度在70%左右,中南部地區在35%~60%之間,到了3月26日20:00全州相對濕度明顯增加,范圍進一步擴大,中南部地區相對濕度高達85%,北部地區趨于飽和,這與實際的降雪情況相吻合。分析3月26日20:00的500 hPa水汽通量,果洛北部值為2 g/(cm·hPa·s),在南部班瑪地區有明顯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中心值達3 g/(cm·hPa·s),表明此次降雪天氣的水汽通道位于果洛西南方,過程所需水汽是由南向北源源不斷輸送。因此,充沛的水汽條件為此次降雪天氣過程提供了必要條件[3-4]。
3.4? ? 水汽通量散度
3月26日20:00,500 hPa果洛中部處于輻散區,其余地區則處于輻合區內,南北各有一明顯的水汽輻合中心,中心位于瑪沁和班瑪,中心值為-4×10-6 g/(s·cm2·hPa)。3月27日2:00,水汽輻合區范圍明顯擴大,輻合中心由南部班瑪地區擴展為中南部地區,水汽輻合加強。低層的水汽輻合為此次降雪天氣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抬升條件[5]。
4? ? 不穩定條件分析
達日站(56046)T-Td<4 ℃,濕度條件較好且具有一定的CAPE值;近地面至500 hPa風隨高度順時針旋轉,為暖平流;500 hPa以上高度風隨高度逆時針旋轉,為冷平流;高低空配置為低層暖平流、高層冷平流,有利于強度較大降水的產生。玉樹站(56029)250~434 hPa的T-Td<4 ℃,中高層濕度條件較好,近地面至500 hPa風隨高度逆時針旋轉,為冷平流,說明上游地區已有弱冷空氣入侵。
5? ? 參考文獻
[1] 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等.天氣學原理和方法[M].4版.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2] 孫俊,鄧國衛,夏炳江.川西高原中部一次極端暴雨成因分析[J].氣象科技,2018,46(3):584-593.
[3] 張芹,丁治英,楊成芳,等.山東一次歷史極端降雪過程的診斷分析[J].高原氣象,2015,34(4):1131-1138.
[4] 楊杰,楊梅,高艷春,等.河北北部兩次強降雪過程對比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7,11(1):28-34.
[5] 周之栩,尹浩,向華.2016年湖州地區兩次降雪過程對比分析[J].浙江氣象,2018,39(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