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守讓
在古代文學作品當中,跟采蓮有關的詩歌非常多,在這些詩歌中,采蓮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紅男綠女,撐著蘭舟,行進在荷花荷葉叢中,情歌款款,笑臉面映荷花,非常富有詩意。
我是在洪湖(位于湖北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邊長大的,那個時候,洪湖的生態環境極好,靠近洪湖圩埂往湖中心延伸七八里的水面,是荷花荷葉的世界。盛夏到初秋這段時間,湖中的蓮蓬成熟,正是采蓮的最好季節。每年暑假我們都要到洪湖去采蓮,我們叫作“打蓮子”。采摘來新蓮子,曬干,然后出售給供銷社,就可以換點錢補貼家用。

在我看來,采蓮的勞動非但不是詩意、浪漫的,反而可以說是非常勞累、非常艱難。
我們下湖采蓮穿的都是一些破破爛爛的衣服,腳上穿的是舊鞋,甚至破鞋,因為采蓮要蹚湖水和淤泥,還要經受如鋸齒一般的荷梗的刮磨,雙腳要深陷在淤泥中,衣服和鞋子很容易弄壞。當時本來就沒有什么衣服穿,誰還舍得穿著好衣好褲下湖采蓮呢?很多時候,我們褲子的膝蓋部分被荷梗刮破了,就將褲子方向反過來穿,將后面沒有刮壞的部分放到膝蓋前邊,當褲子的前邊和后邊都被刮破了才不得不丟棄。
其次,采蓮的勞動強度也是非常大的,從下湖開始,你就得在泥水中跋涉。有的地方荷葉荷花特別茂密,人水很深,荷花荷葉密集高聳的地方,你跋涉于其中,向上望不到天空,每移動一步,都非常艱難。即便在荷葉荷花不是很密集、比較開闊的地方跋涉,有的地方是土堆,有的地方是深水坑,行動也非常吃力,非常艱難。每次采蓮歸來,腰酸背痛,膝蓋上被荷梗刮出一條又一條紅色血痕,非常疼痛;腳上很多時候都被菱角刺扎傷,甚至菱角刺扎在肉里,要用縫衣的小針才能挑出來。
再次,我們還要防止被湖區管理人員盯上。那個時候,洪湖的采蓮區都分配給了一些以漁業作為主業的生產大隊,他們為了對采蓮區進行有效的管理,每天都有機帆船在采蓮區域巡邏,如果遇到了如我輩非法采蓮者,他們就要沒收采蓮者的所得。所以在采蓮的過程中,時時都要小心謹慎。好在他們處在明處,我們處在暗處,一般來說,我們都可以涉險過關:或暫停行動,躲在荷葉下邊,靜待他們離去;或聽到機帆船“嘟嘟”開過來的聲音,就馬上離去,不跟他們打照面。
下洪湖采蓮的那一天清晨,天還沒有亮,我就起床了,母親已經將飯做好,我匆匆忙忙扒了幾口飯,然后用荷葉包好中午要吃的飯菜就出發了。走到湖邊,天剛剛亮透。我們蹚著齊膝蓋深的淤泥,艱難地向荷花叢中進發??拷楹坠〉牡胤?,由于人來人往,早就沒有什么蓮蓬了,只能往洪湖深處進發。艱難地走啊走啊,人已經精疲力竭,也沒有找到一塊有比較多蓮蓬的地方,我幾乎要喪失信心,忍不住埋怨自己今天運氣為什么這樣不好。
過了好一會兒.我終于找到一塊蓮蓬集中的地方,這些地方荷花已經比較少了,荷葉也不是非常密集,成熟的蓮蓬比較多,放眼望去,四面都是蓮蓬,還有一些不太成熟的蓮蓬夾雜其間,采一個嘗嘗,非常甜美。再看看成熟蓮蓬,它外圍青青的,當中的蓮子呈青黑色,點綴在蓮蓬的圓形盤中,低著腦袋似乎朝著我笑,非常誘人。這時候,我疲憊的精神為之一振,腳步似乎也更有勁了,使勁地在泥中水中奔跑,采摘了一個又一個,掃蕩的地盤一塊又一塊。等到背在身上的袋子裝滿了,便找一塊大荷葉高擎的地方,躲在荷葉的蔭下,剝去蓮蓬的外殼。這時候,身上背著的東西重量大大減輕,又可以輕裝前進了。每天如是多次,然后在日頭西斜、還有一樹高的時候,開始從洪湖中心撤退。如果撤退時間晚了的話,太陽下山,就有可能迷路。
有一次,我大概是因為采蓮入迷,到了很晚的時候才知道返回。但是當我蹚著泥水走近圩埂渡口的時候,發現在圩埂渡口上有幾個穿著用風一吹就不停晃蕩的尿素布褲子的公家人在圩埂上晃悠。因為那個時候,日本尿素剛剛出口到中國,很多有門路的人就用尿素的包裝袋做成褲子穿,這是當時最流行也最前衛的服裝。當時,我也聽到有關信息,說公社正在加強對采蓮區域的管理。每天晚上都有人在圩埂上巡查,幾乎每天都有人采摘的蓮子被沒收??吹竭@種情景,我當然只能停留下來,在一個小土堆上歇息一會兒,準備讓這些巡查的人走了之后再走。天色暗了下來,我感覺到圩埂上已經沒有人走動,方才壯著膽向圩埂的渡口方向走去。在翻過圩埂的那一刻,我非常緊張,生怕他們在圩埂的里邊設置了埋伏。還好,我安然地通過了。
我急匆匆地趕路,天空沒有月亮,黑乎乎的,四周只有小蟲在嗚叫,非常靜謐。這時我似乎看到一個白色的如一堵墻的東西在我面.前豎立起來,而且愈往前走,它豎得越高。我的心里緊張到了極點,似乎整個腦袋都要炸裂開來。小時候我聽大人們說過無常鬼,當時我想這大概就是吧。聽大人們說,戰勝它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脫下自己腳上的鞋,然后朝它扔過去,扔過去的時候,只要這只鞋飛越的高度超過它的高度,這個無常鬼就無法顯示它的威力了。正當我蹲下來的時候,我猛然發現,我面前并不是什么無常鬼,而是一方水塘。由于心情太緊張,一方水塘在我的眼中竟然幻化成了一個面目猙獰的魔鬼,著實讓我虛驚了一場。
好不容易走到村邊,我終于聽到父親在夜空中叫喚我的名字。見到父親后,我緊張的神經方才松弛下來。
2018年夏天,我故地重游,放眼洪湖湖面,觸目皆是農民養魚的魚池。再往遠處看,有幾處荷花荷葉映入我的眼簾,鄉親們告訴我,那是農民在承包的湖面上種植的蓮藕。他們夏秋摘新蓮,冬天挖湖藕,生活過得非常滋潤,每家每戶都有采蓮小船一梭筏子,這種小船能夠輕輕松松地穿梭于荷葉荷花叢中,水上悠悠蕩,淤泥可穿行,他們再不像我們那樣徒手下湖,艱難跋涉于淤泥濁水之中采摘蓮子了。他們現在的生活,才真正富有詩情畫意!
(責任編輯:北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