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峻嶺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婦科術后患者周次下床成功率中的應用。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的100例婦科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把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實驗組患者成立品管圈,確立“提高婦科術后患者首次下床成功率”的主題,通過擬定計劃、把握現狀、目標設定等多個環節,對患者提出相應的策略。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率以及護理滿意程度。結果:經過一定時間的護理工作后,實驗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率遠遠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比于傳統的護理方法,建立品管圈,擬定主題可以更好的讓患者提高首次下床的成功率。值得在婦科術后患者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婦科術后患者;品管圈;首次下床成功率;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101-02
目前我們國家的醫學界研究表明,在手術之后患者應該盡量的再下床活動,從而可以有效的減少手術之后的并發癥狀,增加患者的康復情況。但是在實際的手術之后,許多患者由于身體脆弱等因素的影響沒有辦法成功下床。我們國家的婦科術后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也一直相對較低,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對品管圈在提高婦科術后患者首次下床成功率方面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經過筆者的調查研究發現。品冠圈可以有效的提高婦科術后患者的手機下床成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了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的100例婦科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把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取不同的藥物進行護理。對照組50例,實驗組5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患者入院以后,給予患者常規的護理,定期的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患者沒有相應的并發癥出現。
1.2.2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方法
在實驗組患者入院以后,給予患者常規的護理,除此之外,實驗組患者成立了專門的品管圈。品管圈以提高護理質量,提升病人滿意度為原則,品管群共有10人,其中由較高年資,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主管護師擔任圈長。品管圈的主題為:提高婦科術后患者首次下床成功率。有效的分析了患者以及家屬和護士的相關能力以及相關情況,有效的針對患者的下床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有效的督促和會議工作人員主動的提高服務意識,讓護理工作人員定期的對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身體情況進行過詢問。并針對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身體狀況提出了不同的護理方法以及護理建議。落實了有效的考核機制,讓護理工作人員有效的認識到自己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自我監控能力以及自我認知能力。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成功率以及成功數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人數=非常滿意+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進行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率分析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率進行比較,發現實驗組下床成功率超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發現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超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2。

在手術之后患者應該盡量的再下床活動,從而可以有效的減少手術之后的并發癥狀,增加患者的康復情況。但是在實際的手術之后,許多患者由于身體脆弱等因素的影響沒有辦法成功下床。我們國家的婦科術后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也一直相對較低,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對品管圈在提高婦科術后患者首次下床成功率方面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想要有效地提高婦科術后患者的首次下床成功率,就需要著力做好護理工作,傳統的會議工作之下,婦科術后患者難以得到有效的專業性的為護理。護理工作效果也相對較為一般,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的創造愉悅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氛圍,有效的引導工作服務人員的工作熱情以及工作積極性,因此,進一步的推行品管圈活動有利于婦科術后患者的首次下床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