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張小影
【摘要】目的:研究檢查兒科護理工作的實踐和質量控制效果。具體方法:本醫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間,共接診152名兒童病例,醫療部門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為了控制變量,其中對照組使用標準的護理方法,而觀察組接受專科護理質量管控,最終對比兩者的恢復情況以及病患家屬的評價。結果:最終觀察組病患的家屬對于病危護理、基礎護理、靜脈置管護理工作、等各方面評分以及滿意度均處于較高水平,比對照組效果好。結論:對幼兒進行兒科護理工作時,注重管控護理質量,提升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解決患兒的病癥,分化精細護理流程,重視細節處理,最終增強兒科科室的工作水平,使患兒與家屬更加滿意。
【關鍵詞】兒科專科護理;質量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201-01
通常,醫院的兒科科室一般接診的是14周歲以下的幼兒,處于該年齡段的幼兒尚未發育完全,免疫系統缺陷,抵御病毒的能力因此易受外部因素影響而患病,并且常常給幼兒護理工作帶來極大難度。另一方面,大多數父母要求護理工作更加人性化,也加大了護理工作的復雜度。為了符合現階段病患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要求,兒科科室更加注重護理質量的提升以及護理模式的良好轉變,促使兒科護理工作更加專業化。現階段兒科護理專業化已是兒科科室發展的趨勢,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在此方面有十分豐富的經驗。
(一)一般資料
以兒科科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間住院的152名兒童作實驗,該152例患者被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在對照組,包括30名男性患兒和47名女性患兒;其中年齡最大的為14周歲,年齡最小的為1個月。觀察組,包括32名男性和44名女性患兒;其中年齡最大的為13周歲,年齡最小的為2個月。根據統計學原理,P>0.05,實驗數據具有實際意義。
(二)方法
(1)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實現質量控制。針對兒科疾病的普遍特征,建立起質量管控、護理規范,故障排除以及家屬評分標準方面的制度。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嚴格遵循實際手術過程規章制度,并且兒科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其規則并使護理過程標準化。(2)注重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醫療機構定期對兒科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一般強化查房教學、臨床指導,兒科護理特性等內容。幼兒因為血管細小,扎針時極易出現無效的現象,兒科科室醫護者必須擁有豐厚的扎針練習經驗,提高扎針水平。定期培訓兒科醫務人員,通過具體案例對員工進行培訓和分析不僅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還可以幫助護士相互探索的工作經驗。另一方面,有必要不時地組織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考核評估,考察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并將評估成績與個人工作業績直接劃等。這樣做刺激了醫護人員的不斷進步,學習積極性更高,提高了個人業務水平,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最終增強了整個科室的醫療護理能力。(3)重視醫患溝通。患兒年齡較小無法準確地反饋病情。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在工作中平靜耐心,探查病情與患兒交談溝通,詢問身體是否感覺良好或不適。盡量保持耐心溫柔的態度注重寬慰孩子的心理,耐心護理細心聽取病情反饋,鼓勵兒童。(4)優化、改善兒童病房的氛圍。患兒年齡小,往往無法適應病房壓抑的環境,心理狀態消極。通過在病房寬敞處安裝小滑梯等娛樂設備,或是在墻壁上掛花等改善病房環境營造溫馨的氣氛。通過漫畫以及卡通動畫等兒童喜歡的娛樂活動,能夠有效地減輕患兒心理壓力,積極配合醫護工作。
(三)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研究所有的數據分析,主要借助專業數據分析軟件SPSS來實現并以科學的統計原則作為依據展開分析。具體使用的是SPSS22.2版本軟件包。數據分析工作結束后,使用例數(n)來表示數據,并以百分比(%)顯示匯總計算結果。最終結果若兩組實驗之間的對比滿足P<0.05,則證明研究仍然有意義,應繼續堅持下去。
(一)分析比較兩組實驗患兒家屬對護理質量評價
由下表1可知,觀察組兒童在病危護理、常規護理,靜脈置管護理,病房管理和隔離管理方面的得分,都要比對照組兒童要好。

醫學本身就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其中兒科面對的又是年齡較小的幼兒,他們相對于常年人,在醫學護理工作方面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兒科科室的工作更加復雜,現階段對兒科科室的主要要求之一是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以患兒為中心革新護理工作的各道工序,以人為本是醫療工作機構的工作重心。因此,本醫院的管理者通過研究分析現階段護理工作,通過堅持對兒科科室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深思熟慮,堅持深入研究和精心策劃護理工作;并以專業技能考核的結果作為個人績效評價的標準,從而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通過剖析以往的病患案例,培養醫務人員的臨床思維能力與足夠的護理經驗;加強醫護人員與病患家屬的溝通交流。
兒科科室的工作本就是相當復雜的,這就要求醫護人員更加耐心嚴謹的工作狀態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護理過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解決,堅持完善護理工作的缺漏,有效增強護理工作的質量,為患兒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病患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優化改善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使得醫療機構的工作順利進行,推動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