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強 韋菊林
【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患者診斷中應用心臟彩超的臨床價值。方法:抽取院內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40例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病人并納入觀察組,同期健康體檢者40名并納入至對照組。對比兩組的心臟彩超相關參數測定結果。結果:觀察組的LVEDd、LVFs和LVESd參數測定結果均高于對照組,而E/Ea和LVEF參數測定結果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衰患者診斷時應用心臟彩超具有分辨率高、操作便捷和診斷準確性高等優勢。
【關鍵詞】高血壓;心力衰竭;彩超;左室肥厚;診斷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250-02
高血壓為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內科疾病,好發于老年人群體。特別是近年來,高血壓臨床發病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對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隨著高血壓病程進展,容易誘發患者左心室肥厚,使得心肌負擔持續加重,而導致心肌細胞的耗氧量不斷增加,最終誘發患者心力衰竭,此類患者進行早期明確診斷對于其后續的有效治療意義重大。影像學檢查方式是患者診斷的重要措施,本文旨在探討應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病人中的診斷價值。
1.1常規資料
抽取院內自2018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的40例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病人并納入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的健康體檢者40名并納入至對照組。觀察組:男女性別比為21/19,年齡區間處于48~72歲,均值(58.6±1.2)歲。對照組:男女性別比為18/22,年齡區間處于46~74歲,均值(57.9±1.6)歲。兩組線性資料比較,P均>0.05。
患者入組標準:(1)符合臨床中關于高血壓伴左室肥厚及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2)意識狀態正常;(3)對此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性肝。腎功能異常;(2)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臨床資料不完善或依從性較差者。
1.2方法
應用我院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調節至2~4MHz,檢查過程中病人維持仰臥位,詳細探查其心臟的形態及結構,記錄患者的心臟彩超相關參數,包括LVEDd、E/Ea、LVESd以及LVEF和LVFs。
1.3評估標準
對比兩組受試者心臟彩超相關參數的測定結果。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x±s)描述,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LVEDd、LVFs和LVESd參數測定結果均高于對照組,而E/Ea和LVEF參數測定結果均低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臨床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相關心血管類疾病的發病率也不斷上升。現階段,我國臨床中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衰患者臨床發病率約為0.4%,特別是在老年人群體中發病率更是高達3%,因此高血壓疾病也成為現階段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由于高血壓疾病容易誘發患者左室肥厚以及心力衰竭,其病因機制在于病人機體內的血壓水平出現平衡失調,同時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下,導致機體內循環阻力斷續性提升,而左心室為了能夠降低外周產生阻力,因此代謝性的進行收縮力的增強,以此來實現將血液射向患者主動脈的流程,長此以往將誘發左心室產生代謝性的肥厚。與此同時,患者冠狀動脈由于長時間在高血壓狀態的影響,產生適應性的心臟肥厚情況因而誘發心力衰竭的產生。通過應用心臟彩超檢查能夠反映出病人心臟損傷程度,同時該檢查方式的安全性高以及無創性且能夠可重復操作,并且診斷準確率較高,可為臨床中患者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現階段心臟彩超也是對患者進行心臟檢查的常規項目,同時應用彩超檢查能夠有效判別患者心臟各個部位的具體病變情況,具有直觀性和準確性等優勢。而此次研究中,對于心臟彩超在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衰病人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從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的LVEDd、LVFs和LVESd參數均高于對照組,而E/Ea和LVEF參數均低于對照組。因此也提示,此類患者診斷中通過應用心臟彩超能夠更加準確的反饋病人具體病情,同時能夠對其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同時應用心臟彩超檢查具有安全性高和無創性等優勢,能夠有效準確的反映出病人病情,這也為臨床醫生的及早明確診斷以及早期有效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病情以及緩解其痛苦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對高血壓左室肥厚并心衰患者診斷時應用心臟彩超具有分辨率高、操作便捷和診斷準確性高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