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鋒 楊雪吟
[摘? ? ? ? ? ?要]?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認定作為精準資助的基礎和重要內容之一,意義至關重大。而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自2007年國家發布教財〔2007〕8號文后,時隔11年再次出臺教財〔2018〕16號文,使各項工作的開展有了具體的依據和參考。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自2013年以來,為更好地落實國家各項資助政策,即開始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認定進行探索,就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的內容及運用進行分析說明。
[關? ? 鍵? ?詞]?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量化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36-02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都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已經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等各個學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金額逐年增加,資助力度不斷加大。如何運用國家資助資金對在校困難大學生進行精準有效的資助,顯得尤為重要。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黃河水院)在學生資助工作開展過程中,為更好地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經過不斷探索、深入思考,創設了一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評定量化指標體系(以下簡稱量化指標體系),依據此量化指標體系進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認定,進而確定各類資助金額等級,以更好地實現精準資助。
一、精準認定是精準資助的前提和基礎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蔭在2017年全國省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會議上指出:當前學生資助工作的重點是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要做好這兩項工作,資助對象精準認定是前提。但在資助對象精準認定過程中,高校普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以定性認定方式居多,甚至存在當眾“比窮”的現象,這不僅不夠人性化,而且主觀性太強,很難體現資助工作“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起不到真正的救助和幫扶作用,更談不上精準資助。只有做好精準認定、精準劃定困難學生的范圍以及困難等級,才有可能給予其相應等級和類型的資助,從而使各項資助資金能精準發放,進而真正實現精準資助。
二、黃河水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體系的由來
(一)我校困難生總人數占比較高
依據國家及河南省相關政策,將困難學生分為特殊困難、困難、一般困難三個檔次,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認定特殊困難學生為在校生總人數的8%,困難學生為12%,一般困難學生為20%,共認定在校生總人數的40%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2018年為例,我校全日制在校生總人數為18737人,認定的困難生總人數達7495人。如此大數額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需要有明確、合理的依據開展工作,以實現精準認定。
(二)我校的各類資助數據量大、資助金額高
黃河水院作為水利類院校,加之在全省的學生資助工作考核中成績名列前茅,一直以來在資助名額的分配中都在平均基礎上略有上浮,全部資助名額覆蓋在校生人數的30%以上。以2018年為例,我校的國家助學金總人數5483、總金額1644.9萬元;國家勵志獎學金總人數692人、總金額346萬元;國家助學貸款總人數3178人,總金額1076.81萬元;獎助貸勤免補等各類資助總人數共計15359人次,總金額達4658.0276萬元。如此人數之眾、金額之多的資助數據,亟待提升資助精準度,也需要有明確合理的依據進行困難生的精準認定方可實現。
(三)困難生認定定性評議方式存在的問題較多
黃河水院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中,過去采用的是單純定性認定的方式。一是由輔導員的意見決定,輔導員根據了解到的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在校綜合表現,直接劃定困難學生及其困難等級;二是由班委的意見決定,通過班干部集中討論投票,劃定本班的困難學生及其困難等級;三是由全班學生投票決定,根據了解的情況,全班開班會投票選舉困難學生并確定困難等級。以上不管哪種認定方式,其主觀性都太強,沒有固定的依據和參考,很難體現學生資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更談不上精準資助。
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體系的探索及內容
(一)黃河水院就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體系的探索
我校自2013年創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體系,圍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自身屬性,從“家庭經濟狀況、節儉程度、貸款自助情況、學習態度、思想品德”五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評議,每一維指標再進行細化、量化,賦予各項指標不同的權重,作為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等級評定的依據,故而稱為“五維一體”的量化指標體系。量化指標體系的第一稿于2013年試運行,兩年后,結合方方面面的反饋意見,進行了第一次修訂。修訂后的量化指標體系完全依照國家政策中國家助學金的申請條件并分項賦予相應分值,包含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5分,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10分,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15分,勤奮學習、積極上進10分,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60分。量化指標體系第二稿試行中,我校綜合考慮實行效果,反復研讀國家政策,認為把困難學生認定等同于助學金評定亦有諸多不妥之處,進而再次修訂為當前的第三稿“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
(二)“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的具體內容
“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困難生認定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階段:家庭經濟狀況量化自評。此項總分60分,包括學生本人基本情況(10分),學生家庭經濟基本情況(30分),生源地經濟狀況(10分),認定當年突發事件情況(10分)。學生依據以上四大塊詳細的條目結合自身實際進行自評打分,匯總后即為學生的量化自評得分。此外,第一階段的量化自評,還有“本人誠信承諾”項,保證在校期間遵守校規校紀、認真學習、艱苦樸素、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并保證所填內容真實,如有弄虛虛假則需退回所獲資助并接受校規校紀處分,且該項由學生本人親筆簽名確認。這就很好地將誠信教育融入量化指標體系,體現了資助育人因素。
第二階段:班級民主評議。此項總分40分,包含衣著飾品(10分)、飲食消費(10分)、日常用品(10分)、綜合表現(10分),由全班師生結合學生在校生活是否奢侈浪費等綜合表現打分。此外,本階段有“一票否決”情況,凡在校期間有與家庭經濟狀況不符的奢侈浪費且違反校規校紀的不當消費行為者,則不符合認定困難學生條件,一票否決。在這一階段,將學生的遵守紀律、自立自強、勤儉節約、樂于助人、誠信感恩意識的培養融進量化指標體系,體現資助育人因素。
第三階段:學校綜合評定。此階段對前兩階段合計分值及評定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審核,無異議者即確認結果,從而認定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并按照所得分值高低確定困難等級。
四、“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
我們有完善的學生資助工作“四級平臺”。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和監督資助工作;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規劃部署全校資助工作;院(系)級平臺保障資助工作正常開展,負責審核學生資助各項基礎數據;班級平臺全面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真實狀況,作為保障學校資助工作開展的“眼”和“手”,初步搜集篩選相關數據資料。四級平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每個環節都公開透明。
(二)完善規章制度
我校貫徹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有《黃河水院學生資助管理辦法》《關于開展XX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級認定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和文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有相應的制度保障。
(三)規范認定程序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交申請材料后,輔導員(班主任)組織班級評議小組,根據申請材料和“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提出評定等級初步意見;之后各院(系)資助工作認定小組審核量化指標體系評議情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確定結果并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后報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學校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核查各院(系)量化指標評議結果,接受學生對評議過程及結果的咨詢投訴,并將審核結果反饋至各院(系);審核通過后在全校范圍公示5個工作日,無異議后最終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及困難等級。
(四)暢通咨詢渠道
無論是資助工作的哪一個環節,學生一旦有異議,可隨時咨詢或者投訴,我校有《黃河水院學生資助工作咨詢及投訴管理制度》,有專門的咨詢投訴電話、QQ群、微信群和郵箱。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會及時反饋各院(系)核實并據實動態調整,以保證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更加到位。
“三段式”量化指標體系的使用,基本實現了困難生的精準認定,進而使各項資助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為各項資助資金的精準發放奠定了基礎,提高了學生滿意度。而且在量化指標體系中,我校融合了大量勵志教育、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等元素,通過對在校困難大學生的正向引導,配合各類培養學生自立、自強、誠信、感恩意識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推進了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進一步促進了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真正實現了從“資助助人”到“資助育人”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六部門.《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18〕16號)[N].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10-30.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2017-10-28.
[3]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財政部教育部人民銀行銀監會關于進一步落實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的通知》(財科教〔2017〕21號)[N].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17-03-28.
[4]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關于印發陳寶生同志〈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一文的通知》(教助中心〔2018〕25號)[N].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