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荔
[摘? ? ? ? ? ?要]? 在我國歷史文化的積淀中,工匠精神是推動人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認真奮進的內在動力。工匠精神促進我國各行各業職業道德素養的不斷提升,也是激勵新一代中國人發奮進取的重要精神食糧。高職院校的教育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的培養,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當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有效實現自身教育目標,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關? ? 鍵? ?詞]? 工匠精神;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48-02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工匠精神”中的敬業精神
我們所說的工匠精神其實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其中包括許多與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相一致的精神,如敬業精神。在敬業精神當中,著重強調現代人要熱愛自己的崗位,要做到“做一行,愛一行”。不管你從事的是什么職業,一旦投身到工作崗位中,就應該做到恪盡職守,不僅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應盡的工作,還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貢獻力量。工匠精神是對每一位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因素。高職院校的主要教育價值在于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能型的人才,社會在招聘過程中,不僅要求這類人才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還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敬業精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二)“工匠精神”中的創新精神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加速,各行各業的競爭力大大增強,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在人才招聘時關注的重點。為了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國家提倡各個企業要注重培養自身的創新理念。創新精神是工匠精神中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創新精神也是當前我國時代發展的內部驅動力,在創新精神的引導下,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都開始轉變觀念、突破禁錮、銳意進取。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不具備創新精神是無法提升自身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最終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因此,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思想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
在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積淀下,工匠精神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特征,為此,將工匠精神的思想運用于高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會體現出全面育人、行為規范和行業激勵三個方面的價值,呈現獨特的教育功能。第一,全面育人。由于現代社會各行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增加,對人才的要求也較高。工匠精神是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將工匠精神融入教育當中,培養出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第二,行為規范。在當今時代,對于專業技能型人才來說,工匠精神是其重要的行為規范指導思想,在工作當中會發揮巨大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工匠精神行為規范大致可以分為自律和他律兩種。自律指的就是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當堅持工匠精神,對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進行嚴格約束,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進而獲得客戶的信任。他律主要指的是在工匠精神的指導下制定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通過管理制度約束員工和企業的工作、行為。第三,行業激勵。近些年,工匠精神在社會各行各業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工匠精神對企業引進先進文化、激勵員工有著重要意義,推動著一個行業整體的進步。工匠精神是我國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也是保持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樹立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規范,讓學生嚴以律己,樹立遠大的職業目標,并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重點在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但是在學生職業素養的引導方面卻做得不夠。近些年來,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了較多優秀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如果可以將“工匠精神”的思想融入教育當中,不僅可以大大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培育工匠精神是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實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來看,其中的許多內容都與工匠精神的思想相一致。為此,在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當中融入工匠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體現,是對大學生開展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形勢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工匠精神在工作當中體現為一個人的職業道德規范,這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之一。為了加強社會對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視,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在《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當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工匠精神的建議,將其作為提升人才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教育部也對培養工匠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部分高職院校已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增加了工匠精神培養的內容,結合學校專業背景對工匠精神的價值進行進一步說明,并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思想、制度等方面加入工匠精神的內容。
(三)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
當前,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很容易就業,但是就業之后的穩定性不高,高職畢業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流動較大,在一個單位中工作時間不長會跳槽到另一個單位。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樣的,除了外在因素之外,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職業素養不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內部因素。如何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需要關注的重點話題。為此,在新時代高職院校要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就必須適應當今時代對高職畢業生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自我發展的需要。
三、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
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具體來說,就是培養高職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和工作觀念。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院校、教師、學生要共同配合。教師在工作當中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有著較大的影響。為此,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在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學生也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充分借助教師的引導。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師應當積極了解當前學生畢業之后的職業范圍,深入了解相關企業的內部工作狀況和當前最前沿的學科專業理論,并引進一些關于工匠精神的真實案例。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可以靈活引用這些案例,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專業、正確認識職業定位的基礎上,對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產生敬畏之情,并向良好的工作態度、職業道德方向靠攏。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加深與學生的交流,通過談話、活動等方式,了解當前學生對自身的專業、未來工作的困惑,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學生建立專業自信、職業自信。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通過個人專業技能的提升來提高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豐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能
高職院校應當確立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的地位,在工匠精神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計劃,從而進一步確定具體的工匠精神培養方案。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關注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的正確引導,關注學生對時事熱點有清晰、正確的認識,但是在職業素養的培養上面卻有所欠缺。學校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采取合理措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職能,在其中加入對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內容。除此之外,還要緊緊把握學生剛剛入學的頭兩年,抓住學生形成正確職業觀念的重要階段,對學生開展工匠精神引導。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材施教
首先,在思政教育當中融合工匠精神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學校的教學特點等方面出發。要分析學生所學的專業、職業發展的方向,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職業價值觀引導,采取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對于不同專業而言,學生在入職后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而且專業學科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都存在較大差異,那么就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工匠精神培養。其次,從本質上來講,工匠精神其實就是職業道德當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工作崗位對高職畢業生的基本職業要求。高職學生在職業生涯當中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個人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為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正確認識工匠精神培養在學生職業生涯當中的重要價值,從學生的專業性質、工作性質等方面出發,建設正確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樹立工匠精神,為學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四、結語
“工匠精神”是我國傳統手工制造業當中十分重要的職業精神,而在當今時代,它已經被引入各行各業,引導著人們不斷追求創新,克服困難,精益求精。在高職教育當中引進“工匠精神”,可以有效解決學校在培養學生綜合職業道德素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上的不足,這不僅是高職院校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是高職院校輸出人才滿足時代要求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王芳,曹云峰.工匠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內涵及培育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7(12):95-96.
[2]王蓉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56-58.
[3]王靖高,金璐.關于高職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幾點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3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