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軍
[摘? ? ? ? ? ?要]? 從語文課程標準和對口高考考綱的解讀入手, 以近三年的對口招生考試真題的分析為切入點,深入地分析了對口高考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角度和備考建議。
[關? ? 鍵? ?詞]? 對口考綱解讀;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64-02
在高考指揮棒下,有老師抱怨課改理念是好的,但現在誰也擺脫不了應試教育,很無奈;有老師過于強調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語文教學最基本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語文應用能力。針對這些現狀,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調整思路,讓課改在高考的框架下進行,既能讓學生考試考得好,又不讓學生思維僵化。因此,關鍵在于轉變中職教師的思想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持久發展。
《高中語文課程新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是指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地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筆者將從兩方面對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進行闡述:(1)解讀2015年湖南省對口高考考綱及近幾年真題。(2)培養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備考建議。
一、解讀2015年考綱及歷年真題
我省對口高考的考試大綱從2012年開始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列入了高考的范圍,按照考綱設置的題型及分值比例,綜合實踐活動占試卷總分的8%,大約10分??v觀近幾年湖南省的對口招生考試語文試題,命題趨向由以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化,注重考查學生解題所需的能力的培養和積累?;A知識的考查難度在降低,而對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形式在擴大、能力層級在提高、覆蓋面廣。
2015年對口考綱明確要求,考試的基本要求分為三大部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能力;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
而近五年的真題對于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覆蓋了這三大要求,現綜合如下。
1.能正確地遣詞造句、聯句成段(要求層級: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例如:2011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1題、2014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7題——仿寫句子;2015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8題——感悟啟示題。
2.語言簡明、連貫、得體(要求層級: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例如:2011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6題——排序題;2012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5題——對聯的類型選擇題;2013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6題——聯語的對仗、2014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8題——擬寫新聞標題。
3.能根據特定的情景口語、簡明準確地表情達意(要求層級:應用能力)
例如:2011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2題——口語交際題;2012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7題——勸說類表達題;2015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7題——概括提取信息題。
4.能借助文字、圖表等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層級:應用能力)
例如:2013年湖南對口真題:語文綜合實踐部分的第18題——下定義題。(5分)
5.注重知識的應用性和適用性,根據學生學習、就業的基本需要考查口語交際和應用寫作能力(要求層級: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
例如:2011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25題、2012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4題——應用文改錯題;2011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35題、2012年湖南對口真題23題、2013年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9題、2014湖南對口真題的第19題——應用文寫作:說明書、賀信、申請書、通知。
綜上所述,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遣詞造句能力、設計語文活動能力以及應用文寫作能力。
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類的題型除了上述真題呈現的基本題型外,我們預測還可能涉及到以下幾大類型:(1)訪談類;(2)學習交流類;(3)圖表解讀類;(4)信息提取類;(5)建議類;(6)欄目設計類;(7)辯論類等,我們在復習時各類題型都要進行方法與解題技巧的指導,以不變應萬變。
二、培養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備考建議
(一)指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開闊眼界、提高文化素質
1.指導學生關注尋常百姓家門上的對聯,提高語文能力
從近年的高考語文命題來看,凡是在生活中廣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都是高考所關注的,為此,近年高考語文試題出現了對對聯的考查。高考試題里,對聯的寫作占有較大的分值,也是近年高考語文試題的一個亮點。對聯的寫作,對駕馭語言的能力要求極高,因此在備考中,僅僅是跟學生講理論是不夠的,空洞和抽象的理論不能吸引學生,單獨的一兩個例子也不能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應當把眼光投到豐富的生活中去。關注中國人大門上的對聯,讓學生在平時注意留心平常百姓家門上的對聯。讓學生關注隔壁鄰居門上的對聯;讓學生關注路兩邊人家門戶上的對聯;抄錄好的對聯;過年過節時自己抒寫一副對聯。就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養成了關心身邊事物的習慣,語文能力提高很快,面對高考,自然應對如流。
2.關注電視、文藝演出、新聞報道中串聯詞的寫作
文藝演出、新聞報道中的串詞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結合,指導學生在關注時事與娛樂信息的同時來關注語言的藝術魅力。
3.關注報紙雜志、街邊路牌中廣告詞的寫作
最生動、最形象、題材最廣泛的廣告詞就在學生身邊,就在報紙雜志、街邊路牌上。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指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評判這些廣告,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了解并體味各種公益廣告的深層含義,這樣才能寫出好的廣告來。例如,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廣告: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
近年的考題中出現的擬寫廣告語、對聯、節目的串臺詞、新聞標題或一句話新聞等,就是有意識地引導廣大考生注重語言的實用性。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人生,讓學生在生活中關注語文,在語文中關注生活。
(二)指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
在高考題當中經常會考查“詞語、句子含義的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本文、本段的感悟與啟示”等,其實這就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考察,但學生在處理這類高考試題的時候,就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語言知識進行積累,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在朗讀中豐富我們的知識積累
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挥胸S富的語言積累,才能做到“厚積薄發”。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在朗讀中才能與作者對話,才能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因此,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動情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提升。我們可以借助早讀讀本、課外閱讀、讀書會等媒介來豐富我們的語言知識積累。
2.在用心關注中深化語言積累
我們要養成用心觀察、體驗生活的習慣,發現生活中的情和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表達觀點、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語文課堂之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科學、歷史、文化、道德、藝術、社會、人生以及現實、未來等各個領域的綜合性知識表述。在關注中積累,在關注中提升。
3.在表達中沉淀積累
基于近年對口高考命題趨向由以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化,注重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教師在備考復習中,要通過鮮活多樣的語文材料,通過口語和寫作渠道,多層面、多角度地訓練、鞏固表達能力、探究能力等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始終以關注生活的態度,積累知識,備戰高考應用能力方面的考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合理時機,設計靈活形式,讓學生練習說話,讓學生把學到的語言材料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并沉淀積累。
(三)有針對性地進行應用文寫作訓練
考試大綱明確要求了解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及語言特點,能運用與學習生活就業相關的常用文體(應用文)進行寫作。
應用文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一種文體,應用文寫作是我省高考的一重要板塊,是歷年高考的必考知識點??v觀我省近幾年對口高考語文試題,應用文寫作是必考點,考試真題涉及說明書、賀信、申請書、通知、征稿啟事、倡議書、表揚信、求職信、一般書信等,這些應用文卻與我們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凸顯了職業教育的特點。
因此在備考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應用文寫作訓練,依據考綱要求對21種應用文進行格式、語言、表達三方面的強化訓練,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熟練掌握21種應用文的基本格式。
2.認真閱讀試卷提供的寫作要求,掌握主要信息。
3.注意應用文的結構和書寫規范、一輪復習針對每一類文體都要進行訓練。
4.沖刺階段對??嫉膽梦倪M行格式化訓練及一對一寫作及講評訓練。
對口語文教學是新生事物,對于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角度多樣化,試題可變性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切實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和實踐,還要抓住適當的時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重要的傳統節日,組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系列實踐活動。要經常讓學生擔當角色,參與表演。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活動,在實踐中思考。這樣學生才能有所思、有所悟,才能真正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鉆研是一個漫長而又充實的過程,對口教學我們探索的時間很短,已有的積累太少,這仍需要我們不斷反思、不斷鉆研、不斷改進。我們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