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楊

摘 要:目前,農村電商已經成為重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從新型電商主體培育、電商人才引進與培養、打造差異化農產品、構建農村“共享物流”、大數據運用等多個角度出發,論述了重慶農村電商創新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重慶;農村;電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095-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 ? ? ? ? 文獻標志碼:A
1? 加強宣傳引導,培育新型電商主體
只有加強宣傳引導,讓更多的人掌握電子商務技術,才能更好地發展好電子商務。要想促進農村電商的進步與發展,要在加強宣傳引導的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培育新型電商主體,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綜合素質[1]。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增加財政投入,綜合統籌,統一規劃,集合各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專業、高水平的人才培訓活動[2]。
2? 引進與培養電商人才
為了解決農村電商人才缺乏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人力資源,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整合農村電商的“領頭大軍”、青年“創業大軍”、中年“服務大軍”、婦女和老年“服務大軍”,形成完整的農村電商人才體系[3]。
3? 打造差異化農產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店”的新業態
為解決重慶農產品缺乏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化程度低、缺乏影響與知名度的問題,有關部門應根據當地的特色,實施產品差異化、電商品牌化戰略[4],提高產品競爭力。重慶農村要在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優勢的基礎上,遵循以“一村”培育“一品”、以“一品”做響“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這一理念,明確農產品的定位,提高營銷能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4? 發展多樣化配送模式,構建共享物流體系
物流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交通設施,通過公共班車運輸快遞商品,與快遞企業和副食批發中心合作,將農村的摩托車、私家車等充分利用起來,構建共享物流體系(見圖1)。
5? 加強互聯網建設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科技時代、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時代,一切都要通過數據說話。政府除了要堅持傳統的“要想富先修路”理念,完善交通線、建立交通樞紐之外,還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完善信息設備。堅持數據第一的觀點,通過對數據進行具體、有效、科學的分析,開展管理與決策工作,出臺相應的政策,解決農民最緊要的問題,保證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長遠性。各縣域應該分清工作主次,把握重點,建立以農產品環境監測、產品溯源、產量數據、產品品種等為基礎的綜合性數據管理平臺。堅持數據先行的原則,用數據傳達農產品的綠色、有機、安全等信息,實現從“人找信息”到“用信息找人”的轉變。
作為新興行業,農村電商已經滲透在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成為重慶經濟的增長點,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扶貧的壓力,促進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慶各地區應該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借鑒其他省份及地區的成功經驗,揚長避短,通過開展推動電商發展的活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領農民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楊永超.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商發展動態及創新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5):58-60.
[2]穆瀾.O2O模式在農產品流通體系中的應用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7(3):105-107.
[3]范林榜.農村電子商務快遞下鄉配送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2016(9):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