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獻
摘 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縣級職教中心為鄉村經濟發展服務的宗旨。縣級職教中心應積極適應新形勢,推進教學內容改革,突出培養就業能力,鼓勵教師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增強教學交互性,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關鍵詞:縣級職教中心;農學;職業技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164-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9.2? ? ? ? 文獻標志碼:A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縣級職教中心為鄉村經濟發展服務的服務宗旨。方案提出要“加強省級統籌,建好辦好一批縣域職教中心”“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廣大農村培養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農學專業是與鄉村經濟最為密切的中職專業之一,應突出技能培養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從多年教學實踐來看,要進一步做好縣級職教中心農學專業技能培養工作,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突出就業能力培養,推進教學內容改革
農學專業實踐性較強。剛畢業的中職學生缺少足夠工作經驗或所學知識與企業需求脫節,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單位認可。縣級職教中心的優勢是人才培養更符合縣域經濟發展需求。因此,在確定教學內容之前,必須到企業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崗位要求,找到對應的知識和技能模塊。根據需求制定教學計劃,明確教學內容和具體要求,選擇最為合適的教材[1]。如果現行教材與教學需求相去較遠,則需要聯合企業,共同開發校本教材進行補充完善,形成國家、省級、地方和校本等4級課程體系。
2? 鼓勵教師及時更新專業知識
農學專業教師必須經常參加生產實踐,掌握專業發展動態,熟知農業生產實踐活動當中的新技術、新應用[2]。以南宮市為例,黃韭是傳統特產,借助網絡銷往了大江南北;釀酒高粱和黃秋葵是近幾年興起的經濟作物,發展勢頭較猛,受到規模化農業生產企業的關注。南宮市職教中心教師要掌握黃韭和釀酒高粱種植管理技術,還應具備網絡營銷知識。教師不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就無法保證學生掌握縣內涉農企業所需的專業知識。
3?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交互性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徹底改變了“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具有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更高的教學效率。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把農業生產場景引入課堂教學中,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比如,在種子質量檢測技能教學中,把小麥種子凈度分析過程、小麥種子千粒重測量做成動畫,在動態演示的同時,讓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學生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教學內容還可以上傳到班級QQ群中,供學生反復觀看學習。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與學緊密結合,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4? 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校企合作有助于學校清楚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傾向,并進行針對性的人才培養。縣級職教中心應充分利用貼近農業、農村的有利條件,與農業生產合作社、大型種子生產企業、農資公司等進行合作。利用學校資源,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班;派遣專業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及時了解縣域農業企業生產、管理存在問題,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教師可以把收集到的生產資料編輯成教學案例,利用案例形式來呈現教材內容,增強教學針對性和目的性。
5? 結束語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職業教育改革深入,農業技能人才培養已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之一。縣級職教中心應適應新形勢需要,及時進行市場需求調研并調整辦學方向。做好農學專業技能培養工作,培養出更多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實用型農業技能人才,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商小玉,郭永鎖.中職農學專業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學周刊,2014(19):41.
[2]管春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農學專業課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9):68-69.
[3]李海龍.農村中職農學專業“學校+企業+農戶”教學模式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6(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