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謝慶豐
摘 要:分析了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現狀,從提高思想意識、完善工程建設和加大投入力度3方面提出具體的改善途徑,為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環境;林業工程;工程建設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082-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2? ? ? ? 文獻標志碼:A
1?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現狀
1.1? 資源損耗
我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但是龐大的人口數量拉低了人均資源占有率。我國某些地區甚至以資源消耗為代價,來提升當地經濟。過去黑龍江部分林場對原始森林過度砍伐,以生態資源換取經濟發展,謀求高利潤。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禁止開采原始森林,但是生態環境已經遭受了一定損害,恢復困難[1]。
1.2? 意識松懈
國民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人的生態環保意識比較差。一方面,有的林業工程建設人員對生態保護的概念不強,生態林業建設屬于起步階段,導致林業建設工程體系不完整、機制不健全;國家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經濟投入不足,法律法規也不夠全面。另一方面,部分群眾環境保護意識不高,在生活或者旅游中,無意識地破壞了森林生態環境。因此,我國生態林業建設的現狀不容樂觀。
1.3? 技術落后
在建設生態林業工程過程中,技術落后導致出現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生態林業建設的質量和進程。如某地區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由于樹種比例失衡,樹種單一、結構簡單、穩定性差,出現了很嚴重的病蟲害問題,不能充分發揮生態林業的防護功能。
2? 加強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與途徑
2.1? 提高思想意識
生態林業工程是根據生態學、工程學、林業學,對某一區域進行設計、建設和改造,使其形成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復合型人工生態工程。這是一項涉及自然、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大工程。需要從整體上協調生態經濟系統,提高綜合效益,才能促進生態林業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先,生態林業建設的管理人員應該提高管理意識,落實好生態林業建設工作。其次,人們應該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再次,政府應該出臺詳細的法律法規,對生態林業建設工程作出具體規定。
2.2? 完善工程建設
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過程中,應該做好每一環節的工作,完善工程規劃。在工程建設前,要考察實地情況,不同區域的工程建設是不同的。在選擇樹種時,應先探明草本植物與環境的關系、木本植物的種間和種內關系。發揮生態林業的功能,保護生物群落,改善環境。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過程中,加強林業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施工效率。在建設完成后,林業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后續的維護工作。政府部門應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對林業建設的重視程度[2]。
2.3? 加大投入力度
當前,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技術不完善,技術人員應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幫助我國生態林業建設快速發展。在林業建設現場施工中,要加強對施工設備、施工技術和施工人員的監管,從整體上提高生態林業的工程質量。部分地區由于經濟限制,不能落實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這就需要政府的資金扶持。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前期的投入資金比較多,但對生態和社會的回報是不可估量的,應樹立長遠的發展理念。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一方面幫助人們解決當下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崗位,間接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3? 結束語
生態林業工程是一項跨世紀的生態建設工程,關系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當下的必然選擇。分析了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現狀,從林業人員、普通群眾和政府等角度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對推動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沈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與途徑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12):108.
[2]鞏常林.試析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與途徑[J].農業與技術,2015,35(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