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保
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技術融合發展,使得如今的網絡安全風險疊加、異常復雜。從1989年開建互聯網到1994年完成聯網,再到如今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相關產業飛速發展,網絡安全伴隨我國互聯網發展一步步演進升級,同時又始終立足于我們發展中大國的實際。
當前的實際,一是我國比美國等很多發達國家鋪的網絡廣、建的基站多,城鎮鄉村一樣建,從網絡角度改善了農村和邊疆教育和醫療條件,提高了邊遠地區人口素質和文明水平,促進了扶貧事業,有助于減少因貧窮發生相關風險的可能,更好維護了安全和穩定。
二是電商滲透到城鄉村落,解決大量就業,縮小了購物成本,從網絡建設角度保障了人們的發展權。這些有益于群眾和社會的事業得到廣泛認可,而維護群眾和國家的利益本身就是網絡安全的目的。
三是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和自媒體發達,拓寬了獲取信息和社交溝通的渠道,保障了基層群眾的知情權。政府持續力推網絡提速降費,提升了民眾網絡權益的獲得感。網絡成為群眾生活的一部分,群眾成了網絡安全最大的防護力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信息不公開、不對稱等引起的猜忌、思想混淆甚至惡意利用。
網絡安全立足于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實際,當然前提是要在技術上打造堅實的基礎。
過去很長時期,我們在網絡核心技術和關鍵基礎設施方面受制于人,這成了我國網絡安全的軟肋。這些年實施網絡信息核心技術設備攻堅戰略,推動高性能計算、移動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統等研發和應用取得重大進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網絡安全的狀況。在此基礎上,我國網絡設備制造商、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努力創新各自涉及的技術,加強關鍵網絡設施維護。政府則積極主導建立信息安全和數據管理體系,促進了信息安全和開放共享標準更加規范,規避數據失控帶來的風險。
當前階段,信息互聯網技術正從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演進,面對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深度融合,保障網絡安全也需把握和適應新的趨勢。
首先,網絡安全將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矛盾中曲折推進。逆全球化使國際局勢變得更加復雜,技術交流、打擊網絡犯罪等領域的密切合作,以及國際互聯網治理多邊體系的推進都可能面臨威脅,某些國家利用網絡技術優勢干預他國的沖動加劇。在此形勢下,遏制威脅國際和平的網絡空間軍備競賽、網絡空間沖突和信息技術濫用,控制網絡安全風險,防止有特殊目的、針對性更強的網絡攻擊,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平利用網絡空間和依法治理網絡空間,更顯重要。
其次,網絡安全將在與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的交融和平衡中前行。要統籌網絡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以經濟利益、科技創新、文化差異擠壓網絡安全,因為安全是一切發展的前提。我們要在網絡安全與各方面關系上,把握好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短期的平衡和適度。
第三,網絡安全將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挑戰中發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帶來巨大生活便利和經濟效益,但也帶來更為復雜的網絡安全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可以嘗試“借力打力”,把人工智能應用到網絡安全中,比如使其實現自動檢測、整合問題信息并能提醒專業人員分析解決。
第四,網絡安全在開放共享與管理秩序中博弈互動。網絡的開放共享與網絡的管理秩序互為條件。為此,要依照有關制度規章管理好網絡,依法治理網絡,鼓勵公民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維護網絡秩序并促進公平利用和共享網絡資源?!ㄗ髡呤潜本┐髮W中國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