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李司坤
勞拉與新婚丈夫原定23日開始蜜月旅行,當他們興沖沖趕到曼徹斯特機場時,卻被告知旅行已被取消;剛剛在墨西哥坎昆度完蜜月的詹姆斯和瑞貝卡,正苦于不能搭機返回曼徹斯特的家;而來自英格蘭的萊恩在突尼斯度假時向媒體求救,稱他被當地酒店“扣為人質”,要求支付旅行社未付費用……這些畫面近兩日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因為當有178年歷史的英國旅游業巨頭托馬斯庫克在當地時間23日凌晨宣告破產時,證實還有60萬名度假客戶散落在世界各地,至少15萬英國公民無法回家。不僅如此,該公司在全球十幾個國家的2萬多名雇工,也在一夜之間丟了工作。從22日起,代號為“馬克霍恩”的遣返游客行動已經啟動,據悉,這是英國政府在二戰后最大規模的撤僑行動。
和平年代最大規模撤僑
據路透社報道,英國民航局在當地時間23日凌晨2時宣布,這家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運營商已開始進入破產程序,所有航班和預訂都已取消。
英國報聯社(PA)23日稱,22日,該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經過一整天的談判之后仍未能得到維持繼續運轉的2億英鎊額外資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援引該公司的一份聲明內容稱,其董事會“得出的結論是,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強制清算”。托馬斯庫克集團CEO范克豪澤為此向客戶、員工、供應商和合作伙伴道歉:“這對于這家開創了一攬子旅游項目并使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人的旅行成為可能的公司而言,是極為悲痛的一天。”
路透社評論稱,該公司的倒閉有可能在世界各地引發混亂局面,度假者會被困在遠在果阿、岡比亞和希臘等地的酒店里,因為這些地方的酒店都沒有收到公司的付款。從長遠看,托馬斯庫克的倒閉將讓燃料供應商蒙受損失,并迫使其遍布英國大街小巷的數百家旅行社關閉。同時,它的倒閉在全世界范圍內影響2.2萬人的工作職位,其中在英國就有9000個。
希臘克里特島旅游協會主席弗拉塔季斯說,托馬斯庫克破產的消息相當于該島爆發一次“7級地震”,克里特島上有大量酒店與該公司簽有合同。
英國交通大臣沙普斯23日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英國政府和民航管理局已租用數十架專機,免費將托馬斯庫克的旅客送回國。這次代號為“馬克霍恩”的大規模撤僑行動,目的是要將目前所有通過托馬斯庫克公司出行的旅客帶回英國。英國《金融時報》23日稱,這是英國在和平年代最大規模的撤僑行動,超過了英國君主航空2017年倒閉后實施的政府行動。據CNN23日報道,當年君主航空的撤僑行動讓英國納稅人付出5000萬英鎊,而托馬斯庫克的撤僑行動成本“大約是那次的兩倍”。
不過,英國首相約翰遜已承諾幫助因托馬斯庫克破產而滯留的旅行者。他在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途中對CNN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無論如何,國家必須正確地介入,以幫助陷入困境的度假者。”英國外交大臣拉布也保證不會讓旅行者滯留海外,但他同時強調除非有“良好的戰略性國家利益”,否則政府不會“系統性地介入”以拯救該集團。
全世界第一家旅行社
據CNN介紹,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運營商之一,破產前的托馬斯庫克以向全球60多個目的地提供“廉價旅行假期套餐”而聞名,其旅游產品成為普通中產階級家庭負擔得起的度假熱門之選。2018年,托馬斯庫克為全球超過1900萬客戶提供了服務。
該公司的創始人托馬斯·庫克是英格蘭一名浸信會的牧師和一位積極的禁酒工作者。他認為酗酒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社會頑疾的根源。于是在1841年7月5日,托馬斯·庫克包租了一列火車,將570名支持禁酒者從英國中部地區的萊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參加禁酒大會。往返行程12英里,每位參加者收費1先令(相當于今天的3英鎊),免費提供午餐及小吃,還有一個唱贊美詩的樂隊跟隨。
這次活動大獲成功,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次商業性旅游活動。同年,托馬斯·庫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標志著近代旅游業的誕生。在隨后的幾十年中,該公司針對英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擴展了酒店、度假村、郵輪和航空公司等業務。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托馬斯庫克依然生存下來。但近年來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速度驚人。自2018年5月以來,公司股價更是下跌了96%以上。2018年初,托馬斯庫克市值還超過25億英鎊,僅僅11個月后,便只剩5.5億英鎊。公司公布今年上半年的虧損高達14億英鎊。公司CEO范克豪澤此前將巨額虧損的原因歸咎于“去年夏天的熱浪持續到今年”“海島游的漲價降低了客戶對冬季陽光的需求”“英國脫歐不確定性導致客戶推遲度假計劃”以及“來自旅游業同行的激烈競爭”,等等。
英國《旅游周刊》的新聞部主編基利說起托馬斯庫克破產的原因時稱,“在人們開始轉向互聯網的時候,它仍在新管理層的決策下擴展門店”。
“脫歐肯定會對市場信心造成影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托馬斯庫克的破產有企業經營失誤的問題,把這個賬全算在脫歐上顯然不對,但對旅游業這樣倚重市場融資、需要穩定客源的行業,脫歐造成的沖擊肯定小不了。而且脫歐可能會帶來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之間人員流動上的障礙,也會對旅游業形成負面預期。
中國復星欲收購未果
據BBC報道,從22日起,空無一人的專機已經開始從英國出發,最快從周一就會開始將旅客運送回國。
托馬斯庫克的破產在亞洲產生連鎖反應。在23日的香港股市早盤交易中,中國復星旅游文化集團的股價一度下跌5%以上。復星集團創始人郭廣昌是托馬斯庫克的股東之一。不過,復星旅游文化集團23日發表聲明稱,復星一直是托馬斯庫克的“小投資者”,并且在董事會沒有代表。據BBC報道,中國復星集團在今年8月曾一度接近收購托馬斯庫克75%的旅游業務,并參與注入9億英鎊的疏困資金。但近期托馬斯庫克的債主要求它再籌集2億英鎊疏困資金,從而導致此前的協議流產。
托馬斯庫克跟中國一直有些小淵源。20世紀初,由于赴中國的西方人越來越多,托馬斯庫克出版了第一本中國旅游指南,供去往北京、天津、山海關、沈陽、大連等地的旅游者使用。1906年,該公司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給去往遠東和歐洲的商旅人士提供出行服務。之后,托馬斯庫克先后在上海、北京設立代辦機構,而中國旅游業務也逐漸被該公司以及美國運通等公司壟斷,這也促進了中國第一家旅行社的創立。2015年,由托馬斯庫克集團與中國復星集團合資的托馬斯庫克中國公司(托邁酷客)成立,在上海和北京設有辦公室。
相對而言,托馬斯庫克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比較低,而在歐洲,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它的破產令不少英國人有些傷感。英國旅游評論家考瑟斯特說,英國人是“與托馬斯庫克一起成長的”,BBC23日也評論說,托馬斯庫克稱得上是英國人的“一個共同記憶”。▲
環球時報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