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巖
摘要:隨著網絡直播的盛行,網絡直播中慢慢凸顯出一些倫理問題需要引起關注。主要表現為直播內容雜亂,網絡直播容易誘發群體性事件,“網紅”效應影響青少年價值選擇。其原因主要是相關的法律監管不到位,直播平臺對一些違規直播內容采取放任態度,網絡主播和網友的道德意識淡薄。對此,需要各方面相互協調,解決網絡直播中的倫理問題,為廣大網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直播 道德缺失 治理舉措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049-02
一、當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倫理缺失現象
1.直播內容繁雜
自媒體技術的發展讓直播越來越大眾化,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直播行列之中,直播內容也更加繁雜多樣。如此繁雜的直播內容也必然導致了違規直播的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直播內容低俗色情血腥暴力。部分主播本身道德水平低下,為了引起關注,直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內容,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對網絡環境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第二,女性群體被過度消費。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各直播平臺大都采取“美女效應”,女性主播為了吸引更多的粉絲,也都走性感美女路線。因此,過度消費女性群體也是網絡直播中倫理缺失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
2.網絡直播容易誘發群體性事件
網絡直播互動性強,網友可以通過彈幕的形式及時與主播進行溝通交流。這種互動性強的特點拉近了主播與網友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兩者之間的親切感。但是因為對主播的喜愛程度不同或者對某一問題的觀點有差異,網友之間往往會形成論戰。這種論戰慢慢的就會發展成為對罵甚至是線下約架,如果不加以管理容易發生線下暴力事件。
3.“網紅”效應影響青少年價值選擇
“‘網絡紅人是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1]廣大青少年看到各網紅主播整天悠閑自在、游戲娛樂就有許多粉絲追捧,就能獲得大家的關注,賺取豐厚的打賞,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價值追求與價值選擇。
二、網絡直播中倫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當前網絡直播中出現了許多倫理缺失的問題,深究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法規不完善,部門監管不到位
雖然近幾年我國陸續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但還是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不能準確、及時地制約相關違法行為。現存的法律法規沒有對直播內容進行一個明確的界定,對于直播中存在的違法行為,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劃分。導致許多主播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直播內容已經違規。第二,網絡監管具有滯后性。網絡直播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直播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移動平臺隨時隨地進行網絡直播。這也必然導致了監管的滯后性,不能及時查封違規直播,使監管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直播平臺責任缺失
直播平臺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當前網絡直播中倫理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為了獲取利益,對主播的違規行為持放任態度。主播作為各直播平臺經濟鏈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益的真正載體。因此,各直播平臺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對各主播的違規行為持放任態度。有些甚至鼓勵主播通過低俗表演來吸引更多的粉絲以獲利。第二,直播平臺之間的惡性競爭嚴重。各直播平臺為了獲得更大利益,不惜一切手段爭奪網紅主播。
3.個別主播和網友自身道德水平低下
首先主播之間競爭激烈,為了吸引更多的粉絲,有的主播通過在網上雇傭網絡水軍、噴子等方法,詆毀競爭對手,惡化直播環境。其次,部分主播自身道德覺悟本來就比較低,直播內容消極低俗,再加上網友的煽風點火,使得直播內容更加不堪入目。作為網絡直播受眾的網友,自身道德修養水平低下,也是造成直播中倫理缺失的重要原因。部分網友為了滿足其好奇心、獵奇欲,在觀看直播中故意發一些挑逗性的言論,慫恿主播做一些有違規定的行為,主播也借此獲得觀眾們的打賞。正是由于這些觀眾們的惡趣和獵奇欲為主播打開了財路,刺激越來越多的主播直播低俗內容。
三、網絡直播中倫理缺失的對策
1.完善網絡直播法規,加強對直播內容的監管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2]建設網絡法規和落實網絡監管是營造綠色健康網絡直播環境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后進行網絡治理的關鍵所在。一方面,相應的立法建設必須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以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3]第一,法律的制(下轉第48頁)(上接第49頁)訂要更加細化,對問題直播不僅僅要追究直播平臺的責任,更要把責任落實到主播個人,加大懲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第二,“對直播內容有一個合理的界定,詳細劃分允許直播內容和禁播內容的界限。”[4]一方面對繼續播放禁播內容的主播采取零容忍態度,依法追究其責任。另一方面,加強對直播內容的監管。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其職責,依法對各直播平臺各網絡主播做到有效監管,實行實名制和黑名單制度,對違規直播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管和處罰。
2.直播平臺加強自律,承擔好相應的責任
直播平臺作為網絡直播的運營者必須加強自律,承擔好相應的責任。第一,平臺內部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行業的發展需要堅持正確的道路,符合相應的法規。各直播平臺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斷創新直播內容,這樣才能在行業中立足。第二,加強自我管理,自我凈化。平臺內部要制訂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入駐的新主播實行審核,不定時抽查各直播間內容是否違規,對違規直播間及時進行警告與查封。第三,各直播平臺之間加強合作,改善行業競爭環境。當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由各直播平臺之間的惡性競爭引起的。因此,各直播平臺之間應加強合作,不斷改善行業競爭環境,實現資源共享,形成一個良性的行業發展模式。
3.各主播網民提高自身道德覺悟
網絡直播中倫理問題的出現與各主播網民自身道德水平低下有直接關系。因此,在網絡直播中各主播和網民提高自身道德素養對于建設綠色文明的網絡環境顯得尤為重要。網絡主播作為一個傳播者,自己的言行備受粉絲的關注,對粉絲的行為會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有職業道德,有高尚的個人品德,需要規范自己的言行,對廣大網民起到道德引領作用。作為網絡直播受眾的網民,要培養自己具有高雅興趣愛好,理性選擇觀看內容。網民們的興趣愛好主導著直播行業的發展。引導網民培養高雅的興趣愛好,直播行業也會迎合網民們的興趣愛好,直播內容就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積極向上。
四、結語
網絡直播在豐富我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倫理問題。要立足現實,從實際問題出發,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原因,提出策略,為當前飛速發展的網絡社會作出一點理論貢獻,為建設安全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提供一點理論參考。當然,社會在不斷發展,一些新的問題也會不斷出現。只有放眼未來,才能不斷進步,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白蛟.傳播學視域下網絡紅人現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本書編寫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以法治觀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
[3]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2-17.
[4]吳陽,李曉紅.網絡直播中的倫理失范及其治理[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7,38(5):17-20.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