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欣
摘要: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富裕幸福、國家繁榮昌盛、實現民族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進入新時期,面對目前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引、育、留等工作仍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我們以人才強國為戰略、科學人才觀為行動指南、黨管人才作為保障,推動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的不斷前進和發展。
關鍵詞:廣西 高層次人才 現狀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248-02
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富裕幸福、國家繁榮昌盛、實現民族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進入新時期,面對我國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面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我國新時期人才實踐與人才理論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和創新,確立了人才強國戰略,提出了科學的人才觀,進而推進人才工作的發展。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經濟、科技交流的前沿陣地,高層次人才對于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目前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引、育、留等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以人才強國為戰略、科學人才觀為行動指南、黨管人才作為保障,推動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的不斷前進和發展。
一、廣西高層次人才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廣西頒布了高層次人才的相關政策并取得良好成效
廣西目前的高層次人才建設發展主要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運用政策扶持人才發展與集聚。從廣西區、市政府到高校都紛紛制定相關政策大力引進、培育人才,做好人才工作。根據新時期黨和國家關于人才以及高層次人才的政策精神,在2000—2018年間,廣西區政府及各部門都頒布了若干與“廣西高層次人才”相關的政策文本,共計80多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才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評選管理辦法》等。各地級市也根據以上文件精神與本市情況,制訂了相應的人才引進、培養管理辦法,都表明了各級政府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重視。廣西區內各高校也都相繼發布相應的高層次人才工作文件,其中包括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藝術學院、桂林旅游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在內的六所高校頒布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獎勵、管理、評定等的辦法,其他區內高校也都發布了相關具體的文件。不僅聚焦于高層次人才崗位津貼、獎金等物質獎勵,還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的職稱制度改革,創新完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政策,如廣西引進的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可直接評審高級職稱,放寬資歷條件。[1]
二是推進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工作環境。如啟用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形成各部門、單位、區市聯動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模式,壓縮辦理時限,提高辦事效率,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2]
三是運用高層次人才中“領頭羊”的作用,建設高層次人才集聚地,推進“小高地”建設。全區已建設自治區級小高地50余個,各市、自治區直屬各部門小高地超過100個,涵蓋多個關鍵產業領域,為經濟和社會發展集聚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并在重點行業、產業、科研中,成果豐碩,給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
總的來說,廣西吸引高層次人才堅持針對高精尖領域和廣西科技經濟發展的關鍵產業發展的問題導向,切實堅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選人用人標準,拓寬了吸引高層次人才的渠道。堅持全面保障高層次人才的衣食住行,不斷完善建設的“一站式”高層次人才服務平臺。繼續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研究經費的投入,為高層次人才及其研究團隊提供充足的研究經費,提高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學術水平和競爭力。
2.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仍存在人才總量、結構、培養機制以及人才聚集問題
廣西制訂并頒布了許多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特殊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來看,筆者發現廣西高層次人才建設仍存在問題,具體如下:
(1)高層次人才總量仍然較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廣西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約為145萬人,專業技術人員僅占該地區總人口的0.026%,與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與普通人口比例0.38%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從高端領導人才數量、發明專利申請量來看,廣西仍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這表明廣西人才的科技創新能力仍然不足。
(2)高層次人才的結構和分布不合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十分稀缺,反映了廣西高層次人才服務的問題。高層次人才類型較為單一,并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集中于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大型企業和效益較好的企業。同時,高水平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非常稀缺,直接制約著廣西的經濟社會發展。這可能與廣西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政策制訂中的政策覆蓋面較窄、政策較保守、人才政策過于宏觀等問題有關。[4]
(3)高層次人才能引難留,并且難以充分發揮作用。一些高層次人才引進后,由于缺乏配套項目和資金,創業環境不夠松散,人才隊伍缺乏,無法發揮作用,甚至被迫再次離開。關于原因的分析,主要是由于引才政策不夠完善或仍存在缺陷,高層次人才發展環境沒有根本性改善,在企業中引入高層次人才的高成本導致了廣西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
(4)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成長和引進機制尚不完善。雖然制訂并實施了一系列關于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激勵機制以及經費保障機制方面的新舉措,但是,高層次科技人才流動不暢、利用率低、引進機制等問題仍然存在;培訓機制不完善,激勵機制對人才創新沒有吸引力,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的自由流動依然存在制度障礙。
(5)存在高層次人才聚集問題。人才聚集思想來源于經濟學產業集群研究,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阿弗里德·馬歇爾提出了人才集聚是與產業、環境協調發展才能產生并且穩定[5],即人才集聚涉及政策走向、產業、行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廣西人才小高地建設目標是集聚高層次人才,促進廣西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雖然廣西通過13年的建設,人才小高地及其他高層次人才團隊所獲成果很多,但相較于東部省份、地區而言,資金投入遠遠不夠,相應政策的保障不足,經濟社會環境吸引力不足,沒能形成產業、市場主導下的人才集聚,使得高層次人才聚集無法在總量和質量上達到經濟發展需求,從而制約了經濟發展。
二、反思與建議
目前,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存在的問題折射出許多方面仍需要努力。進入新時期:
1.應當將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至廣西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入貫徹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這要求我們,首先要在意識上進一步明確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作用,尊重人才,信任人才,重視人才工作,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并以此作為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真正“不拘一格降英才”;加大高層次人才工作資金投入。我們要更重視人才資源的積累,樹立以政府為引導,用人單位為投入主體,社會各方面關注、投入的機制,加大高層次人才工作資金投入;同時還要不斷創新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服務機制,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創新、完善各項機制,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加強人才工作的統籌協調。
2.完善高層次人才市場建設,運用市場機制使廣西高層次人才資源、信息等得以更好地流動和配置
目前廣西高層次人才市場建設起步晚、規模小、不完善,相關的高層次人才交流會次數少,規模不大,高層次人才的供需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到位的情況,使得許多高層次人才用人單位難招人,許多區內外高層次人才難以獲取及時、準確的信息,這也使得廣西高層次人才引進、流動存在障礙,不能使高層次人才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故需要完善高層次人才市場建設,建設好高層次人才的交流平臺,發揮第三方協會、機構的作用,構建公平、高效的高層次人才市場。
3.重視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培育工作,創新完善人才選拔、評定機制
要重視廣西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培育工作,制訂合理的高層次人才培育計劃,培育一大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創新性科技高層次人才、緊缺型人才,鼓勵我區人才向高層次人才的提升;對在職高層次人才進行再教育和培訓,加強區內外、國際高層次人才交流,進一步提升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專業水平。進一步重視對中青年高層次人才的資金、資源投入,鼓勵、激勵他們努力鉆研,多出高質量成果。同時創新完善選拔、評定機制,唯才是舉,擴大直接評審認定高層次人才的范圍和條件,激勵高層次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4.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應完善人才權益、人才安全保障、人才市場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法律法規,保護高層次人才和用人單位權益;完善知識產權的法律保障體系,保護高層次人才成果,提升成果質量。
5.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一方面要保障、改善高層次人才的生存環境,解決高層次人才的醫療、住房等問題,另一方面則要營造良好的管理、服務體系,各單位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進一步完善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優化行政審批制度,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破除限制高層次人才發展、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如營造較為寬松自由的制度,制訂適合高層次人才工作、休息習慣的管理制度,科學評價高層次人才工作及成果等,穩定廣西高層次人才隊伍人心,使之安心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造能力,推動廣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廣西引進的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可直接評審高級職稱[OL].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yw.htm?drhyq.
[2]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啟用[N].廣西日報,2017-03-23.
[3]陳張婷.廣西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以廣西人才小高地建設為例[J].知識經濟,2018(8).
[4]伍梅.廣西與發達地區高層次科技人才政策比較與借鑒[J].市場論壇,2010(9).
[5]阿弗里德·馬歇爾.經濟學原理[M].志泰,陳良璧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50-53.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