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琳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小微企業的不斷成長,小微企業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社會就業的新主力軍。但是,越來越重的員工參保成本成為了小微企業發展的負擔。基于小微企業長期處于劣勢、發展困境以及其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研究了我國小微企業社會保障發展現狀,分析了我國小微企業社會保障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建議,以實現小微企業發展與勞動者權益保護的雙贏。
關鍵詞:小微企業 社保繳費 勞動者權益
中圖分類號:F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057-02
小微企業這個概念是近十年逐漸形成的,它指的是家庭作坊式企業和個體商戶、微型企業、小型企業的總稱,是郎咸平最先提出的。2014年夏季,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上第一次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現在每年都有越來越多小微企業誕生。[1]
一、小微企業社會保障的現狀及問題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采取更多措施不斷完善社保體系建設,并且設法建立更加穩定的勞動關系,但是小微企業中員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率還是較低的。總體上,小微企業參保率處于逐年穩步提升態勢,清楚認識小微企業地位和解決低參保率問題,在我國經濟發展新時期是十分重要的。
1.小微企業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為我國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以寧波市為例,2017年從業人員數為543.65萬人,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163.14萬人,私營單位從業人員251.98萬人,個體戶主和個體從業人員116.88萬人。說明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
然而,小微企業特殊的社會保險需求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小微企業的參保率一直低于大中型企業。由于很多小微企業自身能力有限,很多小微企業都會給骨干員工參保或者給老員工作為獎勵上全保險,并且繳納的險種費率較低甚至按照下限繳納社保。
2.小微企業險種發展參差不齊且參保率低
參保率低以及不充分的擔保是小微企業的一個主要現象,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險重要組成部分。而從這五大保險參保率來看,有的險種未參保率達到一半甚至更多。在小微企業中存在參保率低這樣的現象。由于我國勞動關系缺乏相應規范和對處于弱勢的勞動者權益保護,因此很多小微企業為了降低經營成本少繳納費用,故意低報勞動者實際工資。
我國社會保險各險種發展程度有所不同,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覆蓋面最廣。而剩下的三種保險參保率低至不到50%。[2]險種間發展情況參差不齊,而這種社會保障還不足的情況在小微企業中非常普遍,員工的權益得不到根本保障,使員工面臨巨大的生育、工傷、失業風險。
3.我國目前社保政策不符合小微企業發展要求
由于國家現在設計的這套社會保障制度,是針對公有制單位及其職工而設計的,所以當然不能適應小微企業發展需要。小微企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民營小微經濟體量小、抵抗風險能力弱、就業分散化、員工流動性強、勞動關系變更不規范等。正是因為這些特點,眾多小微企業及其員工都很難參加社會保障。
按照現在執行的社會保險繳費政策,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負擔存在很大差異:小微企業勞動力報酬比重最高,比國有企業還高,小微企業勞企業利潤比重卻不是最高的,社會繳費比重卻是一樣的,繳費負擔率小微企業更是外企的兩倍。說明國家在制訂社保政策時,并沒有照顧到小微企業的特殊情況,所以社保政策措施都是針對國企和外企而非小微企業。[3]
4.社會保險其相關政策信息不對稱
由于一般小微企業崗位劃分并不清晰,例如人力資源部門經理可能同時也是辦公室管理人員,沒有精力認識和學習最新的社保知識。很多地方政府并沒有對企業和勞動者進行社保相關政策宣傳和學習培訓,導致很多小微企業一直處于缺乏社保知識和社保政策信息不對稱的盲區。
雖然近年來各地政府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比如早在2008年年底就頒布了《關于采取積極措施減輕企業擔負穩定就業形勢有關問題通知》。[4]但是很多社保政策實施至今,很多小微企業仍對此知道很少甚至不知道。
5.小微企業勞動關系不穩定,員工權益不能保證
很多小微企業例如個體工商戶由于體量小,造成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幾乎為空白,很難有專門的勞資管理人員進行用人管理,甚至勞資雙方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不穩定,造成了小微企業職工的不穩定和流動性大的問題,進一步產生了小微企業招工難等問題,而小微企業對提升我國社保總體參保率和覆蓋率產生了巨大阻礙。
二、小微企業參保的幾點建議
1.補充社保繳納政策,降低小微企業用人成本
政府有關部門應著力于調整社保繳納政策,適當降低社保繳納基數。社保繳納政策制訂應該更多(下轉第56頁)(上接第57頁)的加入考慮小微企業的補充條款,扶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例如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低成本制造業企業,適度降低社保繳費基數,提供相應企業補貼。政府有關部門允許小微企業緩交社保,可以通過提供社保繳費抵押、減免和信用擔保等方式減輕小微企業經營壓力。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大大減輕了企業社會保障繳費的負擔。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的繳費比例將降至16%。[5]為了穩定目前的征收方式,地方政府在征收制度改革過程中可能不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支付負擔的做法,不得自愿收取歷史欠款。
國家宣布,從2019年5月1日起,將調整社會保障繳費基數,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計算方式。各省應計算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和城市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所使用的全口徑城鎮單位的平均工資。批準社會保險個人支付基數上下限,合理減少部分被保險人和企業的社會保障繳費基數,改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員工的支付基礎。在該省全口徑城市單位的60%至300%之間選擇靈活繳費基數。而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適當繳費基數的確定是需要再仔細思考的問題。
2.不斷補充完善社保政策
政府應當在制度制訂上給予小微企業更大的支持,清楚認識到小微企業經營困境,設計合適的繳費比例,參考的社會平均工資量要能夠充分體現全體就業人員收入更接近真實繳費能力的。
對繳納困難的企業參保率不宜采取一刀切等行政性手段,應該采取激勵辦法。而對于虧損企業,可以采取緩繳基本醫保以外其他社保項目費用的措施,等到企業盈利再補交。對于小微企業來說,給予繳納社保企業差異性補貼,進行區別對待很是必要。
3.加大宣傳社保政策,強化勞資雙方參保意識,建立激勵機制
為了提高公眾對社保政策的認識度和信心,提高社保經辦機構服務能力,宣傳有利于小微企業優惠政策,進一步簡化保險關系轉移和對接手續來有效激勵小微企業積極參保。小微企業應該培養自己的社保辦理人員,規范操作實現參保對人力資源激勵功能,達到勞資雙方共贏。對于小微企業主來說,必須讓他們人認識到小微企業是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為員工提供完善的社保不但是他們的責任,也有利于促進企業發展。同時,不斷加強員工防范風險教育,認識到參與保險的必要性,學習社會保障的相關知識,逐步消除他們對社會保障的低期望和不信任。
三、結語
幫助小微企業順利發展就離不開政策扶持和各個領域協助。社會保險在政策制訂方面應該向給小微企業減負傾斜。希望我國社保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提供小微企業更加穩定適合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顧文靜.社會保險擴面對私營企業競爭力的影響[J].當代經濟研究,2006(6).
[2]曹小芳.浙江省小微企業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4:46.
[3]孫博,呂晨紅.不同所有制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能力比較研究——基于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的實證分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1):50-55.
[4]倪雄飛.社會保險繳費制度對小微企業及其勞動者的影響與完善對策[J].中國勞動,2015(6):11-15.
[5]唐霽松.小微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情況調查[J].中國社會保障,2013(7):23-25.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