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玲
摘? ?要:結合江陰市加快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情況,文章闡述了縣域中小企業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機制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思考,從而反映蓬勃發展的縣域經濟大潮中知識產權的發展環境態勢,并探求通過政策引導及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等方面不斷完善,有效綠化縣域知識產權生態環境,為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知識產權管理;縣域經濟;中小企業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知識產權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的地位愈發凸顯。尤其是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面臨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壓力,對知識產權的支撐引領作用顯現出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
1? ? 縣域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現狀
1.1? 知識產權意識逐步加強
現階段,在國際競爭壓力和國內科技創新熱潮的推動下,縣域企業開始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特別是縣域經濟較強地區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案例和專利申請量都在逐年提升。以江陰為例:“十二五”期間,2015年全市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010年的2.5倍、2倍和8倍。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比2010年增加了10.1件,品牌數量在全國縣級市中位居前列。近3年,獲得國家級專利優秀獎4項、省級專利優秀獎1項、市級專利金獎3項、優秀獎13項。
1.2? 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得到重視
黨中央、國務院到地方各級政府明確提出“必須把知識產權制度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制度予以高度重視”。因此,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設知識產權強市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必要環節。同樣以江陰為例,江陰市已創建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高新區列入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臨港經濟開發區、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列入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組建了江陰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投建專利檢索分析系統和鎮街園區特色產業專利個性化服務平臺[1]。
1.3?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組建專利行政執法巡回審理庭,定期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和維權“護航”專項行動。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之間的違法案件信息溝通,完善執法協作機制,提高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的效能。
成立中國(江蘇)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江陰分中心,推進知識產權維權預警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圍繞百家上市后備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創新技術聯盟等重點領域開展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分析和預警機制研究,鼓勵企業、行業建立知識產權維權聯盟,形成多元化的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維權援助機制。
1.4? 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完善
引入知識產權代理、交易、咨詢、托管、評估、保險等中介服務機構。在有條件的園區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聚集區建設。建成了上海科技查新咨詢中心江陰分中心、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專利信息分析中心等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搭建企業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庫、重點培育產業專題分析庫和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系統。同時,在科技創新活躍的重點鄉鎮、園區開展針對區域特色產業的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價值評估、維權援助、司法鑒定、人才培訓、知識產權運營托管等服務。
2? ? 縣域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江陰作為縣域經濟的“領頭羊”,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蓬勃發展的態勢確實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客觀認識到這些問題,有效地加以解決才能讓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所助力。
2.1? 核心技術競爭力對產業轉型的支撐作用有待加強
與全國大多數縣域經濟相似,雖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在逐年增加,但是傳統產業結構仍然偏重,并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缺乏以科技創新為內涵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成長性。
企業創新能力發展存在不平衡性,重點骨干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勢頭強勁,而中小企業的創新意識還比較薄弱,沒有專門的研發機構和高層次研發人才,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運用等方面,更是缺乏資源和專業能力[2]。
2.2? 縣域知識產權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縣域知識產權管理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近幾年,政府在建立自主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培育與認定制度方面,投入了一定的扶持力度,部分龍頭企業確有成效,但中小企業更著眼于短平快的模式,再加上缺乏專業人員,制約了知識產權管理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創新能力提升等指導作用的發揮。
2.3? 縣域知識產權管理缺乏完善規劃體系
在許多的縣域中,由于對知識產權管理缺乏完善的規劃體系,即使申請了專利產品,在后期沒有有效合理運用,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不顯著。在這方面,江陰已開展了多年的體系建設工作,在知識產權維權、運用等服務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中小企業管理層缺乏前瞻性、專業人員缺乏穩定性、專業知識缺乏系統性,致使縣域中小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完整性、深層次不夠,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待提高。
2.4? 缺乏知識產權管理型人才
由于縣域內高層次創新載體,如產業研究院、產業創新聯盟、專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偏少,像江陰缺少本地綜合性大學、研究所等人才輸送基地,缺少實現知識產權管理與生產力相結合的專業人才,導致寶貴的知識產權資源無法物盡其用,這不僅是對知識產權的浪費,更可能成為競爭對手打擊企業的致命要害,致使自身在市場競爭中損失慘重。
3? ? 如何加強縣域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3.1? 宣傳知識產權知識,增強知識產權意識
要讓更廣泛的中小企業認可知識產權在縣域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知識產權戰略思想,必須從意識上不斷加強認識,所以知識產權知識宣傳普及時,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基礎性工作尤為重要。
深化培訓工作,走進鄉鎮,甚至企業內部辦知識產權培訓班,對專利工作薄弱的高新技術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尤其是零專利的此類企業展開的“掃盲”培訓行動。通過培訓,可以使參培人員對必備的知識產權知識有一個較完整的認識,一些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誤區得到了糾正,提高了企業專利的申報積極性、專利利用的科學性,從而為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奠定基礎。只有通過宣傳知識產權知識,培養企業自己的專業人才,才能提升中小企業尊重、重視知識產權的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對自主創新積極鼓勵、對他人知識產權充分尊重、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嚴加懲罰”的科學、健康的知識產權發展氛圍[3]。
3.2? 加快知識產權創造,實現知識產權盈利
當下,正處于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如何讓中小企業以知識產權的優勢來最大限度地占領市場,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強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具體辦法:實行獎勵制度,鼓勵企業和研發人員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投入,挖掘行業創新潛能。培育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以典型帶動廣泛,形成縣域經濟良好的知識產權風氣,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知識產權創造,提升知識產權的盈利能力。
3.3? 完善知識產權服務,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縣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作為自主創新的主要引導部門,應主動引入并推廣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進行相關的專業服務,進一步支持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技術交易中介服務機構及科技成果評估和鑒定機構等社會化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使之成為縣域企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撐力量。同時,要積極探索行業協會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做好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知識產權戰略指導,協調社會各利益主體,避免知識產權糾紛,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力度,選配各方面素質較高的審判人員專業審理知識產權糾紛,建立多部門聯合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協調聯系制度,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對侵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創建清朗的知識產權發展業態。
[參考文獻]
[1]佚名.龍馬潭區、瀘縣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驗收[J].瀘州科技,2015(4):30.
[2]陳延藝.晉江市縣域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14(5):45-46.
[3]胡達沙,彭小寶,王智源.論建設創新型區域背景下的縣域知識產權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83-484.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 county economy
Shen Yiling
(Jiang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Center, Jiangyin 214431, China)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Jiangyin City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city wi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inking of the mechanism for the use and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t county level, thus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booming tide of county economy, and seek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effectively green through policy guid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oun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vides a boost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unty econom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