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衛琴
摘要:科技的進步,消費理念的更新,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快速便捷的網上購物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平臺得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電商股票投資價值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文研究電商股票投資價值,希望為投資電商股票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投資價值;電商
有關電子商務企業股票的投資價值,艾瑞咨詢認為,在C2C(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C2C市場因為體量大,產品品類齊全,可以滿足網購用戶的差異化及個性化需求,所以未來仍然會維持穩定的增長。從B2C市場未來發展前景來看,在隨著網絡購物用戶網絡購物意識的不斷成熟以及網絡購物行為的日益理性化,服務水平以及產品的品質將會變成影響到網絡購物用戶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因此消費者對品質產品的需求將會繼續推動B2C市場的快速發展。從網購市場來分析,B2C市場在網絡購物整體中所占的比率將會持續提升。
一、文獻回顧
隨著股票理論的出現和發展,股票模型也開始涌現,并且為股票價值的評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費雪曾經發表過綜合的描述了資本、盈利和企業內在價值之間的聯系,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又調查并探討了資本收益和價值之間的關聯。他相信在明確的前提下,資產的價值也就是之后的時期內能夠產生的資金量根據相應的比例實施折現之后的價格,也叫作現金流貼現。美國學者Miller和Modigliani按照費雪的研究結論作為基礎,對于現金流貼線不能夠針對現金流實施清晰的判定這一問題以及對企業的股利貼現和相關條例存在依賴不到位的情況,提出了MM理論。他們在相應的背景情況設置前提下,發展出了存在和不存在企業所得稅的MM模型,并且對投資方案、融資方案和內在價值具有的聯系實施了后撤的調查和探討。
當然,不少學者認為價值投資在中國市場還不適用。賀顯南相信國內的價值投資基本上都是基金模式,與美國的模式存在差異一般價值投資主要依靠分紅持續下去。然而國內的上市企業很少進行分紅,所以無法實現價值投資。所以有些基金在價值投資方面碰壁之后就選擇了投機模式,但對外仍然號稱價值投資。沙福貴相信國內的證券行業開始的比較遲,還有許多的漏洞和不足需要成長完善,市場中資源劃分及其他活動都存在較為嚴重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出現了各種類型的不合理行為,這樣就使得投資人別無選擇,走向投機行為。同時,市場各個方面獲取的信息量不一致,嚴重缺少盡職盡責的優良企業。所以價值投資還不能夠在我國的市場得到迅速發展。聶祖榮相信國內市場并沒有開展價值投資,事實上采取的是價值投機。國內市場目前是從投機慢慢轉變為價值投資的環節。我國證券市場是一個特殊的新興市場。市場的制度在持續進步,大家的投資想法同樣在持續完善。如此的前提導致投資方走向價值投機。
二、我國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電商要實施下沉戰略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比較高,同時物流和網絡也比較發達,網購已經成為一線城市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網購的支出在居民消費上占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二三線城市經濟發展較一線城市發展較差、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因素制約著二三線城市電商業務的發展,但是二三線城市卻擁有大量的用戶群體待挖掘,同時他們的消費觀念也正在轉變,這就使得電商的下沉戰略必須迅速實行,從而搶占市場。
(二)電商行業格局的雙寡頭將加劇
從數量上分析,阿里集團和京東在網購平臺和B2C的自營領域是領軍人物,當當、國美、1號店、蘇寧等與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差距比較大。在種類上,雖然京東在3C家電領域優勢比較大,但是在百貨、服裝等方面卻處于破冰期,看點是后面一年京東能否突破這個破冰期。對于淘寶、天貓等而言明年的重點是改善生態,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變化會加速阿里的自我變革。要表明的是:京東與阿里巴巴的雙足鼎立的局面不會改變,甚至將會進一步鞏固,雙寡頭的局面很難可以撼動。同時當當、國美、1號店、蘇寧等的距離會繼續拉大。
(三)基礎服務將繼續是行業競爭的焦點
經過電商“造節”、價格戰等階段后,國內電商企業將由早期的粗放型搶奪用戶的發展模式到現在轉變為精細化的發展模式。精細化模式后,物流、服務、售后等這些和企業品牌美譽度以及企業用戶黏性的環節,將變得尤其重要。雖然現在國內的電商品牌繁多,各有各的策略,但是在價格這方面可做的手段并不是很多,并且很多電商在基礎服務方面沒有很好的滿足消費者,導致很多問題出現。雖然自電商成立起,電商一直主打服務,但是很多消費者不滿意電商的服務,這就表明消費者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地滿足,從而新的競爭點就開始出現了。事實上消費者的主要要求就是一個能夠快速響應的服務機制,所以在物流和售后換修等方面體現就尤其明顯了。
(四)電商碎片化模式將讓物聯網成為電商流量的新入口
今后,移動電子商務將更加成熟,支付將更加便利安全,尤其是隨著O2O模式的不斷發展,加上移動端交互體驗的不斷增強,移動電商的規模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大,并且占到的份額將會在60%以上,有希望超越PC端。同時,隨著不斷涌現的智能設備,電商將在除去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以外的更多平臺獲取新的流量,電商形成的碎片化購物模式更進一步推動了物聯網成為電商流量新入口的大趨勢。
(五)物流的價值將不僅僅是快慢
物流對電商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在2014年電商在物流上大做文章,各自在加強和完善自己的物流系統。京東的自建物流由此延伸出了極速到達、3小時到達、移動自提車等極具個性化的物流服務,與此同時當當、1號店、蘇寧、國美等也開始加大物流的投入,物流建設越來越得到重視。電商物流的優勢和劣勢在競爭中會充分地顯現出來,并影響到網購用戶的選購買決策?!盁o物流,不電商”會成為電商發展的鐵律。2015年,物流的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快和慢得多少,以物流為核心延伸出來的供應鏈、營銷策略、服務水平等增值服務的價值也顯現出來,尤其是在四六線的縣鄉級市場,物流將成為影響電商發展的重中之重,不能讓消費者得到滿足的企業將會喪失很多機會。
(六)流量成本將加大,電商將追求更精準的營銷
精準化的營銷顧名思義就是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在重點上。成本考量的第一要訣就是這個。對電商來而言,如何做到把產品定向的推薦給需要用戶,這是電商最近幾年以及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以及京東的亞洲一號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電商行業目前由阿里巴巴、京東主導的格局已然確定。雖然京東尚未盈利,但是它越來越具備實現“千億”愿景的實力。同時,國美、蘇寧、1號店等具有很強實力的電商也在逐漸地完善各自的生態圈,加強競爭力。
(七)將走向國際,擴大發展版圖
國內的電商市場顯然是一個大市場,不過隨著一級消費市場趨于飽,再加上高品質、中產階級消費群的出現和擴大,跨境電商、全球化電商在2015年出現了一波爭相涌入的情況。越來越多有實力的電商開始將自己企業的業務線向外延伸。這樣不僅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海外購物的便利以及資金的保障,還會讓電商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和引進外國品牌進駐上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從而實現共贏。在未來的一年,由于會被國內外經濟環境以及外貿政策影響到,跨境電商將會出現一個大的增長,但是不會出現大規模爆發。綜合性電商的平臺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將會更具有競爭力。
三、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紹
2018年底,國內的電商上市企業已經有47家,包括B2B、B2C、跨境電商和生活服務等類型。B2C的含義是企業對消費者,指的就是企業和消費者直接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行沒有中間商的銷售和服務方法。B2C電商上市企業中,阿里巴巴的市值領先其他企業一大截,當之無愧地成為龍頭老大。其他的大型企業還包括小米和京東等。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商行業處于領軍地位,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本文選擇阿里巴巴為研究對象。
(二)案例企業阿里巴巴的優勢和劣勢
阿里巴巴的優勢:
1.在B2B電子商務中,比較成功的就數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擁有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提供商。
2.阿里巴巴品牌比較響亮,比較備受矚目。
3.阿里巴巴有較高的服務水平、穩固的企業結構。并且對自己有良好的定位。
4. 阿里巴巴還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龐大數量的關聯企業。
5.還有巨大的盈利潛力。
6.阿里巴巴在管理方面也十分到位,它有最核心的管理人才的體系,有優秀的員工,并且每個員工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7. 阿里巴巴旗下的公司有很多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淘寶、支付寶等等。
阿里巴巴的劣勢:
1.由于阿里巴巴出臺了收費會員制度,這樣會增加會員的成本,因此會導致會員的流失,后果就是會給競爭對手創造有利的條件,也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
2.阿里巴巴集團由于轉移了企業策略,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主營C2C業務的淘寶網上,這樣也會導致老客戶的減少,新的客戶卻沒有得到不足的尷尬局面。
3.在阿里巴巴網的大都是中國人,因此阿里巴巴在外貿上和國際的競爭企業還有一定的差距。
4.因為阿里巴巴是中介模式,而且這種模式很容易被模仿,這樣就為競爭者提供了參考樣本,給自己增加了競爭者。
5.在阿里巴巴的排名也沒有多少保障,誰給的錢多這樣誰的排名就在前面。
(三)阿里巴巴歷史財務分析
1.償債水平研究
(1)短期償債水平研究
(2)長期償債水平研究
2.營運能力分析
3.盈利能力分析
四、結論
通過對阿里巴巴所處的行業情況、阿里巴巴的優勢劣勢、阿里巴巴的財務(即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可以預見阿里巴巴雖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些困難,但是只要阿里巴巴在現有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更上一層樓。同時,因為中國的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會越來越高,電商在以后的市場上將會有更大的影響力,市場應該會不斷地擴大,這對于阿里巴巴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阿里巴巴的股票投資價值顯然是不錯的。
參考文獻:
[1]劉建容,潘和平.基于財務指標體系的中國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J].管理學家學術版,2010(05)
[2]劉勝英.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財務評價模型的構建[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06.
[3]王明濤.證券投資分析[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4]林海.投資理論研究文獻綜述[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