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增長,服務業得到空前發展,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目前,全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地變化,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和推動當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洛陽作為國家的“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城市,對于發展現代服務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文結合洛陽市現代服務業存在的影響因素和問題,給出相應的對策,使洛陽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占領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的輻射帶動功能,帶動整個豫西地區經濟發展。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
一、洛陽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現狀
實地的考察與調研表明,洛陽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具備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洛陽已經在全國形成了一批有知名度和品牌效應的服務業行業,如牡丹花會、龍門石窟、重渡溝度假村等,這些都是洛陽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良好基礎。經初步核算,2017全年,我市GDP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343.1億元。從產業看,第三產業增加值2075.4億元,增長10.8%,分別高于GDP、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2.1個和3.5個百分點,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洛陽產業結構實現重大轉變,由“二三一”變為“三二一”。 再看產業投資額,服務業居多的第三產業投資2261.3億元,增長12.7%。從創新服務上看,2017年全市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08個、高新技術企業107家、省級創新龍頭企業12家,數量分別是2016年的2.3倍、2.8倍、1.5倍。全年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達8311萬件,同比增長44.3%,繼續高速增長,洛陽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
二、洛陽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問題
(一)洛陽市人口基數大,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少,需求能力相對不足
現代服務業發展必須是與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及特定經濟時代相聯系。洛陽市是河南省的多人口城市之一,2016年末洛陽市戶籍總人口700.28萬,城鎮常住人口355.02萬,城鎮化率為52.65%。初步核算,2017年洛陽人口680萬,GDP總額在4343.1億元排在全國第47位同比增長8.7%。對比人口數和GDP產值,雖然同比增長8.7%較全國同比增長6.7%速率較快,但相比較深圳(廣東1)22286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1090萬);重慶19530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372萬);長沙(湖南1)102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65萬)等地區相比較,同比速度和GDP產值仍有差距。眾所周知,社會上一切服務消費的需求的多少,均取決于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的高低。洛陽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必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服務業的消費需求,極大地影響了洛陽市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二)洛陽市人口總體文化素質不高,現代服務業人才較為匱乏
現代服務業的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現代服務業能否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對現代服務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積累和利用來決定的。洛陽市是人口大市,人口數量占絕對優勢,但由于之前對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發展觀念不強,導致了現代服務業人才的缺乏。目前洛陽市的高學歷、高級職稱人員大部分仍集中在傳統服務領域,而與現代服務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人才卻嚴重匱乏。一些知識密集型的服務行業如電子商務、綜合物流、電腦軟件和信息技術、技術測試服務、研究開發、市場服務和公司管理服務領域,高層次服務人才短缺、外流的現象比較嚴重。短期內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素質還暫時不能適應其快速發展的需要。一些新興行業對技能型人才、創新人才和經營管理類人才的需求迫切。
(三)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的水平不高,明顯制約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洛陽市的現代服務業市場化程度與我國省發展較好城市,比如鄭州相比還比較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發揮,目前市場準入限制還比較多。受洛陽市級政府控制的行業包括郵電、通信、金融、保險、科研技術、交通運輸等多個行業,這些政府壟斷行業至今仍保持著十分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行業壁壘多,門檻高,保護色彩嚴重。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方面洛陽市的不少事業單位承擔了較多的公共服務職能,工作量大,服務任務較重;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本來可以進行產業化和市場化的結構也被包括在了其中,比較典型的有賓館、社會中介機構和社會上的職業培訓機構等。該市場化的沒有市場化,公共支出越位擠占了公共資源,分散了洛陽市的社會財力,從而致使一些社會急需的公共服務項目供給不足。
三、洛陽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對策
(一)提高居民收入,推動城市化進程,優化發展環境,凝聚人氣
積極發展短缺區域經濟,擴大小城鎮規模的基礎上,優化發展環境,營造發展氛圍。動員全社會共同支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加快住房、教育、養老、醫療、失業等的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使之規范化。簡化辦證、抵押、擔保、公證等手續,降低收費標準,鼓勵信用卡消費,促進實物性福利轉化為貨幣化收入。鼓勵和引導居民改善消費結構,擴大住房、文化、教育等支出,拓寬現代服務業的市場空間。按照“聚集人氣、再上項目、提升品位、拓展空間”的指導思想,實現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良性互動,加快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農貿市場、便民超市、大眾餐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金融儲蓄、郵政通信等服務項目的建設和引進,大力構建便民服務體系。
(二)構筑人才高地,加強人才儲備
洛陽市本地高等院校少,可以放松人員流動限制,實行居住地管理辦法,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員工的服務工作,解決他們的定級、評職稱、戶口掛靠等問題,建立公開、公平、統一的人才市場,在良好的環境下讓人才為洛陽所用。牢固樹立“人力資本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這一理念,有計劃地引導現有的各類高職高專學校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增設現代服務業緊缺的各個專業,采取得力措施推動產、學、研結合,鼓勵現代服務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同時,加強社會上的崗位職業培訓,加強在職職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從整體上快速提高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水平。營造良好的重視人才、珍惜人才、留住人才的氛圍,實施“人才集聚”戰略,開發和利用豐富的人才資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三)打造現代服務業強勢企業集團,培育特色服務群,完善社會服務體系
洛陽市自身具體很大優勢和特點,需要積極發展服務群,完善社會服務體系。首先,積極引進跨國集團和知名企業的管理經驗和經營模式,促進和培育現代服務業比較優勢的形成。將一些發展態勢良好,產品關聯度較大的企業組建成大型集團公司,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創建出一大批信息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名優企業。徹底改變洛陽傳統服務企業經營方式陳舊、技術設備落后、功能單一、表現為“小、弱、差、散”的被動局面,積極引導和扶植它們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增強擴大洛陽的現代服務企業規模,完善體系服務功能。在多層次、多樣化、信息化、網絡化的現代服務業集群基礎上,促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孫永波.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02):99-102.
[2]裴長洪.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經驗與理論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01):1-15.
[3]徐冠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與對策[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9(03):55-58.
[4]趙永紅.河南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制度創新研究[J].時代金融,2011(0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