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扶持創業、推動就業以及激活市場等多層面起到著巨大的作用。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很多小微企業的營業收入發生了較大程度的降低,租賃、人力以及運輸等成本日益增長,融資依然是當前小微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融資難嚴重阻礙著小微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本文就深化金融服務,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
關鍵詞: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難
一、引言
盡管小微企業在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不斷加強,但是,當前國內的小微企業都面對著資金匱乏的困境,融資對于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關鍵構成部分,具備較強的適應力以及活力,是企業家創新理念、方式的主要場所。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對著重重困難,其主要是因為小微企業存在著規模相對偏小、財務報表不標準、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信息透明度較低、治理體系不完善等其他問題。
2019年5月,人民銀行聯合多個相關機構共同出臺了《全面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行動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明確了包含6大領域的共計21條舉措,意在有效化解民營企業以及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除北京以外,很多省市都制定了相關政策以扶持民營企業以及小微企業的發展,近期,山東、云南、江西等省都頒布了相關的政策、規定。
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分析
(一)財務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首先,企業的經營規模比較小,資金實力偏低。為了將成本調控在較低水平,大部分小微企業本身并未創建會計部,通常是由外聘人員來完成財務工作,導致財務制度不健全,企業的賬目不清楚,更有甚者發生了做假賬問題,因此銀行不愿意向小微企業放貸。其次,由小微企業的發展歷程而言,小微企業大部分都是家族式的企業,家族式企業有著巨大的優勢,然而同樣有著很多的不足,最主要的便是缺少創新型人才,公司缺少創新性,科研層面的資金投入較少,無法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產品,在市場中無競爭力可言,有著較大的風險,因此小微企業的外界環境如果發生變化,企業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甚至是倒閉。
(二)社會信用觀念亟待加強
小微企業難以由銀行機構中取得貸款,雖然能夠獲得貸款,然而相較于大中規模企業來說,融資成本比較高,因此如果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小微企業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收益,往往會拖欠貸款,部分甚至是故意拖著貸款不還,如此銀行對于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就會始終處在較低的水平,進而導致了惡性的循環,造成銀行對小微企業更加“惜貸”,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度不斷增大。與此同時,要加強小微企業社會信用觀念的培養。小微企業并未充分認識到企業信用評級的重要價值,大部分小微企業根本未開展過信用評級,如此便造成銀行難以對小微企業進行考核,導致銀行放貸成本的提升。
(三)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當前,地方政府在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層面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除貫徹、執行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優惠政策以外,其他的支持不多。制定的各類政策、文件更加偏向于指導,在技術、資金以及人才等諸多層面缺少具體的支持舉措。有關職能機構在企業信用規范以及培育方面的權利零散分布,交流、合作機制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深化金融服務,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第一,增大貨幣政策扶持力度。根據央行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指引各類金融組織致力于授信在500萬元范圍內的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意見》還明確指出:首先,在支農、支小再貼現與再貸款兩個方面再增加1500億元的信貸額度;其次,加強對發行金融債券的管理,大力扶持各類金融組織發行與小微企業相關的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盤活超過1000億元的信貸資源;最后,將授信在500萬元區間內的小微公司貸款融入MLF的合格質押品范疇。優化宏觀審慎評估機制,不斷提高小微公司貸款考核所占的比重。
第二,強化財稅政策激勵,激發金融組織支小的熱情。首先,在2018年9月至2020年底這段時間內,對于滿足要求的個體工商戶以及小微企業將其授信額度由100萬元提升至500萬元。其次,對于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所扶持的融資擔保企業強化監督、管理,小微企業融資的擔保額所占比重不得少于80%,合理縮減擔保費率以及反擔保需求。
第三,健全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專營組織。大規模商業銀行需加強普惠金融事業部的創建,將普惠金融服務機構逐漸擴展到基層,加速貫徹執行“五專”運營制度,優化決策流程。激勵股份制的商業銀行摸索、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增加設立服務于小微企業的基層支行。從郵儲銀行角度來看,需始終堅持“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銀行定位,加強自身的信貸服務能力。從地方性法人銀行角度來看,需持續下沉運營、服務以及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延伸至縣域以及鄉鎮等區域。
第四,強化區域性金融生態環境的創建。銀保監會以及人民銀行等所派出的機構需推進地方政府部門對民間借貸活動實施約束,嚴厲查處惡意逃廢債、金融詐騙以及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將民間資金指引于小微企業的融資訴求層面。
第五,積極擴展多樣化融資途徑,創建優良的營商環境,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操作。首先,大力發展天使投資以及創業投資,優化天使投資與創業投資的退出制度;推動新三板分層、交易機制變革向縱深發展,健全差異性的信息公布、發行等體制,針對地區性的股權市場進行約束。其次,指引小微企業致力于主業,完善財務體系,“守法誠信”運營,不斷加強本身的信用水平。最后,創建聯合懲處與激勵制度,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查辦、處置金融組織與小微企業互相勾結、騙貸騙補以及弄虛作假等違法問題,以保障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類政策可以從根本上惠及各個小微企業。
(二)加強銀行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1.健全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制度
人民銀行以及其分支組織需全面推動小微企業創建起完善的信用機制,完善小微企業的信用信息采集、評估及運用體系。全面發揮出人民銀行征信部門、征信中心的重要作用,強化對小微企業各類信用信息的收集以及服務,促進各個層級的政府部門依靠信息共享平臺,加強對信用信息的采集、公布、分享以及開發應用。并以此為基礎,激勵銀行等金融組織開發出滿足小微企業實際情況的融資產品。需對征信、信用的評級市場進行培育與約束,以推進評級、征信機構的穩定發展。
2.有效減少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銀行監管機構需強化監督、管理,督促各大商業銀行更深層次的縮小融資鏈條,省去不必要的“過橋”環節,并且對于小微企業提供的貸款服務執行相應的優惠價格,經過構建合理、高效的定價體系以防范風險溢價,不斷減低小微企業的融資利率。
3.加強銀保合作分險作用
商業銀行需要強化與保險機構間的協作,改善小微公司銀保合作業務程序,創建起科學的利益配置和風險分擔體系,嚴格遵守市場化的基本準則,出臺放大倍數、少收或是不收保證金、嚴格調控貸款利率的增加幅度等優惠政策,以促進銀保合作業務快速、有序地發展。
4.全面貫徹收費減免政策
銀行組織需全面落實監管機構提出的“四公開”“七不準”需求,深化執行“兩限、兩禁”要求,不得向小微企業所提供的貸款服務而收取相應的資金管理費、承諾費等等,對財務咨詢費、顧問費等予以約束,削減各類附加費。各個省市的銀監局在違法收費舉報制度的前提下,聯合中小企業局、金融辦等部門共同創建起交流、調節體系,對于銀行胡亂收費的情況予以嚴厲地懲罰。
(三)實施金融科技創新
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的應用有助于各大銀行創建起面向小微企業的較為完善的數據控制機制,以達到信貸業務的貸前審查、風險評價、反詐騙,貸中還貸能力的評價,貸后違規操作的及時監控、警示等全環節的風險控制以及妥善處理問題的對策,加強銀行管理各項風險的水平,避免欺詐現象的出現,進而促進貸款不良率的下降。因為數據評估具備較強的時效性與客觀性,以使得銀行機構對于風險的管理、控制能力有著較大程度的增強。金融科技的運用能夠有效填補傳統金融組織在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環節所存在的各類缺陷,銀行在開展業務以及產品定價兩個層面能夠實現比較好的平衡,因此金融科技將會在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充分考慮小微企業的運營特征,科學、高效地運用大數據、互聯網以及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不斷創新、拓寬信用類的金融產品,平穩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積極提供知識產權、存貨以及倉單等相關質押服務,同時科學調控抵押率。
(四)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
1.P2P網貸形式
P2P網貸形式也就是點對點的信貸形式,其所指的是對等主體間經過相應信息中介所創造的基于互聯網的線上交易平臺而開展信貸業務的形式。P2P網貸加強了市場信息的透明度,市場化利率為出資人員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而此類沒有任何門檻以及無須提供資本證明的融資形式,與以往的融資形式相比更為適用于小微企業的融資活動。P2P網貸服務的主要對象就是利率承受能力相對較差、信用條件偏低的融資人員,小微企業能夠在P2P平臺中尋找到對應的融資方,有效達到小微企業的現金流訴求,同樣可以降低融資風險。
2.眾籌融資
眾籌融資所指的是小微企業經過有關平臺,經過身份驗證向社會大眾籌措資金又或是其他方面支持的合資模式之一。眾籌融資的主要特征就是門檻較低、成功率較高。多元化、高效性的融資方式,僅需經過認證并且達到公眾們的價值趨向便能夠成功進行眾籌。然而此類新型的形式將“是否可以獲得資金”此唯一性的度量指標實施拓寬,并且,眾籌融資為公司上市融資提供了全新的渠道。
3.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所指的是具有相應資格的非銀行類金融組織,面向社會大眾提供轉賬、網絡支付等服務。第三方支付模式妥善化解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且還推動了雙方間的互相監管。從售貨方角度來看,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避免壞賬的出現,同時提供了多樣化的支付形式。從銀行角度來看,不但有效拓寬了業務范疇,并且還減少了有關的端口費用。運用第三方支付,無須固定抵押或是浮動抵押便可以取得相應數量的貨幣資金。與此同時,小微企業可以更加好地結合自身已有的資源,為小微企業的融資行為提供較大的便利。第三方支付較為廣泛的受眾人群同樣可以促進若干有關服務與產品的發展。最后在融資環節以及融資完成以后,針對相關數據實施整理以找到最為有效的融資模式,對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4.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小額貸款融資
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小額貸款融資形式是基于電子商務專業理論,以平臺信息作為原點,針對公司的資金訴求實施分析、審查同時提供放貸的新型數據化形式。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面對的融資難困境,政府機構不但需加強頂層設計、健全相關政策,更加關鍵的是對于各個地區小微企業遭遇的現實問題,積極作為,強化服務、將服務落實到實處,以推進有關政策起到相應的作用,進而推動小微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隆,閆真宇,鄧舒仁.對當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8(01)
[2]王光岐,汪瑩.眾籌融資與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新金融,2014(06)
[3]于泓.構建小微企業融資金融體系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J].經營與管理,2015(12)
[4]閻貞希.普惠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金融創新研究[J].金融發展評論,2018(03)
作者簡介:
唐堅(1973- ?),男,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黨校(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學院)區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制度學、宏觀經濟學、政府經濟學、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