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贊平
摘要: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不斷深入之下,金融體系能夠對環境起到巨大的保護作用,部門人員一定要對綠色金融理念達成共識。要想實現綠色金融,需要對不同國家的綠色金融經驗進行借鑒,對多種綠色交通工具加大使用,完善綠色金融市場的結構,對綠色金融制度做好完善工作,讓綠色金融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綠色金融;法律制度保障
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進一步擴大,我國的環境面臨十分嚴峻的危機,做好綠色環保是必須的。綠色投資方面的需求僅靠政府的資金投入是很難滿足的,還需要適當的引進社會資金,這對生態環境能夠起到一定的改變作用,還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
一、綠色金融功能
實施綠色金融可以保護環境,對經濟發展更是具備推動作用。做好綠色金融不但能夠對環境進行監測還可以對環境進行治理,讓技術以及裝備能夠結合在一起,推動環保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新能源等環保行業的發展對經濟也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讓能源結構也可以不斷向升級化方向發展,讓我國的經濟能夠持續增長,讓資源得到較大的利用。對于環境來說,綠色金融體系在不斷發展之下進一步推動了環保行業的發展。在這些產業的發展之下,使用了更多的新技術以及新能源,這就讓環境受到經濟發展的因素降低。綠色金融體系在不斷運行之下得到的效果十分顯著,可以推動金融企業向前發展,實現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以往的金融方面對利益過于追求,這就會讓社會收不到良好的效益,無法合理的對資源進行配置。在綠色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之下,對資金的配置會更加合理,從而達到公共利益方面的需求,讓金融行業具有新的增長點,讓金融行業在發展的時候將綠色發展有效融入其中,對綠色金融產品做好創新,讓金融行業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適當緩解公共財政方面的壓力,對環保方面進行投資主要是財政資金完成。實施綠色金融完全可以改變這種局面,使融資多幾條途徑,對私營部門做好環保的投資工作,有效緩解公共財政方面因為資金出現的壓力。
二、綠色金融配套制度構建分析
(一)分析綠色認證制度
實施綠色金融,部分機構為了獲取綠色方面部分資金,對開發出來的一些項目戴上綠色的頭銜,其實子虛烏有,并沒有綠色效益。如果相關部門沒有對這些項目進行有效的辨別,很容易擾亂市場秩序,從而影響其他行業經營。綠色認證制度是必須建立的,只有這樣才可以籌集更多的綠色資金,然后對綠色環境效益進行投資。綠色通過認證后,不但會讓綠色項目具有較高的透明度,還會給金融機構提供大量的信息,確保投資活動有效開展。遵循綠色環境的相關標準,然后對各個項目進行挑選,使得綠色金融體系可以正常運行。在建立綠色認證制度的同時,需要將綠色認證機構也設置好。做好綠色認證標準,讓綠色認證機構能夠認定綠色項目,并對這個項目做好評估,使得綠色認證可以統一,并且具有公正性。
(二)綠色金融風險防范制度分析
綠色金融具有的社會效益十分高,但同時存在的風險問題也不容忽視,存在的風險內容有以下幾種:第一,道德風險。部分企業存在冒充綠色項目的問題,給一些不具備綠色資質的項目掛上綠色的頭銜,以此來獲取綠色投資。第二,市場風險。投資綠色項目通常都會花費較高的成本,采用的綠色技術花費的成本也會比較高,處于市場狀態不成熟的態勢下,商業實踐出現不穩定性的概率極高。第三,政策風險。當環保政策出現變動,就會滋生政策上的風險,讓綠色項目失去一定的吸引力,使得綠色金融體系在運行時存在的影響巨大。第四,技術風險。基于綠色金融體系下對綠色技術加大應用將會花費大量的成本,因為各種因素影響使得綠色項目不能達到預期的收益效果。如果從業人員對綠色金融體系中存在的風險沒有深度的把握,參加綠色金融活動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讓企業的利益也存在巨大的風險。相關部門需要考慮的環節眾多,不僅要考慮金融安全問題,還需要考慮投資者利益。深刻認識綠色風險,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制度,這樣就使得綠色金融體系運行更加有序安全。
(三)分析綠色金融激勵制度
對綠色金融大力發展,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深刻分析市場運行規律,對市場的自由度持一種支持的態度,讓綠色金融活動中能夠體現出市場主體,給綠色金融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綠色金融激勵制度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會讓整個收益不斷增加,讓成本也會不斷減少。
三、綠色金融市場結構完善的基本路徑
總結綠色金融一路以來發展的經驗,完善市場結構可以讓綠色金融體系進一步健全。對綠色金融方面的法律進行構建也需要提前對市場結構做好完善工作。對金融市場結構進行理清,并對基本的路徑做好完善工作,這樣才能夠滿足綠色金融體系在發展時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法律制度進行完善不可或缺的前提。發展綠色金融市場整體的結構時,需要設計好綠色金融工具,培育綠色金融投資者。
(一)工具結構
綠色金融方面的工具,可以讓綠色產業具有較強的投資功能,對綠色投資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較強的環保意識,關于環境方面的法制也十分嚴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綠色金融工具可以給投資人員提供更多能夠參與交易活動的選擇,避免環境受到更多的負面影響。對綠色金融行業做好投資和管理,并對資產也實施相應的管理,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1.零售銀行
零售銀行是一種普通的服務,適用于中小企業,包括的服務也具有多種,有汽車貸款、房屋二次貸款等。對住房進行抵押和貸款時,綠色貸款會讓零售客戶采用新能源,讓房屋獲取的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會更加低。進行商業建筑貸款時,開發商對綠色建筑項目需要專程到銀行辦理綠色貸款,因為對商業建筑進行綠色改造時需要一定的資金,銀行剛好可以提供信貸支持。
2.公司融資與投資銀行
這種銀行可以給大型企業以及機構和政府提供融資服務工具,其中不僅有綠色項目融資,患有私募基金等。項目融資代表的就是股權融資,這種融資是金融機構給大型的基礎設施提供的,綠色金融就是對建筑項目實施融資時需要考慮到環境方面的影響。
3.綠色保險
綠色保險會受到綠色因素的影響,屬于一種保險產品,其一是根據環境特征對保險產品進行設置,其二按照具體的目標對節能減排目標展開具體的設計。綠色保險具體的產品范圍中包括的產品也具有多種,分別有:住房保險、碳保險等。
(二)機構結構
綠色金融體系在不斷發展,整個綠色金融產品十分豐富,綠色金融體系也需要具有多樣化,這樣才可以讓金融機構直接參與其中。不管是政策方面的金融機構,還是商業性質的金融機構,所有人員均可以參與,讓綠色金融在發展的同時可以積累大量的機構資源。
對金融機構加大發展力度,讓其具備共有屬性成為政策性機構,在綠色金融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和私營部門相比,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比較,可以讓金融活動上體現出政策方面的內容,最突出的一點是社會和環境目標。行使金融活動的過程中,環境目標承擔的風險相對來說會比較大。例如:德國國有銀行復興信貸銀行,初期設立的時候是給德國戰后重建設立一定的資金,給整個國家提供大量的節能、環保方面的綠色貸款。對節約型能源進行轉換,給建筑的節能改造提供相應的貸款。
金融體系中中堅力量就是私營部門中設置的商業金融機構,當綠色金融不斷發展的時候在市場化道路上發揮巨大的作用。公共部門中,綠色投融在財政方面受到資金的相關限制,這就需要對綠色金融體系的參與度進行調動,讓綠色金融進一步發展。
結語
當今時代,人們具有了較高的環境保護意識,并具有較深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環保行業的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撐。要想做好綠色投資,僅僅依靠政府的財政支出是滿足不了具體要求的。這就需要對金融市場進行調研,讓金融市場中能夠體現出綠色金融理念,讓綠色產業中能夠具備金融服務中具有的社會資金,擴大綠色金融的規模。
參考文獻:
[1]張鶴.淺析我國綠色金融法律制度的發展及完善[J].經貿實踐,2018(15):157.
[2]王波.論可持續發展戰略與金融法律制度的融合[J].法制與社會,2017(34):74-75.
[3]詹小穎.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實踐與制度創新[J].宏觀經濟管理,2018(01):41-48.
[4]秦書生,晉曉曉.我國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探析[J].中州學刊,2016(05):93-99.
作者簡介:
黃贊平(1982.2- ?),男,江西都昌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金融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