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浩 靳玉倩

[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中甘精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物聯合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 方法 從2013年11月—2018年11月間該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患者進行研究,4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甘精胰島素單藥治療,而40例實驗組患者在這個基礎上加用口服降糖藥物進行治療。 結果 實驗組患者胰島素平均用量低于對照組患者,身體質量指數經過治療之后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TC與TG水平經過治療之后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結論 對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物聯合治療方式,效果顯著,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血脂指標和身體質量指數,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甘精胰島素;口服降糖藥;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6(a)-0055-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呈現出逐漸遞增的趨勢[1]。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有心腎等各種并發癥,這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臨床資料顯示,早期的時候通常使用甘精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可以很好地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也會逐漸降低,能夠讓患者的血糖完全達標,并且實現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強化,取得的臨床效果比較突出[2]。隨著醫療研究的深入,近些年來發現一種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即甘精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方式。有關實踐研究表明,這種治療方式可以取得更加突出的治療效果。為了驗證這一觀念,該次研究選取2013年11月—2018年11月間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接受治療且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為男性。年齡最大患者79歲,最小患者53歲,平均年齡(60.87±7.32)歲。使用電腦隨機分配的方式進行分配,80例患者被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40例,實驗組40例,兩組患者年齡、病史等各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該組研究采取的是開放式研究,對照組和討論組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內容主要是糖尿病健康知識。通過健康宣教指導患者了解、掌握并嚴格遵守糖尿病飲食,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體力活動[3]。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方式:①對照組患者予以甘精胰島素單藥治療,治療方式為皮下注射。一開始的時候,每次劑量控制在10~16 U之間,每天的劑量低于40 U,在患者吃飯之前進行注射。②實驗組患者同對照組患者一樣給予甘精胰島素治療,用藥方法和劑量相同。在這個基礎上加用口服降糖藥物,本組實驗中選取的降糖藥物為二甲雙胍,每次使用的劑量控制在250 mg,3次/d。
1.3? 統計方法
首先對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然后將其錄入到計算機中,利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胰島素平均用量以及身體質量指數變化
對兩組患者的胰島素平均用量以及治療前后身體質量指數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胰島素平均用量為(30.56±3.68)U/d,顯著高于實驗組患者的(24.25±2.33)U/d。除此之外,在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身體質量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不同方式治療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身體質量指數為(23.09±2.10)kg/m2,控制在標準范圍之內。而對照組患者的身體質量指數為(27.57±2.59)kg/m2,體重超重。兩組患者身體質量指數指標經過不同方式治療之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病人TC與TG水平變化
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在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TC和TG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別采取不同方式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TC和TG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顯著一些。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TC和TG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全身性和慢性的疾病,是在所生長環境因素、患者自身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互相作用下形成的[4]。主要是因為患者靶組織細胞的敏感性降低 、胰島素出現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而造成的患者血糖升高,蛋白質、水解電質以及脂肪等代謝功能出現紊亂情況,從而出現了尿糖[5]。在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癥,中老年患者是多發群體[6]。隨著體重的增加、年齡的增長,加上缺少合理的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發病率。臨床資料顯示,2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特征比較緩和、隱蔽,很難估計出患者的發病時間,大多數患者都是在發病期間就診[7]。對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主要依靠醫護人員、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密切配合,對患者要做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在這個基礎上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和預防措施,使臨床治療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會取得更滿意的效果,該次研究結果對這一點也進行了證實。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具有比較顯著的治療效果,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血脂指標和身體質量指數,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鑫.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2):40-41.
[2]? 馮文靜,張玉好,張麗娜.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磺脲類繼發性失效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5-6.
[3]? 張學鳳.甘精胰島素+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77-78.
[4]? 卜石,邢小燕,王娜,趙文惠,等.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4(7):464-467.
[5]? 張智英.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物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152-153.
[6]? 董寶寧,喬培超,李立陽.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 10(7):95-96,101.
[7]? 劉曉輝.睡前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遼寧醫學雜志,2008(1):23-24.
[8]? 羅蓓,梁勇前,胡德龍.門冬胰島素30單獨應用與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聯合應用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1(3):74-75.
(收稿日期: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