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王國華 李玉權

[摘要] 目的 探究醫院門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方法 選擇該院在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間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共計162例,以平均分配為基本原則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1例。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而對試驗組的患者采取門診護理干預,統計兩組患者的血糖變化以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指標變化為(6.48±0.08)mmol/L,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指標變化為(9.34±0.72)mmol/L,說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347,P=0.011,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之后的滿意總有效率為70.37%,觀察組為90.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69,P=0.003,P<0.05)。結論 醫院門診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所以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門診護理;血糖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6(a)-0109-02
糖尿病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疾病,目前已發展為全球性的嚴重公共衛生疾病,并且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1]。糖尿病可以對患者機體造成多重器官的損傷,如果患者患病之后沒有得到及時的、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影響治療結果,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是要對病患的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控制患者的血糖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明顯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2]。根據調查,如果患者的糖化血蛋白降低1%,那么糖尿病并發癥--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發生概率以及致死率能夠降低14%,并且還可以降低患者中風的風險[3]。在對疾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當對病患采取優質的門診護理措施,這對于緩解臨床癥狀、輔助疾病治療十分重要。為了研究醫院門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該文分別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其效果以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在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共計162例,以平均分配為基本原則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1例。其中對照組含有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在45~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90±9.22)歲;觀察組包括男性病患41 例,女性病患40例,年齡在47~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41±8.98)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是具有可比性的。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方法,主要包括對患者病情的觀察、生命指標的檢測、用藥指導等方面的護理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門診護理干預,具體情況如下:①科學宣教。患者入院進行治療之后,要對糖尿病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科學地健康宣教工作。首先要收集整理相關疾病、并發癥的資料,包括錄像、海報、雜志等多種形式,內容涵括該疾病特點、注意事項、治療方法等。同時要強調遵醫囑對于治療成功的必要性。②心理干預。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因為對于疾病的未知性、發展性以及其痛苦性,容易出現害怕、焦躁等消極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情,適當的給予糖尿病患者心理輔導,從而保證病患積極的接受治療,同時也有利于和患者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③飲食與運動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該將患者的基本病情、身體狀況與患者的日常愛好聯合起來,以此為基礎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運動項目以及運動時間和強度,但是一定要遵守護理人員提供的運動注意事項。同時要為患者規劃設計的具有針對性的飲食體系,改變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從而在飲食上控制患者對糖份的攝入量,每天的飲食均嚴格按照規劃的飲食體系食用。多吃綠色的果蔬以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禁止甘甜、辛辣以及刺激性強的食物。④隨訪調查。病患出院后,要定期進行隨訪調查,防止疾病復發,幫助患者更好生活。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指標變化。同時利用該院反饋機制,依據審核標準和實際情況,制作合適的調查問卷用以統計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總分100 分,患者的總評分若大于80分則認定為滿意;患者的總評分若大于60分小于80分,則認定為一般滿意;患者的總評分若在60分以下則認定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數 + 一般滿意數)/總數。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試驗所得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若是計量資料以(x±s)表示,則采用t 檢驗;若是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則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比較
經過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指標變化為(6.48±0.08)mmol/L,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指標變化為(9.34±0.72)mmol/L。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347,P=0.0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之后的滿意總有效率為70.37%,觀察組患者護理之后滿意的總有效率為90.12%。經χ2檢驗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69,P=0.003,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可以對患者機體造成多重器官的損傷,引發多種并發癥,如果可以及時有效的控制住患者的血糖,那么糖尿病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也會相應地減小,患者治愈率也會隨之上升[4]。所以目前來說,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是要對病患的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控制患者的血糖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明顯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以及護理時首要觀察指標是病患的血糖[5]。在該項研究中,主要對常規護理干預和門診護理干預進行了比較,門診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科學宣傳、心理護理干預、飲食與運動護理干預護理、隨訪調查以及用藥指導等。科學宣傳是發揮專業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知識,對病患以及其家屬進行科普,使病患更加了解疾病,做到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心理護理干預主要是關愛病患心理健康,使患者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在對疾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當對病患采取優質的門診護理干預,這對于緩解臨床癥狀、輔助疾病治療十分重要。為了研究醫院門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該文分別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其效果。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指標變化為(6.48±0.08)mmol/L,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指標變化為(9.34±0.72)mmol/L,說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347,P=0.011,P<0.05)。對照組病人護理之后的滿意總有效率為70.37%,觀察組為90.12%。經χ2檢驗后,所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69,P=0.003,P<0.05)。
綜上所述,醫院門診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夠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死亡率,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提高治愈率,所以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華芳.分析門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認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0):13.
[2]? 沈宇.定期門診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5):130.
[3]? 梁嘉欣.門診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0):172.
[4]? 陳麗娜.門診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2):220.
[5]? 劉閆紅.門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203.
(收稿日期: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