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介夫 姜丹丹
摘 要:隨著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傳統的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已經不能夠滿足企業運行的需求,那么我們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改善這一情況。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應當充分將科技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員的財務會計管理水平,促使財務會計人員能夠更深層次意識到互聯網對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就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企業財務會計發展優勢進行分析,在面對當前現狀的基礎之上提供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財務會計;創新問題
在全球一體化進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之下,不同地區的經濟協同效應也日益明顯,先進的會計管理技術能夠推動企業的綜合發展,而財務會計創新問題也是在這個時候被提出,并且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不斷地完善,作為企業應當抓住機會將企業的財務信息與“互聯網+”經濟相結合,通過動態的獲取新的信息,作出科學的經營決策。
一、當前財務會計發展現狀
1.管理模式落后
在當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運用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的情況,這也導致當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自身的財務會計管理體系沒有完善,在如何使用資金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導致資金的浪費,這樣會對整個企業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方式的滯后性主要體現在工作人員進行材料采購的過程當中并沒有一個合理的資金規劃,這也會導致采購的總量與實際應用總量不符的情況出現,嚴重影響了企業內部的資金運營。
2.預算意識缺乏
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在對財務會計資金進行運算以及調配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深刻的預算意識,當前各大企業的競爭十分激烈,而預算意識的不足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日后的運營以及在市場中的發展情況,同樣也會阻礙企業后續體制的創新。如果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并沒有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有一個很好的預算,極有可能會加大在物資采購過程中的資金使用風險,資金預算意識的不足會影響到人員對于資源的采購,損害企業將會獲得的經濟效益。
3.管理意識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發展也在為改革開放的推進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變得越來越強烈,因此作為企業一定要加強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意識的培養。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融資,另一方面是投資。在企業進行融資的過程當中渠道缺乏一定的多元性,這也是使得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當中具有較高的資金投入風險,而投資工作由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意識的缺乏,導致盲目投資這一現象的出現,這也會直接損害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4.人員素質不高
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信息化也成為了發展的最終目的,而信息化發展也給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僅需要工作人員具有全面的理論知識,還需要一定的管理技能,并且精通計算機等各項操作技能。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領導階層的領導以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作為企業的員工應當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分工,做好手頭的事情,而當前很多員工并沒有清晰的工作概念,這也阻礙了自身工作的進行。在企業會計管理從傳統的模式逐漸轉變為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當中,員工應當把握這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培訓獲取一定的工作經驗。然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甚至出現了無證上崗這一現象,技術力量的不牢固,法律意識淡薄也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整體水平,作為企業應當加強對于財務會計人員工作能力的考核,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水平。
二、“互聯網+”經濟條件下的財務會計發展優勢
1.會計職能深度化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會計行業給在此過程中獲得了較大的便利。首先工作人員在處理會計事物的過程當中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互聯網的應用在解放勞動力的同時,也為財務會計工作提高了很大的精準度。除此以外,通過應用各項軟件也能夠提高工作人員在工作處理中的效率,在進行數據分析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之下,財務會計職能得到了深化。
2.會計行為規范化
在傳統財務會計工作的過程當中,數據的采集往往是通過人工方式實現的,而在“互聯網+”經濟條件之下,我們可以用相關軟件進行數據的搜索和存儲,這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財務會計信息交流的速度,進而提高工作效率。與此同時,相關單位也可以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對信息進行加密處理,提高信息保存的安全性能,財務會計人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更加直觀地了解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便規范未來企業發展的各項目標。
3.人才體系完善化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人才培訓的方式也隨之產生了改變,在其發展過程當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更加注重招聘的工作人員是否能夠熟練應用相關的會計軟件以及怎樣根據這些數據分析未來企業的經營狀況,這些技能已經成為了衡量企業人才的重要標準,同時,這也能夠促使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具體化,通過將企業經營狀況與公司財務會計管理方式兩者相結合,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互聯網+”經濟條件下的財務會計創新策略
1.搭建財務共享中心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企業也需要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方向發展,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完成對于信息的收集和更新,通過強有力的信息技術為企業的設備資源以及數據提供保障,以最低的成本實現全面的管理。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對企業內部的組織進行優化,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降低財務管理帶來的風險,最終規范各項流程。通過企業內外進行協同,完成對于資源的整合,促使企業的可持續運營。通過搭建財務共享中心能夠幫助企業的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對于各項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工作,使得工作更加簡化。除此以外也能夠促使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突破地域以及硬件的束縛,轉移工作的重心和關注點。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之下,我們需要通過各項報告,從而滿足其發展的信息需求,加強對于業務進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和分析,使得企業的實際業務與企業內部的財務數據兩者的融合,提高報告的有效性,確保企業的經營效率。
2.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人才是企業能否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想要對技術進行科學的應用,就離不開會計人才的支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會計行業的改革其實質是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評判以及專業技能的改良。在這一發展背景之下,作為會計專業的工作人員應當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全面地掌握有關會計理論的知識以及不同的職業技能,例如對于會計平臺的管理方式,互聯網云端相關應用的使用以及大數據的應用,這就要求會計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當中能夠熟練地運用各項信息化技能,從而實現企業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會計工作的整體效率。除此之外,我們應當加大對于財務會計人才的招聘,只有為企業團隊出一些新鮮的血液才能夠保證團隊整體的創新性和有效性,我們應當對現有的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只有豐富他們的專業技能以及實踐經驗才能夠實現對于人才的管理,確保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推動企業獲得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3.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想要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首先,應當明確財務會計人員承擔的責任,只有將責任明確到人,才能夠防止推諉情況的出現,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其次,我們應當完善企業財務管理的權利制度,每一個崗位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應當確立財務管理的人才選拔制度,通過考核選用一些綜合素質較強的財務管理人員,并且熟練使用各項辦公軟件,具有嚴于律己的良好品質,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加強對于醫院財務預算的把控工作是確保財務能力有所提升的重要基礎。與此同時,我們應當確保企業內部預算能夠支持企業日常運行的基本需求,通過將設備采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充分考慮在內,再來考慮預算的支撐能力是否符合未來企業發展需求。其次,我們也可以通過完善財務預算體制,避免一些不必要支出帶來的經濟損失,對于一些偏離預算的情況,應當及時地進行修正,從而提高財務部門預算執行能力,使得預算結果與企業財務管理兩者更加契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經濟條件下,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財務會計管理人員應當充分了解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推動工作人員深刻了解提升財務管理創新的重要性,通過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處理,提升企業內部整體財務管理的水平,推動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繼蔚.“互聯網+”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會計的探究與思考[J].財會學習,2019(14):95.
[2]趙詩情.“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途徑分析[J].時代金融,2019(09):181-182.
[3]肖蕓,路鑫鑫.“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法制博覽,2019(09):284+286.
[4]唐開蘭.“互聯網+”視域下應用型高校財務會計類課程慕課平臺的現狀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20):51-52.
[5]朱麗蘋.“互聯網+”時代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對策探索——以《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5):221-222.
[6]趙蓓.“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途徑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9(02):288.
[7]呂大偉,瓦爾木呷.淺談“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J].現代商業,2019(01):170-171.
[8]王冬平.“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2):15-16.
作者簡介:段介夫(1989.01- ),男,漢族,本科,會計,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財務管理